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在江苏省滨海盐土按不同埋深和间距埋设地下暗管,其降渍、脱盐作用主要表现在丰水期(7~9月)内,在试验范围内,10 m间距暗管的降渍效果最显著,但与15 m间距暗管的脱盐效果相差不明显;在较小间距(10 m)时,1.4 m埋深暗管的降渍效果优于1.2 m埋深,埋设间距≥15 m后,埋深对暗管降渍效果无明显影响,而在所有埋设间距处理中,1.4 m埋深暗管的脱盐效果均优于1.2 m埋深。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并考虑暗管埋设的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推荐间距15 m、埋深1.4 m为江苏滨海盐土降渍脱盐的地下暗管工程最佳布设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单级暗管排水系统的埋深和间距的优化模型,求解了河套灌区单位面积投资最小的经济埋深和间距,计算结果表明符合田间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地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及间距对大田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毛管埋深30 cm时耗水较高,有利于玉米苗期和前期的生长;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毛管间距80 cm时耗水量较低;在灌浆期,间距60 cm时耗水最大,说明在玉米灌浆期,由于灌水补充和降水的增多,各处理耗水量达到最大值。毛管埋深30cm、间距为60 cm时,滴头流量为1.2 L/h、1.6 L/h处理的产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1 670、15 375 kg/hm~2,因此毛管埋深为30 cm、间距为60 cm为大田玉米地埋式滴灌最优组合模式。同一毛管铺设方式下,在灌水定额和灌水时间一致的情况下,滴头流量为1.6 L/h时的产量显著高于滴头流量为1.2 L/h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防治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最优暗管布局方案,设计不同暗管埋设排水处理(CK:不埋设暗管,T1:埋深0.6 m、间距4 m,T2:埋深0.8 m、间距4 m,T3:埋深0.6 m、间距6 m,T4:埋深0.8 m、间距6 m),研究不同暗管埋设排水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引入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不同暗管埋设排水处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显著,耕层土壤电导率(EC)和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1处理下降幅度最大;T2和T3处理番茄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142.58 t/hm2和137.99 t/hm2,两者差异不显著;T4处理番茄的综合品质最优,T2相对较差,而T3和T1差别不大;T3处理综合效益最优,投影值达到1.7475,T4次之,T2最差,投影值仅为0.2518。综上,暗管埋深0.6 m、间距6 m可用作设施农田最优的暗管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同沟敷设埋地管道的传热特点,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同沟敷设的非稳态传热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间距、埋深及成品油油温等因素对同沟敷设管道传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间距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管道管壁平均散热热流密度,在管道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原油管道管壁平均热流密度趋于饱和状态;管道埋深的增加,能够降低成品油管道管壁和原油管道管壁的平均散热热流密度,增加成品油的吸热量和管道传热参数对地表温度波动响应的延迟时间;成品油管道油温的升高,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管道管壁的平均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地中热水管加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地中埋热水管对土壤加温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地埋热水管在不同进回水平均温度(30,40,50℃)、水流速度(0.05,0.10,0.25,0.50m·s-1)、管道埋深(30,40,50,80cm)、埋管间距(20,40,50,60,80,100cm)和管道直径(25,32,40,50,63mm)下的土壤温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地表温度影响显著,管道内水流速≥0.10m·s-1时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在长期平稳条件下,埋管深度、管径对地表温度影响不大,而管间距对土壤温度分布影响显著。选择适宜条件:进回水温度40℃,水流流速0.10m·s-1,管道埋深40cm,管间距20cm,管径25mm进行试验,与相应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对比,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关程度较高,可为地埋管道加温方式的布设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综合效益最优的设施农田暗管布局方案,设计不同埋深与间距的暗管处理,探索不同处理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产量、品质、土壤盐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暗管工程的经济效益,并引入熵权系数法和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不同暗管处理进行优选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暗管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T2处理番茄产量品质综合水平最优;土壤EC与有机质含量以T1处理下降最为明显,降幅分别达到35.66%和18.08%;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T3为综合效益最佳的处理,投影值(y)与暗管间距(x1)、埋深(x2)的回归模型为y=-2.203x1+0.340x2+0.831,相关系数为0.810,说明在本试验的设计范围内,综合效益(投影值)与暗管间距呈负相关,与暗管埋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9.
暗管排水对番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暗管排水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在盐碱土中设有不同埋深与间距的暗管,并对番茄生长与果实品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处理后的耕层土壤对改善番茄的外观,增加株高有积极作用,且暗管排水能有效改善番茄品质,各处理V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25%、-2.21%、14.78%和14.40%,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高7.56%、5.40%、11.02%和4.54%,糖酸比分别比对照高12.78%、7.30%、14.47%和12.08%.结论:暗管的使用可增加番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且以8 m间距和0.6m埋深的暗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不同埋深条件下潜水蒸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黄土地区潜水蒸发的规律,建立适宜于本地区的数学模型。采用地中渗透仪对自然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进行了模拟试验,根据宝鸡峡灌区扶风县段家乡试验场地连续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蒸发蒸腾规律。结果表明,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关系曲线以埋深1.0m为界,埋深小于1.0 m时曲线较陡,即埋深小于1.0 m时的潜水蒸发量大,且随埋深的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时,潜水蒸发量小,且随埋深变化较小;裸地和玉米、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分别为4.5,5.3和6.3 m。最后还以5年实测资料为依据建立了潜水蒸发的指数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辽地区地下水位的协同点、区域估值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中,对含水层系统的有限元模拟及其信息预报,建立有限元(或有限差)模拟模型之前应首先采用时空随机函数理论分析水文水利参数的时空变异性,并作出空间不同点上的点估值或块段估值和预测。本文利用协克立克模型估计和预测了通辽地区历年各月有限单元所有节点和单元上的平均地下水位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完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安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 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4.
15.
将沉沙池覆淤土壤层次结构和供水方式作为影响因素,经过连续三年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试验,测定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土壤有机质在不同的土壤结构和水分供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覆淤还耕优化高产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南昌地区危害樟树的蚧虫种类经过考察鉴定后,得知有6种,其中以黑蜕白轮蚧,糠片盾蚧分布广、危害烈.为了便于控制,特对其进行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均属聚集分布型,服从于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17.
对泰安市岩溶水保护分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地处北方石灰岩地区,是一个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已有大面积岩溶水污染。根据其富水规律、目前岩溶水遭受污染的情况以及地质、水文地质的综合分析,对岩溶水进行了保护分区,并提出各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前山区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后山区主要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用前山区和后山区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两线性回归方程消除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之后,林区比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平均高12.44%(68.4毫米),结果表明森林对降水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宁夏东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主要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草原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程度高,受干扰严重的退化群落多样性程度低;群落植物多样性与种群生物量的变化及种群在群落中的消长有密切联系;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