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正乔 《作物研究》2002,16(4):161-163
阐述了开发旱杂粮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湖南旱杂粮开发的现状,提出了要从国际分工的高度来认识开发旱杂粮的重大意义,要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来分析我省旱杂粮开发的形势,要按大食物大产业的观点来确定旱杂粮开发的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武川原种基地,对各级种薯生产技术及其良繁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明确;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脱毒小薯,产量可达8073-9465kg/hm^2,种薯产量和质量不氏于温,网室生产的脱毒小薯;不同薯重的脱毒小薯旱坡地直播效果,以10g和8-10g薯重的效果好,产量和商品率均高;1级种薯在不同旱地类型种植的增产效果,以旱滩地的产量最高床养其次为旱坡地,分别比对照增产71.28%,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气候趋于干旱,自然降水减少,灌溉水源短缺,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滨海稻区,因育苗、插秧无水,或水中盐分增加,秧苗萎缩干死;或插秧后无水枯死,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稻田荒芜,颗粒不收。有鉴于此,在轻盐碱和非盐碱地稻区推行水稻旱种,将是水稻生产的一项长远技术对策。水稻旱种是不经过育苗插秧,而在旱整地的基础上,进行旱直播,全生育期实行旱管理。1水稻旱种技术实施要点1.1整地保墒地平土细,墒情好,是旱种水稻保全苗、齐苗、壮苗的关键。秋翻春旋,整至细平,土壤湿而不粘,并于旋耕后镇压保墒。旱…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杂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目前杂粮市场前景日益看好,消费量和单价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喀左地区有着杂粮生产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杂粮种植历史,通过对喀左地区发展杂粮的条件,杂粮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探讨发展优质杂粮对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甘蔗品种的御旱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干旱胁迫过程中蔗叶的形态,根系伤流及其组分变化的研究表明;四个供试品种间御旱性存在明显差异,G.T.11和NCo310御旱性强,Y.T.57-423较弱,Co6304介于其中,为中等御旱性品种。御旱性 强的品种叶干比叶中肋比显著低于不御旱品种,叶片细窄而厚,而且在干旱胁迫一上棣系伤流率逐渐减少,御旱品种的降幅低于不御旱品种;但伤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提高,御量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抽穗期植株的含N率较低,抽穗至成熟期植株含N率下降速率为水种>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N量大小为水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旱种稻成熟期茎鞘中的N素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籽粒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叶片有所不同。抽穗期旱种稻的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覆膜旱种N素物质生产效率最低。旱种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中旱3号覆膜旱种除外)和N素收获指数较对照增加,大小为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水种。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抽穗后植株含N率下降快,植株N素积累量较小,叶片和籽粒中N素分配比例高,茎鞘低;N素物质生产效率(成熟期)、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N素收获指数高,产量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东港市水稻生产中软盘隔离层旱育苗出现的高温危害问题,通过生产调查提出了软盘隔离层旱育苗受高温危害的表现状况;软盘隔离层旱育苗受高温危害的特点与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爱荣 《杂粮作物》2005,25(4):281-282
根据冀西北地区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及特用旱杂粮生产特点,详细分析了该地区杂豆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优势,提出了无公害杂豆系列产品生产开发的措施与对策.为充分发挥该地区特用优质杂豆优势,促进优质无公害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武川原种基地,对各级种薯生产技术及其良繁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明确: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脱毒小薯(原原种),产量可达8073~9465kg/hm2,种薯产量和质量不低于温、网室生产的脱毒小薯;不同薯重的脱毒小薯旱坡地直播效果,以10g和8~10g薯重的效果好,产量和商品率均高;1级种薯在不同旱地类型种植的增产效果,以旱滩地的产量最高,其次为旱坡地,分别比对照(未脱毒)增产71.28%、171.28%;8月上旬为有翅桃蚜迁飞盛期,从7月上旬迁飞初期开始喷药防蚜,防治效果显著;在乌盟后山半农半牧地区以原原种、原种、1、2级种薯建立的3级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符合该地区的生产实际,能达到留种和保种的快速、优质、高产、低成本的效果。经过6年示范推广,现已在武川等3个旗县普及,累计各级种薯种植面积达到2.32万hm2,平均单产3万kg/hm2左右,生产出各级种薯及商品薯6985万kg,累计创造社会财富715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水稻直接播种灌水管理是一种既古又新的栽培形式,既不同于一旱到底种植,也不同于育苗、插秧的栽培形式。它是在全旱条件下播种,秧苗期旱管不灌,至4片叶后灌水管理的一种种植形式。经过试验试种,旱播水管比一旱到底种植明显提高产量,比育苗移栽减少生产环节,能有效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而且产量也不低。这种栽培形式过去之所以没有在生产上广泛利用,一是被认为是古老的、落后的种植方式;二是由于机械落后,整地不细;井站设备差,缺少相应灌水条件;三是化学药剂除草未普及。因此,直接播种没能突破“三关”,即出苗率低、草荒为害严…  相似文献   

11.
杂粮的营养价值及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吴朝霞  丁霞 《杂粮作物》2001,21(5):48-50
综述了几种主要杂粮的营养价值及国内外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应用现状,指出了我国在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轻型栽培技术 ,为了探讨肥料在该项技术中的增产作用 ,进行了不同肥料及用量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种薯为黑龙江克山马铃薯研究所提供的东农303 ;农家肥为腐熟猪栏肥 ;复合肥由浙江省萧山复合肥总厂生产 ,含N、P2O5、K2O各15 % ;覆盖材料为晚稻草。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在佛堂镇赵朱村超美畈旱杂粮引种基地。培泥沙田、肥力中等偏低。前作为单季杂交稻。试验共设六个处理 ,按667m2 用量折算分别为 :(1)1000kg农家肥加30kg复…  相似文献   

13.
在旱薄地、旱肥地及水浇地三种不同条件下,通过3年(1994~1996)试验,测定了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枣92-01、昌乐5号、晋麦21和抗旱性弱的鲁麦20的抗旱性指数。结果表明,前3个品种的抗旱指数为0.63~0.83,而鲁麦20的仅为0.32;指数较高的枣92-01(0.83)和晋麦21(0.75)在旱薄地较指数低的鲁麦20产量高,在旱肥地和水浇地较指数低的昌乐5号(0.63)产量高。这证明抗旱性指数不仅能反映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而且可预测其在栽培条件改善时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百农5号是慈利县百农旱杂粮种子开发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玉米单交种,适宜湖南各地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以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参试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系的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衡06-6632产量最高,每667m^2达452.17kg;中山1号产量为433kg,居第2位;长5581产量为432.33kg,居第3位。这3个品系比对照增产显著,综合抗性较好,产量结构合理,建议升入生产试验或进行第二年的区试。  相似文献   

16.
清流县是闽、西北山区农业县,在本世纪“九五、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福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要建设任务,多年来坚持“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在世纪之交如何合理调整和确定粮食、蔬菜业的发展规划,对福建省山区农业具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现对清流县该产业现状做具体调整,同时提出下世纪初的发展思路。1 二十世纪末的粮食、蔬菜业生产状况及其效益11 水稻品种结构情况常年清流县粮食的播种面积为18667hm2。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3333hm2,旱杂粮5333hm2,早稻和中、晚稻面积分别…  相似文献   

17.
水稻边行疚主要是水稻群体的边缘光温气等条件充足的地段其单位面积内的个体数量增加和产量提高的现象,又称为边缘效应。在生产上充分发挥边行疚的作用对提高水稻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探讨水稻的边行优势效应,对水稻群体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一、调查方法在水稻成熟期,对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田进行调查,包括①普通栽培稻田调查三,其插植规格分别为15.5cm×17.9cm,亩插2.40万丛;17.5cm×18.5cm,亩插2.06万丛;166.3cmX17.scm,亩插2.34万丛。②畦式(半旱式)栽培稻田共调查十蚯,规格为畦宽120cm,沟宽40cm,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业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些主要粮食作物将失去国内关税贸易保护,其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相对而言,我国杂粮生产历史悠久、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在全世界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居第一位;黍、稷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第二位.在短时期内杂粮作物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适于国外的机械化生产,因此近年来国外杂粮生产略呈下降趋势,而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充足,发展杂粮是我们的优势,因此加入WTO后,我国的杂粮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根据雷州半岛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征,建立了光、温、水和土壤条件对甘蔗自然生产潜力影响的分析模型和综合模型;通过时模型计算分析,明确了影响雷州半岛甘蔗自然生产潜力的主导因子是土肥条件,其次是水分条件,再次是光、温、水配制结构和温度条件;并明确了雷州半岛旱坡蔗地各耕作土壤中存在的限制因子的位序,为分阶段进行旱坡蔗地土壤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杂粮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中校 《杂粮作物》2004,24(6):368-369
概述了吉林省杂粮作物生产现状、产业发展优势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吉林省发展杂粮作物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