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抗根肿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湖南省目前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主栽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2013年收集72个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以四季奶油小白菜作感病对照,采用温室和组培室内人工接种以及田间自然诱发3种方法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室内鉴定中有27个抗病品种,6个耐病品种,39个感病品种;对27个抗病品种进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其中表现免疫、高抗和抗病的品种分别有14、6和5个;另有华甘一号、YR春蕾甘蓝、紫甘2号、甘新70和夏宝甘蓝F1等5个品种在3种方法中均表现出对根肿菌免疫。从室内外抗性鉴定结果看,目前湖南省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栽培品种中抗根肿病的品种约占34.7%。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方法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耐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根肿病菌接种,花油6号、花油8号均表现抗病(R),CR-千秋白菜表现高抗(HR),83-1白菜表现中抗(MR)。根肿病病田育苗移栽,星星在正反季均表现高抗(HR);83-1白菜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根肿病病田直播,星星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83-1正季表现中抗(MR),反季表现高感(HS);不同品种根肿病病田直播,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抗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均表现反季发病比正季严重,病情指数高低顺序为83-1白菜>花椰菜>青菜>西兰花>苤蓝>中甘11。  相似文献   

3.
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4号、京丰1号)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热激温度、热激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热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热害指数有显著影响,幼苗热害指数表现为:京丰一号>西园四号>夏光;得出了最佳热激处理组合为42℃,2.3 h。  相似文献   

4.
模拟根肿病发病条件,采用菌土接种法进行盆栽试验,对2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根据病情指数将2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根肿病抗性分为高抗、抗病、低感、感病和高感。结果显示:华杂9号、华双3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5.06,25.03,属高抗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陕油8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4.6,36.92,属抗病品种;中双9号、花油5号、花油8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5.8,46.89,47.33,属低感品种;玉红油2号等5个品种属感病品种;宁油16号等8个品种属高感品种。因此,华杂9号、华双3号表现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以作为油菜抗根肿病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有效治理油菜根肿病的技术手段与治理对策,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了油菜不同抗性品种、同一品种在适播期内调整播期、病田增施生石灰及药剂消毒油菜播种穴洞土壤与苗后施药等技术措施对根肿病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田间平均病株率为3.75%,显著低于赣油杂8号等感病品种80%以上的田间病株率,在根肿病防控上具有明显的抗病性优势。油菜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播种,迟播较早播的田间病株率显著降低。病田施用生石灰和不同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根肿病的病株率及为害损失。试验证实抗病品种的应用在根肿病防控中具有显著作用;油菜在安全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病田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及采用土壤消毒和油菜苗期药剂干预等措施,对油菜根肿病均具有一定的控制效应。综上所述,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油菜品种播期的合理安排、病田生石灰的安全使用及苗期药剂的早期干预,对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控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1.甘蓝.可选用夏王、夏光、强力50、早夏16号、中甘8号等品种播种.夏甘蓝于6月上旬结束播种,秋甘蓝于6月中下旬播种,可选王座甘蓝、京丰一号等,在9~10月上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不同的抗病和感病的甘蓝品种为材料,在接种甘蓝黑腐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 pv.campestris)12天后取样。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甘蓝黑腐病抗病性与同工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 Per-Ⅰ区的酶谱染色明显加深变宽。接种后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扫描面积积分总和值的 D 值〔D=(A_i-A_n)/A_n〕小于感病品种的 D 值。D 值的大小可能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酯酶同工酶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优化培植市场绿色蔬菜品种结构,黄淮区域引进并示范性种植无害化秋甘蓝获得成功,从技术上彰显较大突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一、品种选用要创新,有兼顾秋甘蓝品种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种植,避免因品种搭配不合理,出现某一时段商品菜过剩导致效益不高的现象。黄淮区域种植秋甘蓝,早熟、中早熟品种应首选中甘8号、中甘18号为主,亦可试种中甘22号;中熟品种以选中甘9号为主,亦可试种中甘20号;晚熟品种以京丰1号为主,引进试种中甘19号。  相似文献   

9.
甘蓝栽培     
<正>一、品种选择甘蓝栽培所用的品种,按其栽培目的和上市时间的不同而定。小拱棚早春地膜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如中甘11、北农早生、8398、报春、迎春、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北京早熟。中熟品种如京丰1号、中甘8、秋蓝、秋丰、理想1号、庆丰1号、夏光。晚熟品种如华甘2号、东农609、秋丰、晚丰、寒光1号、新丰甘蓝、黄苗甘蓝等。中晚熟品种多用于夏秋栽培。二、栽培季节黑龙江地区甘蓝于3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定植,7月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四号、京丰一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温度、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并通过热激处理试验,探讨了使甘蓝种子活力提高的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生产上提供一定的处理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11.
热激处理对甘蓝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耐热性不同的3个甘蓝品种(夏光、西园四号、京丰一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包括温度、时间2个因子)对种子进行热激处理.并通过热激处理试验,探讨了使甘蓝种子活力提高的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生产上提供一定的处理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证实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和不施任何磷肥对油菜进行田间对照试验。结果显示,2015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5.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0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0.50%;2016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4.9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3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1.00%。这说明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研究抗病品种‘贺油13’、感病品种‘泉花10号’接种疮痂病菌后其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而感病品种与其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感花生品种接菌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表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较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接菌后抗感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后抗病品种的CAT和POD活性表现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保护酶在花生对疮痂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接种后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量结果研究表明,接菌后抗、感品种均有所减产,但感病品种‘泉花10号’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物的Real-time PCR监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反应环境中的病原物数量变化,且检出限为2 ng·g-1.进一步研究黄瓜枯萎病感病品种津研4号和抗病品种中农10号根分泌物对土壤中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际的枯萎病菌数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抗病品种的根分泌物抑制枯萎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第14 d已不能检出.而感病品种的根分泌物却能延长枯萎病菌的存活时间,第21 d,LgQ为2.32±0.07.  相似文献   

15.
为证实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肥增产6.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6.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8%;2016年,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5.2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5.5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6%。这说明施用含氨基酸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根肿病的病原菌甘蓝根肿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侵染白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我地油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掌握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当前油菜生产的必需。 一、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  相似文献   

17.
甘蓝是我国南北方主要栽培蔬菜之一,也是南菜北调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为了增加蔬菜品种资源,提高西藏菜农对品种的选择,搞好品种的更新换代。一年来,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引进了12个甘蓝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合西藏各地种植的品种,在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12个结球甘蓝品种在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产量和抗逆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2个供试品种中,以京丰1号在产量最高,产量比照增产42.4%,但生长期长,抗逆性不如中甘21与中甘22号两个品种,且单球重也不符合人们的食用习惯,口感也略显粗糙,所以在西藏主推种植品种以中甘21与中甘22号两个品种;中甘9号可作为配套品种种植。最低的是8398这个品种,达1873.56 kg/亩,比对照减产59.2%.详细请见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钙镁肥对结球甘蓝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肥配合施用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球甘蓝的叶球高度和叶球直径,降低球形指数,相应提高了甘蓝商品品质。相比对照处理,喷施钙镁肥对甘蓝单株质量、单球质量和产量均可提高,并随着钙镁肥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其中1.1 g/L Ca(NO),+1 g/LMgSO,处理(C)效果最好,产量上比对照显著增长15.2%。  相似文献   

20.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在安徽省黄山市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 已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安徽黄山油菜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及主栽油菜品种的抗病性,采用Williams法对安徽省黄山市部分地区的根肿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在根肿病发病严重地区对30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黄山油菜根肿病菌为生理小种4号和9号。荃银油5号、德油早1号等品种为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可作为当地根肿病病区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