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以单隐性和双隐性核不育陆地棉材料不育株为母本,以8个黄河流域材料为父本,采用NCⅡ交叉法配制16个组合,分析了两种类型材料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的14个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最优值差异。结果表明:双隐性核不育类型在枯萎病指等10个指标上数值高于单隐性核不育类型,尤其株铃数和籽棉产量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其黄萎病指和衣分方面不及后者;双隐性核不育类型在株铃数、籽棉产量和铃重等10个指标方面的一般配合力好于单隐性核不育类型,但在黄萎病指、衣分、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4个指标上不及后者;双隐性核不育类型的优势在于产量方面,单隐性核不育类型的优势在于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前者综合性状的潜能不及后者。在育种改良环节,两种类型核不育材料的父本材料除了综合特性优良和一般配合力较高,双隐性核不育类型的父本还需高抗枯萎病,单隐性核不育类型的父本还需产量性状好。  相似文献   

2.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棉花海陆杂交F1代主要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纤维长度、比强度有极强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麦克隆值总体稍细;皮棉产量位于两亲之间、倾向陆地棉亲本,部分组合超过陆地棉亲本.个别组合的产量可达到或超过对照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以具特异性状的四类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为材料研究了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多穗×多穗类型具最高的杂种优势;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低于农艺性状优势;产量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本文还首次提出了小麦杂种优势型的概念,认为通过不同类型品种的杂交,如本文中多穗类型与大粒类型的杂交,有希望获得强优势组合。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多随双亲性状值的提高而减小,杂种优势及超标优势多以中×中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 F_1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化学杀雄杂种小麦品质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enesis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研究了4种组配类型20个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干)面筋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沉降值的杂种优势较小,其超亲优势多为较高的负向优势;子粒容重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较低。优质/优质和丰产/优质两种组配类型的杂种优势优于另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及在水稻育种中的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实践,综述云南香型软米水稻植物学形态、品质特点、分布范围以及在水稻育种中利用研究的现状。在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中如何利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要成功育成品质优异而产量高的杂交稻,应积极开展云南香型软米杂种优势利用,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软米和香味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配组双亲必须具有香味和软米性状,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必须等位;云南香型软米类型多样,以其创建杂交稻亲本时,须弄清其遗传背景,选择遗传简单,并且等位的单隐性香味基因控制的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作香味基因供体。  相似文献   

6.
杂种小麦强优热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Ⅰ.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具特异性状的四类16个亲本完全双列杂交的120杂种为材料研究了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结果表明:多穗×多穗类型具最高的杂种优势;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低于农艺性状优势;产量与品质性状杂成势呈显著正相关,本文还首次提出了小麦“杂种优势型”的概念,认为通过不同类型品种的杂交,如本文中多穗类型与大粒类型的杂交,有希望获得到优势组合。品质性状的杂种势多随双亲性状值的提高耐减小,杂种优势及超标优势多中×中类  相似文献   

7.
<正>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具有杂种优势,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影响棉花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棉花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主要来源于陆地棉和海岛棉种间杂交后代 ,它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自交或异交都能结实 ,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应用潜力 ,到目前为止 ,已转育成四个柱头外露系。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出远缘种后代的多样性。株高可分为矮杆和中杆 ;叶形有鸡爪叶和掌状叶 ;花器形态表现出蕾期花蕾有一小孔、花柱异长、花色多样、种子大小不一 ;其发育特性集中表现为种质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期 ;主要产量性状中霜前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幅度为 - 2 8.8%~ 13.17% ,平均为 - 3.0 6 %。  相似文献   

9.
棉属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及杂种后代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棉花育种工作中,要选育出品质、产量以及抗病、抗逆性能比现有当家品种有较大突破的新品种,必须冲破陆地棉种内遗传规范的局限性,运用远缘杂交及其他新的育种手段,扩大和丰富陆地棉的遗传基础,创造新的遗传类型和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然而棉属种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后代雌雄性的不育性,是进行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经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61个杂种 F_1代及其亲本材料,分析了谷子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及优势值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杂种一代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以单株产量优势最高,其次是穗粒数、穗长、码效、千粒重和株高。②产量优势的提高主要是穗粒数优势的增加,因此,育种中应重视提高亲本的穗粒效和提高穗粒数的杂种优势,从而提高杂交种产量。③杂种一代性状表现与亲本关系密切,应注重高值亲本的选择,特别是产量性状更应注意选择大穗多粒亲本,以便配出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SSR标记与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591-595
在陆地棉杂交组合中,铃数和铃质量优势对产量杂种优势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利用2个衣分差异较大的材料M23(衣分高)和838(衣分低)与其他8个材料杂交,获得两类共16个F1群体,对材料(亲本及F1)的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和SSR分子标记聚类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23作父本的F1群体籽棉产量均值明显高于以838作父本的F1群体,进一步对2个群体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析发现,籽棉产量的增长贡献可能来源于铃质量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很好地将F1群体和亲本材料区分开来,同时通过分析材料之间相似系数和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材料之间相似系数越大,衣分和铃数的杂种优势越小,但铃质量的杂种优势越大。研究可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选择亲本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陆地棉的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为选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四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在产量因素中,铃重与衣分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对衣分与铃重贡献高于显性效应,衣分受环境变异的影响最小,而单铃重、籽棉产量、有效铃则反之;在纤维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明显,其中纤维长度与比强度的加性效应达到极显著,纤维性状均受环境影响变异较大;棉花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普遍表现为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加性相关类似,而显性相关则不同.不仅在陆地棉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内部各自存在加性或显性相关性,而且在产量因素与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存在加显性相关性,不同性状之间的正负效应不同.[结论]棉花产量因素与纤维品质遗传相关,特别是加性相关可以指导选择育种,而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可以重点考虑显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杂种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研究并充分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推广高产高效、低成本的杂交棉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对解决我国粮  相似文献   

14.
2015—2016年设置3点试验,鉴定谷子杂交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为开展强优势谷子杂交种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供试谷子杂交种中572227、5695等5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28.59%~38.61%、超亲优势30.37%~57.30%,优势较强,为强优势杂交种;56813、51861、54359三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9.26%~19.95%、超亲优势10%,为中优势杂交种;51813、3813等6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14.71%~2.67%,超亲优势-6.17%~57.85%,为弱优势组合。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为:强优势杂交种出谷率表现出杂种优势,弱优势杂交种出谷率表现出杂种劣势,出谷率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吻合度较高,杂交种的产量优势是建立在高结实性基础之上的;强优势、中优势杂交种的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大部分弱优势杂交种的单穗质量、穗粒质量也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不同类型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程度不同,与产量杂种优势吻合度较高;穗长、穗粗杂种优势比较明显,与产量优势吻合度较高;千粒质量杂种优势不明显,且无规律性。综合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的相关分析结果,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穗粒质量、出谷率、穗长、单穗质量、穗粗。  相似文献   

15.
以4个辽宁棉花品种为母本,3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父本,配制了12个杂交组合(F1),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2个组合的单株铃数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都为正值;霜前籽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分别为9.28%、6.63%、7.62%、8.65%,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正值。(2)衣分和纤维品质的中亲优势较小,大都组合表现为负值,平均为绒长(1.16%)、整齐度(0.10%)、伸长率(0.03%)、强力(-0.15%)、麦克隆值(-0.45%)、衣分(-0.66%)。(3)12个杂交组合中辽棉17号×石远321表现突出,后代的杂种优势也较大,在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16.
杂交优势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研究,证明棉花杂交种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纤维品质诸方面均有突出的优良表现.现就杂交棉优势利用效果和杂交棉的栽培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产量与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大白菜不同生态型的 6个自交系 ,按P(P - 1)方案的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研究了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除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表现不明显外 ,其它多数性状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群体平均优势。其中 ,直筒×叠抱类型的单株产量、VC 含量正向优势明显。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表明通过选择干物质含量高的亲本 ,可以间接实现优质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自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逐步由研究稻谷的稳产高产转向改良稻米品质和简易制种方法。 一、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及其性状研究 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强度视所用品种类型及其亲本的组配方式而异。已有的资料表明,采用两个日本地方品种杂交,其杂种F_1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9.
赵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13-2414,2416
选用自育的高代品系及南疆本地培育品种作亲本,对海岛棉杂交一代主要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组合的产量性状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衣分和单株铃数的超亲优势及竞争优势也大多为正向优势;各组合纤维长度、强度的杂种优势基本为正向。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的各杂种优势间均为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他性状间的杂种优势相关关系各为不同的相关表现。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绿花菜、茎花菜,其风味好,营养价值高,质地鲜绿脆嫩,清爽适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国际市场中最畅销的五大蔬菜品种之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一代是青花菜优势育种的主要途径。杂种优势不仅表现在产量上而且在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