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金优25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并测定水稻在免耕、常耕、分根栽培三种栽培条件下水稻根系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免耕侧根系的SOD,CAT,POD酶活性在拔节期比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常耕侧根系活性低,其MDA含量较高.相反,免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免耕侧根系的SOD,CAT,POD活性在灌浆期比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或分根栽培中常耕侧根系活性高,其MDA含量较低.免耕栽培水稻根系后期衰老较常耕栽培水稻根系慢.  相似文献   

2.
根系发育是决定小麦抗旱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不同栽培模式对根系生长发育均有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文综合论述了根系与小麦抗旱性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密度、肥料、覆盖栽培、垄作栽培、间作套种等不同的栽培模式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并提出应该如何完善小麦根系生长研究体系,以期为小麦根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穗重型品种东农423和穗数型品系东农03-44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超稀植栽培对水稻根系活力、根系POD、伤流液强度等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稀植栽培条件下,根系健壮,衰老缓慢。较常规栽培根系干重和体积明显增加,上层根系分布较多。整个生育期内根系活力较高,齐穗后根系的伤流液强度和POD活性也明显高于常规栽培,且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4.
免耕栽培对玉米根系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免耕栽培对玉米根系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用杂交玉米贵单8号进行了大田试验,比较了玉米在免耕栽培及常耕栽培条件下的根系性状及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免耕栽培玉米根系的表面积、根长、体积、根尖数均显著低于翻耕栽培,但根系直径差异不显著;相对于翻耕栽培,免耕栽培玉米穗位叶面积显著减小,穗位高显著降低,但株高和茎粗没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5.
习金根  吴浩  王一承  孙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15-14916
[目的]研究了覆盖栽培对菠萝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结果]在覆盖栽培下,菠萝根系活力和根系保水力较高。[结论]花生稿覆盖栽培有利于菠萝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阳台盆栽植物由于根系生长空间有限,再加上种植者种植管理水平的限制,极容易出现浇水施肥过多或过少等问题,导致植物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栽培失败。本研究改良了栽培容器,并提出一种新的盆栽植物栽培模式。改变了盆栽植物根系的生长状态,将基质培、气培、水培进行有机结合,在小小的盆栽容器内使根系同时在这三种形态中生长,为植物根系营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该栽培模式使栽培变得简单易行,从而促进阳台园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养稀栽培的根系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调查水稻根数、根长和根重等,分析得出大养稀栽培或大穗型品种的根系生长明显优于普通栽培或小穗多蘖型品种。无论是每穴的根系生长或是黄熟期保持的根系量,均表现出大养稀栽培或大穗型品种的上层根系发达和水稻生育中后期的根系量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相似文献   

9.
选用5种营养液配方栽培金琥仙人球,以泥炭/河沙混合基质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金琥生长及根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60d种植,金琥在这5种营养液配方静置水培中均能正常生长,球体增长量显著高于基质栽培;水培时根系长势良好,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根量增多,根平均直径变小;且水培条件下根系通气组织较发达,细胞个体大于基质栽培;基质栽培下根系木质化程度加深.水培金琥仙人球是促使球体快速增长的良好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硕丰688"为试材,设置基质槽栽和袋栽2种栽培方式,10.0、7.5、5.0、2.5 L 4种根系基质容积,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和根系空间大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方式下,随着根系空间减小,番茄植株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逐渐降低,但果实成熟时间提前,品质显著提高;相同根系容积下,与袋栽相比,槽栽番茄单果重及产量较高.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槽式栽培、单株根系空间7.5 L可作为推荐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改变灌浆类型。宽窄行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免耕条件下为同步灌浆型,而在翻耕条件下则为异步灌浆型,三角形强化栽培灌浆类型则相反。总体而言,籽粒中期灌浆速度远大于前期和后期,虽然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但仍然对籽粒灌浆做出主要贡献。【结论】栽培方式和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根系角度看,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更适合免耕条件,而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翻耕条件下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由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因素限制,Ⅱ优498弱势粒并未充分灌浆,尤其是免耕抛秧栽培以及翻耕三角形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12.
所谓洗根栽培即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作物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植株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所谓洗根栽培即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作物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植株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所谓洗根栽培即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作物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植株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垄作与平作两种栽培方式,对供试水稻材料空育131的根系生长及产量构成进行调查,发现相对于常规平作,在垄作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其水、气协调,根系长,下扎较深,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尤其在后期有较多有活力根系,从而表明根系生长状况良好是垄作栽培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洗根栽培即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作物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植株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将农业秸秆(苋菜和番茄植株残体)沤制腐熟,对其进行浸提,获得秸秆浸提液,用泡沫塑料板进行白菜漂浮栽培,以1/4园试营养液漂浮栽培为对照,测定叶片色素、根系活力及茎叶和根系的鲜重、干重等生理指标,研究秸秆浸提液漂浮栽培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营养液栽培相比,秸秆浸提液栽培白菜的产量有所下降,叶绿素含量也略微降低,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显著提高.经缓苗期后,植株茎叶/根系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生长重心向根系偏移.定植第24天时,单株产量可达230g,说明此秸秆浸提液适宜白菜的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洗根栽培,也称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五彩椒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五彩椒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洗根栽培,也称露根栽培,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待五彩椒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五彩椒根系,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一、尽可能地浅栽  相似文献   

20.
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子粒灌浆特性。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子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