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三个重点保护区之一。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内野外大熊猫总数达到110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数量的5.9%。但在这里,很多护林员干了一辈子,却没有见过一只野生大熊猫,它们为什么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是我国大熊猫重要栖息地之一,然而甘肃大熊猫的社会关注度和知名度却一直较低,这与宣传工作开展不足有着直接联系。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展开了SWOT分析,针对保护区当前环境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扬长补短、把握机遇、降低威胁的工作策略,以期全面推进甘肃省大熊猫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工作,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展示的窗口,为自然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甘肃林业》2006,(2):F0003-F0003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林业局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使白水江保护区从管理局机关到基层保护站(中心)的办公、生活条件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2000年到2005年,国家林业局投资1000万元,新建和维修了碧口、红土河、让  相似文献   

4.
在我省陇南市的最南端,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这里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在这片22万公顷的沃野里活跃着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大熊猫。  相似文献   

5.
全面论述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历史,有关大熊猫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对今后大熊猫研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计划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13日,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惊现罕见奇观,发现5只秦岭大熊猫春季争偶打斗和树上交配场面(配图)。这是保护区野外巡护监测专家向定乾、张永宽等人在柏杨坪一带进行春季大熊猫监测时抓拍到的一组珍贵的大熊猫交配镜头。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加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 )的建设和管理 ,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 ,结合保护区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保护区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文县、武都县境内 ,东经 1 0 4°1 6′~1 0 5°2 7′,北纬 32°1 6′~ 33°1 5′ ,总面积 2 1 3750公顷。第三条 凡在保护区内从事各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均应遵守本条例。第四条 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的调查情况、栖息地构成、伴生动物影响、历年来大熊猫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以及目前的保护研究手段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旨在找到影响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的核心问题,通过科学的措施与手段,保障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的正常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9.
大岭梁,矗立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的一座大山,宏厚而雄伟,象一座钢铁脊梁撑起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广袤苍穹,不论春夏秋冬、风风雨雨都守卫着国宝大熊猫。在大岭梁山脚下有一位中年汉子,他就是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刘家坪保护站站长——胡清亮。胡清亮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种。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的岷山、秦岭山系,在甘肃主要分布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多儿、阿夏、插岗梁、博裕河、裕河、尖山等省级保护区境内。  相似文献   

1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威胁因素与保护对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熊猫16只左右,数量虽不多,但它们却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发现和种群数量的稳定,以及大熊猫栖息地不断得到保护,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分析了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为更有效保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成忠 《甘肃林业科技》1989,(2):38-39,41,42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文县、武都两县境内,是我省大熊猫的故乡。开展对保护区内竹类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始终是保护“国宝”这一濒灭物种的根本任务之一。本刊1985年四期邵际兴、黄华梨二同志发表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竹子》在种类上还有遗漏,在分布上亦有不符之处,特别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现整理报导于后,供保护区和科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森林采伐和竹子开花使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段的白马河流域的大熊猫一度濒于绝迹,到1987年仅剩4只。最近几年竹林已基本恢复,经1991、1992年对该区域大熊猫现状的调查,发现其数量已上升到7只,形成了一个老:成:青幼=2:2:3的稍有发展力的小种群,其中6只分布在寨科桥——冯家山一线。文中对该区域大熊猫的生态特征亦作了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
黄华梨 《中国林业》2008,(22):22-25
震前大熊猫基本情况一、保护区基本概况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南端,横跨甘肃省文县和武都区。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的摩天岭北坡和西秦岭的红铜河流域,与四川的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相邻,与九寨沟、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同一区  相似文献   

15.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摩天岭南麓,总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系全国51个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最南部的文县、武都两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省以保护大熊猫为中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之一,也是我省珍贵树种——珙桐唯一的种源地和基因库。一九八二年,武都地区曾组织科技人员对保护区的珍贵树种进行过调查,但与笔者调查结果出入较大,特别是濒灭树种和危灭树种。为了较真实的反映白  相似文献   

17.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凉山山系大熊猫交流的核心通道,现区内有大熊猫23只,探明区内竹子资源与大熊猫活动范围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采用样线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结合大熊猫活动轨迹与竹类分布情况分析两者间关系,并对熊竹生长情况和生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大熊猫喜食熊竹、短锥玉山竹、冷箭竹、大风顶玉山竹和马边玉山竹,八月竹林区未见活动痕迹,喜食竹面积达43 823 hm2,而目前大熊猫仅利用了其中的14 557 hm2,仍有大面积竹林可供更多大熊猫生活。2018年后大熊猫在该保护区活动西移,对竹子利用面积减小5 120 hm2。大熊猫生活的2 246~3 616 m海拔内分布着全部喜食竹种。大熊猫可能因熊竹发笋率低、竹林盖度高而迁出保护区扩建前区域,同时坡度、地貌和坡向也可能是大熊猫迁出该区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坚 《陕西林业》1999,(4):31-33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任务是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 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地处佛坪县境内,北离西安215公里,南距汉中市158公里,总面积29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25.78  相似文献   

19.
《世界竹藤通讯》2008,6(6):F0002-F0002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的文县、武都县。1963年建立保护区。面积9.1万hm^2。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白水江西南侧为摩天岭,最高峰3530m。河谷下降到1000m以下。河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1000~1700m多次生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竹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包括文县境内的白水江流域和武都县境内的红铜河流域。总面积198488公顷,其中生态区90358公顷,禁猎区108130公顷。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近年来保护区内竹类大片开花死亡,使以竹类为食的大熊猫出现生存危机。对保护区竹类资源的研究已是当前抢救大熊猫的迫切任务之一。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该区的竹子种类,分布和大熊猫的主要食取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