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轮虫增殖技术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作一介绍。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肥水池塘底泥中,平均1m2有轮虫休眠卵几百万至一千多万个,它们...  相似文献   

2.
<正>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作一介绍。1 排水清塘 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萌发  相似文献   

3.
轮虫是一种体长不超过500微米的小型浮游动物。它广泛分布于池塘、水库和稻田等淡水水体中,是鱼苗最适口的天然饵料。鱼苗培养是养鱼的重要环节,用轮虫培育鱼苗,鱼苗生长发育快,因此,在养鱼池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问题新途径。笔者通过实践摸索,掌握了一套轮虫增殖方法,用来培育鱼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介绍如下: 1.生石灰排水清塘。清塘可以清除轮虫敌害,排水能增加底泥中冬卵的受热量,更新水质本身对冬卵是一个良性刺激。所以在平均水温22℃左右时,每亩用生石灰120公  相似文献   

4.
轮虫是鱼苗的天然饵料,尤其是在鱼苗卵黄囊消失并开始觅食时,因枝角类等体形较大的浮游动物还不能为其吞食,轮虫更是最适口的天然食饵。因此,在发塘时,轮虫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鱼苗生长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鱼池底泥中广泛分布着轮虫的休眠卵,只要生境适合,休眠...  相似文献   

5.
吴莉香 《河北渔业》2008,(12):49-49
传统的发塘过程中,普遍采用泼洒豆浆和投喂蛋黄的方法作为水花下塘之后的开口饵料,这种方法只有很少一部分豆浆和蛋黄被鱼类摄食。普通鱼池底泥中含有丰富的轮虫休眠卵,使其萌发繁殖,就可为鱼苗提供足够的开口饵料。而且轮虫无论在适口性、营养价值上都优于豆浆。这样既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生产力,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褶皱臂尾轮虫的敞池增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池塘的底泥中蕴藏着丰富的轮虫休眠卵,搅动底泥使其上浮可促进萌发、繁衍形成轮虫种群数量高峰期。高峰期的生物量和持续的时间与水温、食物、pH等诸多因子有关,其中饵料浮游植物的种、量是重要影响因子。在大型浮游植物长期占优势的水体,轮虫种群数量增长极慢。作者还根据轮虫的现存量估算了轮虫池的供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与方法1.放苗前的准备6月1日,沿塘埂埋植防逃设施,用聚乙烯网片底埋30厘米,高出地面1.2米,并割除网外较高大的杂草。6月3日,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干法清塘,3天后注水30厘米,并用120日网片过滤水源。当注水10厘米时,用铁耙人工翻动底泥,让轮虫休眠卯重新沉积于底泥表向,使轮虫休眠卵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受机械外力作用而萌发。注水后立即施腐熟的有机肥(用量250千克/亩),  相似文献   

8.
低温条件下轮虫的敞池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14个池塘,在低温(<10℃)条件下采取“冻底”、“晒底”和“搅底”的措施,促使轮虫休眠卵萌发,增殖萼花臂尾轮虫等广温幅的轮虫,使其种群数量的高峰期与当地早繁鱼苗生产同步。试验池轮虫生物量变幅为25.72~73.20mg/L,平均45±13.53mg/L,持  相似文献   

9.
冷冻对轮虫休眠卵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在不同冷冻时间和冷冻强度下臂尾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plicatilis) 休眠卵在- 18 ℃冷冻20 d ,萌发率提高13 .9 % ;- 30 ℃冷冻60 d ,萌发率提高14 .4 % ;室外经整个冬季冻后,萼花臂尾轮虫( B.calyciflorus) 、壶状臂尾轮虫( B.urceus) 休眠卵的萌发率平均提高了1 ~3 倍,而角突臂尾轮虫( B.angularis) 的萌发率却降低了近1 倍。- 80 ℃强冷冻2 d,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萌发率从39 .5 % 降至1 .6 % 。同时,本文探讨了冷冻影响轮虫休眠卵萌发的机理以及冷冻处理在北方轮虫土池生产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冷冻对轮虫休眠卵上浮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冷冻对轮虫休眠卵在水中上浮率的影响,一次冷冻(24小时)可使各种轮虫休眠卵在水中的上浮率平均提高近50%,使晶囊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提高90%左右。多次反复冷冻能使各种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提高85%左右,冷冻时间在8~104小时间,延长冷冻时间不会影响轮虫休眠卵的上浮率,并分析了冷冻处理后的休眠卵在水中和糖盐高渗液中上浮率提高的机理,讨论了冷冻处理在轮虫休眠浮选,定量以及土池轮虫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d施基肥,用发酵后的鸡粪3000~4500kg/hm~2。一般施肥后5~7d,轮虫到达高峰期。2 掌握好下塘时间 鱼苗下塘时的适口饵料—轮虫,对鱼苗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12.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来源广、繁殖迅速、适应性强、易于培养、营养丰富、大小适宜、游泳速度慢、在水体中分布均匀、不污染水质等优点.是绝大部分鱼类的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中最适口的优质饵料.在生产实践中,提高鱼苗培育水体中轮虫的含量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育苗培育率的关键.一、试验方法1.池塘清理及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采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清塘,清塘后人工机械搅动底泥,施有机粪肥(发酵腐熟鸡粪),分期注入水.  相似文献   

13.
两种消毒剂处理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轮虫休眠卵,经过一定时间的储藏保存,其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2]1)。已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细菌污染是导致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休眠卵萌发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适宜种类和浓度的消毒剂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其萌发率[3]。有关淡水轮虫休眠卵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休眠卵进行观察,并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实验,旨在为轮虫休眠卵的有效保存和使用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轮虫休…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发塘过程中,普遍采用泼洒豆浆或蛋黄的方法作为水花下塘之后的开口料。这种方法只有很少一部分豆浆或蛋黄被鱼类援食,大部分沉入水底。沉入水底的豆浆或蛋黄腐烂变质,败坏水质,消耗掉大量溶氧,造成水体缺氧,病菌滋生,成本也较高。在鱼池中存在的大量轮虫,可作为开口料。轮虫无论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易得世上都优于豆浆或蛋黄。在普通鱼池底泥中含有丰富的铃虫休眠卵,如果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其萌发、繁殖、就可为鱼苗提供足够的开口料。不但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生产力,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一、发槽时以轮虫为开口料的池糟的…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发塘过程中,普遍采用泼洒豆奖或蛋黄的方法作为水花下塘之后的开口料。这种方法只有很少一部分豆浆或蛋黄被鱼类摄食,大部分沉入水底。沉入水底的豆奖或蛋黄腐烂变质,败坏水质,消耗掉大量溶氧,造成水体缺氧,病菌滋生,成本也较高。在发塘初期利用轮虫作为开口料。不仅降低成本,而且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而且在易得性上都优于豆浆或蛋黄。在普通鱼池底泥中含有丰富的轮虫休眠卵,如果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其萌发、繁殖,就可为鱼苗提供足够的开口料。不但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生产力,而且还提高发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材料1.池塘条件试验基地2口池塘(环形塘),每口塘4亩、共8亩,水深1.2~2米,进排水方便。2.饲料初期以水体中轮虫、藻类为主,逐步过渡为豆浆、小麦粉。养至4厘米/尾后完全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3.增氧机2.2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一机4亩。二、方法1.清塘、施肥和放养具体情况如下。(1)清塘:2023年4月10日,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清塘,用来杀灭残存在塘底的敌害生物、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螺类等,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病原体及其孢子。疏松底质,释放被底泥吸附的氮、磷、钾等元素,稳定池水p H,使池水始终成弱碱性,有利于养殖鱼苗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一、浮萍的培养建瓯山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浮萍开始萌发。此时,选择面积1~2亩,池深1~1.5m,光照条件好,池底淤泥肥厚,保水保肥性好的池塘,用生石灰清塘后,每亩施发酵猪粪300~500kg,然后注水培养浮萍,每亩投入萍种20~25kg。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使池塘保持一定水位,以利浮萍增殖。二、轮虫培育与枝角类的控制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1~4亩,池深12~15m,背风向阳的长方形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有10~15cm的淤泥,池堤牢固,不渗漏,注排水方便。2.清塘,施基肥培育轮虫:一般在4月中旬或下旬,在鱼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鱼苗下塔后就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天然饵料,必须先将鱼苗培育他的水质培育肥。这种方法以前称为肥水下塘。比不施肥的清水下塘效果好的多。由于水质肥、饵料生物多、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首先要了解鱼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规律。当水温20-25℃,用生石灰清塘后水中浮游生物的出现顺序见下表:从上表可见,鱼苗下塘应选择在清塘后的7-10天,此时鱼苗下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生产上无法根据清塘日期来要求鱼苗何时下塘,而且天然轮虫数不多,不够鱼苗吃。因此,人为施肥创造铃虫繁殖高峰期才能为…  相似文献   

19.
“轮虫”这节教材,在《淡水生物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鱼苗下塘开花前,常进行清塘除野,施放肥料、培育水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其中尤其是轮虫务期达到增殖高峰,让鱼苗下塘时有个丰富而又适口的饵料环境,以利于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pH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和休眠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pH3.5~11.5(间隔1.0)之间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动态及休眠卵的形成。结果表明,该轮虫在pH5.5~10.5为正增长,pH7.5时种群增长趋势最好;pH4.5时为负增长;pH3.5和11.5分别是该轮虫存活下限和上限。pH对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皆具极显著影响。7.5是该种轮虫休眠卵规模化生产的最佳pH值,此时休眠卵的产量和藻类食物的形成效率最大,分别为(132567±20264)/(20ml·6d)和(11.05±1.69)/(6×106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