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武宣县禄新镇瑶兰村农民韦英豪发了一笔"小财"。他在桉树林下种植了340亩穿心莲,采收200亩,平均每亩1300斤,每斤1.6元,销售收入40多万元,利润近25万元。2015年,瑶兰村有100个农民,在桉树林下种植1500亩穿心莲,平均每亩每年纯收入达到1000元。穿心莲味苦,口含一小片叶子,马上会感到刻骨铭心的苦。瑶兰村的农民在桉树林下规模种植穿心莲,被戏称为"苦海"。俗话说"苦口良药",乡亲们从"苦海"中却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桉树林下种植穿心莲,不仅经济效益高,林地的  相似文献   

2.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6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15万亩、封山育林2485万亩、飞播造林100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5%,提高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力争实现"全区生态环境恶化趋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在全区全面实施千万亩油茶基地、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双千"计划,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区54个贫困县发展油茶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力争带动3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到2022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到  相似文献   

4.
<正>光泽县是福建省竹子中心产区,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特色竹乡"称号。近年来,光泽县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目标,制定了"十二五"竹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方案,把"一根竹"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六个一"("一只鸡、一根竹、一片烟、一棵树、一尾鱼、一把草")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推进竹产业化进程。一、基本情况全县现有竹林面积40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风调雨顺,玉米颗粒饱满。"近日,56岁的彭阳县白阳镇姜洼村村民张秉文说,玉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是制作牲畜饲料的最佳原料,他家种植的20亩玉米喜获丰收,17头肉牛的饲料有了基本保障。20年前,张秉文家的生活是另一个模样。1999年,张秉文家耕种着69亩地,但生活困难。家门正对着山头,山上没有一棵树,田畔上的小草稀稀拉拉。三四十度的坡耕地无法蓄水,雨水携裹着泥土肆虐,苦日子看不到头。那时,村民们广种薄收,还要面对干旱、绝产威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临河区人民政府在全区开展“户植干棵树”活动。就是从2007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发动全区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堰畔、渠沟路旁见缝插绿,种植树木1000株。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搞绿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全覆盖”的原则,分步实施,计划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完成全部村屯、集镇、渠沟、路旁的绿化、美化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凤山县凤城镇兴隆村弄泥屯51岁农民庹千礼在自己家的10亩坡改地种植了180株核桃。他又在核桃林下种桑树10亩,养蚕15张。当年,蚕茧销售收入达3万元,可谓以"桑"之短养"核"之长。从2012年起,凤山县利用自治区每年下拨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在核桃林下种植蚕桑。两年来,凤山县8个乡镇34个村1799个农户,在核桃林下种植了5500亩桑树养蚕,每年增收1650万元。凤山县是典型的石灰岩溶地区,由于在核桃林下种植桑树养蚕,昔日贫瘠的石山变成了一座座绿色"金山"。  相似文献   

8.
正南宁市兴宁区沙坪村东头的沙坪岭,生长着土沉香、红椎、格木和火力楠等十多个乡土珍贵树种幼林。其嫩绿的小树冠,在夏日的暖风中轻轻摇晃。它是2017年广西林业集团投入700万元兴建的"千亩珍贵树种园"。在离沙坪岭不远的那笔村凤凰岭,生长着1000亩两年生萌芽的桉树速生林,这是林业集团投入100多万元抚育的。沙坪岭的"千亩珍贵树种园"和凤凰岭的桉树萌芽林都列入了国家储备林。其建设费用是国家开发银  相似文献   

9.
去年,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试验种植的大树青花椒1000亩,目前长势喜人,成效明显。今年,计划在纸厂、马路等9个乡(镇)推广种植大树青花椒2万亩。这将是继发展核桃产业之后,能为林农增收致富的又一棵“摇钱树”。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白芨滩人艰苦创业,在沙漠边缘发展经果林1万亩、建设苗圃基地5000亩、承揽工程200多处,成功走出一条"内改经营机制、外拓生存空间、靠创新求发展"的兴林之路,每年从多种经营收入中拿出1000多万元反哺治沙,平均每年以2万至3万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林业站的经济实力,从1994年起,田阳县在15个乡镇林业站实施“555工程”,即每个站发展5亩果园,50亩示范林,创500元收入。到今年6月底止,已有8个站实现了这一目标,占总站数的53%。 坤平乡林业站,采取与群众联营的方式造杉木、油茶基地,去年已营造杉木、油茶林1000多亩,成为全县发展示范林基地面积最大的站。百峰乡林业站1994年建成150多亩的芒果园,种植红象牙、田阳香芒等一批优良品种。同时,经营松脂、纸材,年收入2万元以上,率先购置了摩托车、BP机。桥业乡林业站在本乡街上办起丁百货店,销售饮料及日用品等,月销售额6000元左右,创利600多元,成为石山区片的典范。 目前,全县已有6个林业站购置了摩托车,3个站安装了程控电话,2个站配有BP机。“555工程”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在山高林密的大桂山林场60万亩林地里,一些职工林下养蜂和套种水果等产业的"副业",一跃变成了灵芝、鸡血藤、巴戟天、山羊和野猪等特色林下种养业的"主业"。从2013年起,大桂山林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7000亩种植基地、万亩养殖基地,规模发展灵芝、鸡血藤、巴戟天、山羊和野猪等特色林下种养业。2015年,全场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152万元,同比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看着被植被厚厚实实覆盖的大山,隆德县扶贫办公室主任宋保童高兴地说,"六盘山地区生态越来越好,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还成了山区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宋保童介绍,仅2016年,利用生态优势,全县就种植林下中药材20万亩,户均因此增收1000元以上,成为隆德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过去的一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林业建设突飞猛进,全年完成营造林任务121万亩,超额21万亩,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12,(5):1-1
林业生态体系建没。“十二五”期间,规划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6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15万亩、封山育林2485万亩、飞播造林100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5%,提高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力争实现“全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区全所好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令面推进自治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同家、自治区总体部署,今年仝区拟安排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0万亩,飞播造林120万亩,封山育林480万亩,生态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乌尔禾垦区水管站以西一公里处的土山脚下,有一片翠绿翠绿、郁郁葱葱、生气勃勃的树林。这片树林有近四百亩的面积,除原有的一百多亩原始胡杨、红柳林外,新近种植了二百八十亩纵横成行的钻天杨、沙枣树。林间的小鸟飞来舞去,鸣啭着动听的新春之曲;地上绿茵茵的小草,开着五颜  相似文献   

17.
韦健康 《广西林业》2010,(11):40-41
<正>罗城县小长安镇的罗东村罗洞屯附近,有一片水上原始森林,面积大约300多亩,人们叫它"水上相思林"。其实它是一片湿地林,现在屯里已经把它开发成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8.
耀州区焦坪村土地面积7000余亩,其中沟坡地占到4000余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235户907人,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800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村在花椒产业中,结合村情,理清发展思路,聘请有关部门协助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铺设了环村油路、建设移民新村、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旬邑县注重在兴林、强县、富民上做文章,在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上下功夫,完成天保工程营造林33.3万亩、退耕还林26.8万亩、三北防护林3.4万亩、中日合作造林0.6万亩,绿化道路17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642平方公里;建成省级绿色家园示范村35个;城区环山绿化0.53万亩,栽植风景树木36万株;初步建成了点、线、面结合,网、带、片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建设驶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十二五"期  相似文献   

20.
春暖花开时节,龙陵县龙山镇赧场社区的石斛种植示范基地正是一片热闹劲儿。正在给石斛施生态肥的代炳增介绍说:"种植石斛虽然投入大,但见效也快。我2009年开始种植石斛,种了4亩半,现在30余万元的投资基本收回来了。"如今,龙陵县许多群众依靠种植石斛,像代炳增一样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