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泸西县植保站2001年在该县午街大水塘进行了100亩小春作物品种多样性混合播种技术的试验、示范,主要研究了小麦同播蚕豆、小麦间栽蔬菜的田间病害情况.从而找出该技术对小麦锈病、白粉病、蚕豆褐斑病、锈病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麦区域试验是小麦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依据,试验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品种的前途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文章详细介绍了小麦区试的概念、意义、小区田间操作技术以及观察记载和品种评价,为小麦区域试验规范化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玉米锈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品种抗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品种抗性,从2007-2009年在云南省玉米产区的病圃试验地和锈病常发地区对玉米锈病进行了田间病害调查和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锈病发病面积占云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5.11%~19.29%,有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的趋势.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始发期为6月下旬,此时正值大喇叭口期,随着雨...  相似文献   

4.
我所新育成的小麦郑州79201品系(郑州761×无芒77),经过1985~1986及1986~1987两年多点区域试验和黄淮南片春水组一年区域试验鉴定,产量均比对照品种豫麦2号、豫麦7号、和辅助对照品种陕农7859、徐州21增产。特别是在1987年小麦生育后期多阴雨,寡日照,病害、蚜虫发生严重的条件下。平均亩产达到422.7公斤,表现突出。说明该品系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通过1986~1987年度的田间观察、取样调查及镜检和考种,郑州79201小麦的生育特点主要有以下表现。一、生育前期幼苗繁茂茁壮,生长快,分蘖多,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5.
小麦区域试验是小麦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依据,试验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品种的前途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本文根据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详细介绍了高原地区春小麦区域试验的概念、意义、小区田间操作技术以及观察记载和品种评价。高原春小麦的区域试验主要是针对海拔较高地区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进行的评价作物新品种的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目的是客观评价作物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以及成熟期等性状,鉴定其应用价值和适宜种植的地区,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已逐渐成为稻麦轮作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2013、2014年连续两年调查表明:主推品种抗性差、菌源充足、田间小气候适宜、农民防控意识淡薄等原因是导致稻麦轮作区小麦纹枯病危害加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防控的关键措施,以期进一步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7.
小麦纹枯病是阜阳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在阜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0年以后,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近年持续重发,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春季气候条件、田间菌源、小麦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其病原菌寄主范围极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和几十种禾本科杂草。该病除可引起麦株根腐外,还可侵染其它部位,产生叶斑、叶枯、穗腐、褐斑粒、黑胚等危害症状。近年在云南省大部分育种后备材料中有所发生,病害主要表现为叶斑或叶枯。41个小麦品种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病株率≤20%:4个品种;病株率≤40%:14个品种;病株率≤60%:10个品种;病株率≤80%:7个品种;病株率≤100%:6个品种。严重度≤20%:16个品种;严重度≤30%:1个品种;严重度≤40%:23个品种;严重度≤60%:1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作物区域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鉴定作物新品种(系)的生产潜力、稳产性及区域适应性,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的项目繁多,但试验结果往往是对参试品系产量进行排名,其他性状进行描述,缺乏一种能代表品系综合性状表现的总成绩。本研究把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建立了小麦综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参试材料综合性状表现,准则层包括田间记载性状、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层有16个指标构成。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和转化值,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分数值,分数值代表了一个品系在区域试验中的综合表现,可用于参试品种(系)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系)的评价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云南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对供试的9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病害及田间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等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表现突出的水稻新品种有蜀乡优294、赣73优臻占、清优676、瑞两优712等4个,可为云南省审定和推广杂交籼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给类似地区开展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提供参考借鉴,总结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做好参试品种的检查、合理选择试验用地、试验设计、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气象要素记录、适期收获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承担区域试验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做好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措施:选择稳定、高质量的试验用地;播种前做好参试品种检查、及时设计田间种植图;精细播种;做好田间管理、田间调查、气候记载、人工收获和品种综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做好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措施,包括:明确引种目的;根据优质麦类型区别安排试验;试验地选择;播前准备;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认真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及室内考种;精确计产,做好统计分析,选出苗头品种等内容,以期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在高陵每年都有发生,根据多年田间调查详细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危害,总结了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主要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研究用云南省各地州有代表性的大面积主推品种39份调查了云南省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分布,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籽粒硬度变化范围大,表现为硬质麦、软质麦和混合类型小麦共存,其中中等偏硬的小麦品种最普遍,占53.8%;中等偏软的比例最低,为7.7%;极端类型软质麦的比例较高,为17.9%。此外,云南省自育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与国内外品种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6.
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承担区域试验的工作,总结了芝麻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做好参试品种的检查工作,合理选择试验用地,试验设计,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气象要素记录,适期收获和总结报告等。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面积大,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3种,其中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中,影响产量最为严重的病害,受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蒸腾作用明显加剧,致使全株的水分、养分被大量消耗,导致穗小、粒秕、产量降低,是当前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现将其小麦锈病田间病情调查技术介绍如下:1条锈病调查技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总结了区域试验工作经验全过程.具体内容为区域试验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选择、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并划分与插牌、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考种与取样、收花轧花、小区计产、搞好试验总结等.该经验可为国家或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9.
云麦79(原编号为文D6-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进行杂交,组合为云麦39/953-3612,并采用穿梭选择方法选育成的普通小麦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20001号。该品种蛋白质含量14.91%,湿面筋含量33.6%,在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丰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特点。因此,云麦79是一个抗旱、广适、高蛋白、抗病的小麦新品种,不仅是优良的口粮,也可作为优良的饲料源,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利用2015—2017年云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云麦79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抗病性及品质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质量是评价品种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精心选择试验田块,科学浸种催芽,培育壮秧,合理安排试验小区,搞好田间规划,加强田间管理,坚持标准,适时准确调查记载,适时单收、单晒是提高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