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绪言 關於家蠶膿病病原體——膿病濾過性病毒——的研究,我所已開始工作三年,其中關於本病毒對多種理化學刺激的穩定性(抵抗力)試驗,大致已告完成。由於穩定性的測定,是防病消毒的基本依據,是生產技術上所迫切需要了解的,所以先將這部份的成績,和關於撲滅膿病的蠶室蠶具消毒方法的研究,合併寫成本報告。 為了說明本試驗中,所用方法的理論根據,先將有關膿病病毒的基本性狀,簡述如下: 1.濾過態病毒:我們常用Berkefeld V管,將膿  相似文献   

2.
桑葉是蠶兒唯一的飼料,它的質量足以影響蠶兒體質的强弱和繭絲質的優劣。在這過渡時期,國家進入五年計劃第三個年頭,政府號召大力發展蠶絲生產的方針下,就江蘇地區不同的桑品種,給與蠶兒的影響來談,是有必要的。江蘇地區現行的桑品種,大部分是湖桑,蘇北地区都是實生桑,同時,部分地區有劍持桑的栽種。這幾個桑品種,飼育蠶兒,於蟲質和繭質,當然是有影響的,其影響程度如何,以至孰優孰劣,過去研究極  相似文献   

3.
四、蠶室蠶具消毒法試驗膿病病毒多角體的穩定性非常强大。為了鑑定現在通行的蠶室蠶具消毒方法對於消滅膿病多角體是否有效?並要求明確以消滅多角體為目的的消毒方法中,那幾種最切合实用?應當根据怎樣的標準來施行?我所於1954年開始進行本試驗。 (一)蠶室的消毒法試驗 選用最小蠶室一间,長11.85尺,闊了7.93尺,高9.19尺,總面積552平方尺,總容積864立方尺(合31.91立方公尺)。兩面有窗,一面開門,專供蠶室消毒試驗之用。該室一側搭置梯形蠶架,裝配蠶架竹11層,架上又放置蠶簸(竹匾)四只,(竹匾)内放置小紅網20只,蟻醛消毒時  相似文献   

4.
我所研究員王幹治先生,不幸於一九五五年八月廿九日下午突患心臟病不治而与世長辭,這不但是我所無可彌補的損失,同時也是我們蠶業界的不幸。王先生二十年來在蠶業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學習,鑽研科學理論,深入實際,體會工作經驗,精心分析各品種性狀,以培育原原種為己任,著書論文,發表心得,對培養青年一代,從無倦意,特別來蠶研所以后,對馬列主義理論与蘇聯先進科學經驗的接受,更不遺餘力,以致對業務的開展與幹部的培養有顯著貢獻。如訂定原原種工作細則,提出良種繁育制度的建議,發表現行品種的特有性狀,提出原原種培育的主要關鍵,建立原原種復壯制度與方法,改進各項技術處理辦法,以致保證了原原種培育的數量,提高了質量。幾年來,不  相似文献   

5.
快速给桑法     
给桑是養蠶生產過程中佔主要的部份,蠶兒自收蟻到老熟,每天都要頻繁的給桑,而給桑的好壞又直接影響到蠶兒的充份飽食和發育成長。但是在過去往往由於給桑工作效率提不高,造成拖班誤點,尤其是當今天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普遍推行多同薄飼育的時候,這個问题顯得亟待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不論繁育時期的早遲,現行蠶品種都是通過改變環境條件影響品種化性而製成了的越冬性蠶種,即如人工孵化蠶種亦屬於越冬性的類型。為了季节性和篇幅關係,本稿祇介紹春用越冬性蠶種的保護,對於其他的保護如人工孵化、冷藏、散卵洗落和催青等處理不擬涉及,留待同志們的專門叙述吧!  相似文献   

7.
(三)外界環境對柞蠶幼蟲發育的影響 蠶兒時代是柞蠶發育最主要的階段,僅僅在這時期體重增加和積聚後備的營養物質。這是對維持以後的發育階段——蛹蛾和蠶卵——所必需的。因此在幼蟲的生活期間,最適的環境的調查,具有實踐的意  相似文献   

8.
問题解答     
問:廣東飼養白繭種每年秋季發生「五日病」,損失極大,怎样防止?(廣東云浮縣農業技術指導站黄英成問) 答:來信所說五日病,推想當係各種細菌寄生性病的混合病象。可能是空頭病,卒倒病或敗血症,必須採取病蠶血液或其他排洩、分泌物施行顯微鏡檢查,才能確斷。 蠶兒到了五齡中,體内絲腺急速增長,嚴重影響了牠身體的抵抗力;這時最易感染疾病。还有在以前被感染而潛伏未發的病,也很多在這時乘機發作。這是五齡五日左右發病最多的原因。 預防之法:第一:加强清潔消毒工作,(包括飼育前消毒要嚴密而徹底,蠶期內工作人員和蠶具常保清  相似文献   

9.
国外简讯     
摩洛哥Placidi氏報告了一種由病毒(並非猪瘟病毒)所致的肺型傳染病。其發生受溫度和風雨變化的影響。不能製做疫苗,但如用新城疫苗預防可提供一定的抵抗力。病毒鑑定困難,但知道有些地方與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相像。據說注射金霉素可以治療。(1956) 蘇聯烏克蘭一個農場有13隻母馬在懷孕十月或十一個月時流產。另一個農場有14匹母馬亦如此。細菌學檢驗為陰性、臨床和病理學的徵候很像馬病毒性流產。此病過去在苏联尚無記載。(1955)  相似文献   

10.
選择種繭是原原種培育工作中最所重要的一個環節(亦即為對次代培育的選種),因此,在工作時,首先要充分認識各該品種蠶繭的應有性狀,同時又須深刻理解各該飼育時期的環境條件,對於不同性狀所致的影響。為提高質量,必須通過全蠶期間,自始至終,在各階段中,随時掌握,以達到定向培育的目的,並在一系列的培育過程中(原原母種、原原種、原種、普通種),均能依照同一目標,進行選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概述蘇聯微生物學發展經過,然後分兩方面論述关於病毒和微生物本質之新資料:一為病毒轉變為微生物方面,一為微生物之濾過形态轉變為不濾過形態方面。关於病毒轉變为微生物方面之研究,主要以馬传染性貧血病毒為對象。此种病毒為一特異之核蛋白,可以在病馬血清中分离出純净之產物。血清分離出病毒後,該血清即无引起马传貧之能力,而所分離出之病毒則可引起標準之馬传貧。病毒可由濾過形態轉變为顆粒形態,此種形態即不能通过濾器。在普通顯微镜下观察,馬传貧病毒之顆粒形态首先無規則的散佈在培养基上,後來聚集成圓形或橢圓形球体,外圍形成薄膜。中部之顆粒逐渐密集形成同一性物體,類似微生物。同時密集的中央球體縮小,內面构成一個、二个或三個小  相似文献   

12.
溶血性链球菌使家畜致病似很普遍,但猪的鏈球菌病本院在過去三年多中從未發现。最近於上海郊區四處共發現十餘頭,此病可在猪草中流行而引起死亡,一般均發生於二三月大的小猪,很易誤診為猪肺疫。臨床症狀:病初在患猪咽喉部皮下發生一個或二個胡桃至鷄蛋大的硬塊,硬塊与健康組織间界限明顯,不發熱,並可在皮下滑動。以後硬塊逐漸增大而發软,剖開時流出黄白色比較濃厚的膿液。病初體溫及食慾等正常,以後體溫稍高(40℃左右)食慾亦稍減退,並  相似文献   

13.
引言江蘇省淮陰、泰興二種猪場從1954年以來,母猪流產率甚高,為證實流產原因起見曾進行過二次布氏桿菌凝集反應檢驗。結果每次皆發现有陽性反應及可疑的猪。根據流產現象的普遍性和凝集反應情况,初步決定該二場存在有布氏桿菌病,並採取了淘汰、隔離和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 種猪場如果存在有布氏桿菌病,則對江蘇省養猪的發展確是一個嚴重問題;這不但影響  相似文献   

14.
膿病是家蚕的主要病害之一,是蚕茧生产的主要威胁,尤其在夏秋蚕期危害更严重。一、膿病的病原是病毒膿病是病毒寄生在蚕儿內部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这些致病的病毒是包涵在多角体内的,它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核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15.
緒言最近在日本發生了像猪瘟那樣的原因不明的疾病,有人報告認為是由HVJ(Hemagglutinating Virus Japan)所引起的猪的傳染性疾病。 關於日本血凝病毒的各種性狀及其分類學的地位問題,諸研究者雖已取得了一致的見解,但對其病原意義,發病要因,以及和病变的關係等尚有不明確處。茲將目前所研究過的情况,以個人的見解,敍述一、二,以供參考。 發生和經過 1953年以來,家畜衛生試驗場對由外送來,作為原因不明的猪瘟樣疾病的可檢材料進行了病毒的分離,並實施了病變檢索,結果見表1,不過目前的日本對本病的發生,尚未有明確的把握。自1954年11月起,至翌年2月止,主要將芝  相似文献   

16.
(一)猪瘟的各種診斷方法猪瘟的症狀變化很大,很難和猪的其他急性传染病相區别。過去診斷方法雖然很多,但很少能以一兩種診斷方法,就得到滿意的結果。病猪的屍體剖檢也不易找到典型病變,必須剖检好多头急性病例後,才可作出初步診斷。實際上自然感染的病例往往有副傷寒或巴氏桿菌病併發,使得症狀和病痕,更加錯綜複雜,即使是有經驗的獸医也不能憑少數病例,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法中,以病原檢查結合動物接種的診斷法比較可靠。因為猪瘟病原體是一種病毒,所以純性猪瘟的身體組織和體液內應當是無菌的;如果遇到死亡率很大,傳染面很高而病程往往超過一星期的急性傳染病,首先要懷疑是猪瘟。  相似文献   

17.
家蚕病毒病有三种,即体腔型脓病,中肠型膿病及空头性软化病。前两者均能形成多角体。我国早在三、四世紀晋代民歌中已提及软化病。1930年法国巴約氏曾認为是一种病毒病,至1961年为我国學者曹诒孙、卢蕴良等鑑定其病原确系病毒。体腔型脓病的病毒能在細胞核內形成多角体,故又名核型(N型)膿病。1918年由法国爱魁氏(Aqua)确認为病毒病。1934年日本石森发現中肠細胞質中形成多角体的現象,但不为重視。1952年以后細胞質型(C型)膿病大量发生,为了与体腔型膿病区别,故名中腸型膿病。这三种病毒病都是蚕业上主要病害,为了做好防治工作,必需对它有所認識,現将近年来关于家蚕病毒的研究綜述于后。  相似文献   

18.
前言自1954年以來,華東各地農村的猪羣中,絡續發現了一種地方流行性的慢性肺炎。病猪的症狀為發生咳嗽和哮喘。羣眾一般稱之為猪“氣喘病”。該病蔓延很廣,發生死亡的也相當多。病原不明。1955年開始,在揚州地區的農業合作社和食品公司的倉庫中,也先後發現了這種“氣喘病”的病猪。一年來,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和試驗,初步確定了所謂“氣喘病”乃是一種由病毒所引起的慢性支氣管性肺炎,暫定名為“猪地方性肺炎”。最近據浙江、安徽、山東等地關於猪“氣喘病”的流行報告,也認為病原是一種病毒。近幾年來,在國外文獻中已有許多關於猪病毒性肺炎的報導。1951年Gulrajani氏最早在英  相似文献   

19.
家蠶新品种     
蘇聯學者育成了新的高產量的家蠶白繭品種和交雜種(烏斯1號,『阿塞拜疆』,中亚細亞蠶研所Э1×Э2,中亞細亞蠶研所8號×9號等等)。 廣泛的推廣新品種在發展養蠶業方面是有重大的意義的。絲紡織工業恰恰需要這些品種和交雜種的原料,因為它們的繭絲的强力和白色可以製成高級質量和任何色彩的織物。這些品種的繭子有很高的缫絲率。 為了獲得1公斤生絲,須要缫11公斤舊品種或交雜種的鮮繭,而新的高產量白繭品種和交雜種,只需要8公斤。絲織廠從1公斤的新品種鮮繭中獲得1.35公尺的絲織物——較舊品種的繭子超出35%。新的高產量白繭品種比起目前在繁殖着的舊品種  相似文献   

20.
(甲)母畜分娩前的管理 母畜姙娠以後,因為身體發生變化,體內增加了負担,因此營養分就要增加。母體怀了胎兒,身體的活動受了影響,對外界环境,感受非常靈敏,稍不適宜,即易發生疾病,故必須予以特別照顾。现在把應注意的事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