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问题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宽河大渠输水、田间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农业节水潜力很大。本文重点定量分析了该绿洲农业用水效益、农业节水潜力,建议农业节水的途径及节水灌溉技术应从骨干工程改造节水、中低产田改造节水、降低地下水位节水、改造作物灌溉制度节水、加强管理节水等几个方面进行。最后提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洲农业节水系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哈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的发展,水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土不平衡,水资源的数量与待开发土地之间的尖锐矛盾,使这一地区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农业在绿洲中求生存,有水则有绿洲,无水则绿洲衰退或消失。近年来干旱区生产中存在的许多经济环境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水资源紧缺。合理用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体系势在必行。新疆节水的重点在农业,无论现在和将来,农业都是用水大户。通过农业节水,一方面提高土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促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和其它较少从属于土地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全社会服务。而农业节水的途径就在于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和用水结构的良化。其中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减少灌溉定额又是农业节水的根本途径。基于以上思想,本文试图以典型的干旱缺水区、农业上几乎全靠灌溉的哈密市(不包括兵团哈管局)作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系统、灌溉措施和耗水结构即源、流、汇三大内容去着手研究哈密市的水资源利用问题,通过水资源系统的自我完善,先进灌溉技术的运用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多个目标的协调来达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旱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缺乏。全国有43%的国土面积,年均降水量小于400mm,这些地区都分布在我国北方。采取节水灌溉用水措施,大力推行不灌溉农业,实行灌区节水改造,将是旱区灌溉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主要措施:(1)拟定节水灌溉农业分区,因地制宜推广灌溉节水;(2)对可灌区实施以节水为目标的技术改造;(3)实行节水灌溉设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4)加强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业节水发展方向和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省农业节水要综合运用水利,农业、管理等配套措施、提高单位水效益,采取适用的田间灌水技术,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在渠灌区实行综合技术改造,并渠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喷灌与微灌技术,盖膜和秸秆覆盖,制订并实行节水灌溉制度,灌溉预测预报制度,因地作好开发微咸水等,是河北省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农业持续发展为背景。曾对土默特左旗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传统灌溉方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区域内农业资源的差异 ,提出了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划分出不同的节水农业灌溉区 ,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通过合理调配区域内的水资源 ,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为实现高效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土水势的初步测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严重干旱缺水地区,灌溉农业,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805以上,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浪费十分严重,因此,节约农业用水是缓解新疆干旱和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用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势,了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并对冬麦进行适时适量灌溉预报,达到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是一项投资少,操作简单,节水增产幅度大的节水技术,为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额济纳绿洲首次开展了棉花滴灌、防渗渠灌等节水灌溉试验 ,结果表明 ,节水灌溉技术与绿洲内漫灌相比 ,可收到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节地省工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灌溉方法。在绿洲水资源缺乏的现状下 ,农业的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将是绿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议绿洲发展滴灌、防渗渠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当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科技问题。主要就农业水资源的范畴与合理配置。非充分灌溉制度的建立,不同区域节水农业发展趋向,水稻节水潜力以及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培育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区水土应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河西走廊区不同亚区在现状灌溉水平下均存在水资源不足矛盾 ,单位耕地耗水过多是造成水土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既可为宜农荒地开发提供相应水资源 ,同时有望解决水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的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研究表明 ,现状灌水水平下 ,河西走廊区共缺水 2 .61× 1 0 8m3,当节水率提高 5 %时 ,即可解决全区农业缺水问题 ,提高40 %时 ,可完全开发全区宜农荒地 ;不同亚区节水农业潜力不同 ,其中酒泉地区最大、金昌市最小 ;节水农业潜力开发应综合考虑人口、下游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问题 ,其中生态建设尤为重要。发展精致农业、节水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 ,控制人口数量是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促进有效的节水机制形成、灌溉工程老化、设施薄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论述了水价政策对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出改革水价以促进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树立可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