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对农民加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更新生产观念,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加工项目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激励他们更多地增加投入,推进农业生产快速稳定发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财政部目前宣布,中央财政今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在全国选择1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助,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高产高效。科学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始终,影响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靠简单体力劳动的农民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培养大批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粮食生产与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贤 《世界农业》2002,(3):16-16
一、粮食生产二次大战以后,欧洲粮食严重不足,欧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尤其是法国,他们从加强农业研究与农业教育入手,狠抓农业生产,帮助农民提高进入市场的竞争力。首先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了发展化肥、农药等农用工业生产外,重点抓了优良品种的研制和推广。比如,为提高小麦产量,重点培育推广高强度抗病虫害、高产量、高质量标准的小麦种子,使小麦产量大幅度增加;为改变高芥酸、低产量的油菜品种,研制推广了高产量、高含油率、低芥酸、低硫的杂交油菜。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使农民用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在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确实缺乏农业科技知识,而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和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农民,其生产经营效益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但是,在农民的生产经营过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都作为自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形势下国家财政支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本丈通过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与国家财政支持分析和国际比较,正确定位我国财政支持应以增加农民收八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存在着有学历,但对农业生产知识了解却不多,有的青年农民不掌握农作物种植要领,不懂得农业管理技术的现象十分普遍,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农技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农业科技入户是联结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和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平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是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是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高效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技术推广的迫切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对农村农牧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学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将高中生物教学融于农业生产实践,利用生物学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能够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老人农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引发3个问题:农业生产进度时常受到影响;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方式,在一些地方逐渐被"懒人农业"替代;农民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现代农业必须要年轻化、知识化的农民,在劳动力大部分进城进厂,  相似文献   

11.
一要深化知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企业增利。在深化认识上,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了解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各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态势、市场对农产品准入的走势和本地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特征及其迅速发展的技术原因和社会原因。论述了Internet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宏观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Internet的发展对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的影响,对政府指导农业生产形式的影响,对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影响,对数字农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绿色证书工程,是指农民从事某茂农业蔹木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它条件资格的证明,是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业职业教育,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应用知识教育为主,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各乡村农业生产上特色,创品牌,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对症下药”,按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工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需求,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由于绿色证书培训具有以下五个特性,必将对发展绿色食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要使农民富裕一靠发展生产,二靠政府政策扶持。临沂是农业生产大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农民致富,全靠以工补农从根本上不现实,因此,发展生产就为首要选择。要发展生产,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畜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国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链接农业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链条,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具有环链作用,即环链效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和有限发展的产业。因此搞好畜牧业调研,研究畜牧业的环链效应,抓好畜牧业生产,是抓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科技》2006,(1):48-48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和农民是这个结构的主体,给这个现有资源加大它的效益,增加农业企业和农民收益,首先得提供先进的科技信息、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村实用科技》正是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条件,现已成为农民及农业企业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种田瞄准市场,生产依靠技术,销售摸准行情,农业的收、种、管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等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东海县浦南镇一批具备这些优势的“农业生产服务户”便悄然兴起。以该镇农民黄继超为首的一批农产品销售服务户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摊位,他们多方搜集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需求信息,及时指导农户发展适销对路,价格紧俏的农副产品,收获后再由他们负责直销,这样不仅  相似文献   

17.
正相较于传统散户的知识贫乏和投入保守,种植大户是自主独立的新型农民传统散户农民的农技知识是贫乏的、农业生产投入是保守的。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每个农民仅有一亩三分田,仅能满足家庭的正常生活需求而已,微薄的收入让他们在农业生产时不敢冒险、不敢投入、看重每一块钱的投入。他们不是特别爱学习,种植凭经验,病虫害等农  相似文献   

18.
中央关于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征农业税、给予种粮、良种、农机及化肥农药补贴,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化肥农药的投入加大,农业生产发展保持强劲的势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大好形势下,  相似文献   

19.
<正>种粮大户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涌现出的一群"专职"农民,与普通农民相比,他们文化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超前,而且对农业生产更用心,更有时间上的保障,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正在改变着"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务农"的"兼职"型粗放式经营模式,使得他们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微观主体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应用上,阐述了Internet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微观影响。这些影响就是农民在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应用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的改变体现在向订单农业、公司农业发展,生产过程的改变体现在向电脑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发展,即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和信息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