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2.
苏皖地区规模化鸡场禽白血病净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苏皖地区禽白血病(AL)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研究参考国际AL净化方案,针对该病在苏皖地区的流行特点,选择代号为DYAH91和DYJS31的两个规模化地方品系鸡群开展了禽白血病净化初步研究。经过一个世代的净化更替,DYAH91鸡群p27抗原阳性率由14.4%下降到8.1%,p27抗体阳性率由3.4%下降到1.0%,A/B亚群抗体阳性率由5.7%下降到2.2%,病毒分离阳性率由3.1%下降到0.45%;DYJS31鸡群,p27抗原阳性率由40.7%下降到2.8%,p27抗体阳性率由18.7%下降到3.3%,A/B亚群抗体阳性率由10.2%下降到1.4%,J亚群抗体由1.7%下降到1.4%,病毒分离阳性率由4.1%下降为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净化程序的实施,鸡群ALV阳性率显著下降,净化方案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3.
鉴于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的严峻形势,本研究在参考国际禽白血病净化"金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地方品系/配套系种鸡的特点,制定了ALV净化方案;同时应用该方案对广东地方黄羽肉鸡品种C系和D系的6个世代净化效果进行了跟踪追溯,结果取得较好的成效。经过5个世代的净化更替,C系和D系鸡群p27抗原阳性率分别由19.40%和42.88%下降到0.00%和0.22%;A/B亚群抗体阳性率由5.17%(28/542)和4.73%(7/148)下降到2.23%(21/917)和1.50%(3/200);J亚群抗体由4.67%(23/492)和2.70%(4/148)下降到1.81%(16/883)和0.00%(0/248);病毒分离阳性率由2.14%(18/841)和2.16%(7/324)下降到0.37%(2/537)和0.64%(2/314);雏鸡胎粪p27抗原检出率分别是C系0.086%(13/15 080)和D系0.128%(17/13 273)。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净化程序的实施,鸡群ALV阳性率显著下降,净化方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按照崔治中教授推荐的方案,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保存的优质地方品种鸡,分别进行了多年的禽白血病持续净化。禽白血病病毒p27病原携带率由净化前的平均50%以上,降低到目前的不足5%,部分品种的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已经连续三代ALV p27病原阳性率控制在0.3%以内,开产前的母鸡蛋清阳性率已连续2代低于1%,净化效果明显。该净化方案为我国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提供了一条技术可行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方蛋鸡配套系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抗原抗体与病毒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蛋鸡配套系进行了禽白血病净化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个世代的净化更替,父系净化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由第一世代的23.3%、21.7%下降到7.1%、6.8%,ALV-J抗体阳性率由第一世代的21.7%、23.3%下降到8.2%、8.6%,病毒分离阳性率由第一世代的7.5%、6.7%下降到3.2%、3.1%;而母系净化组p27抗原阳性率由第一世代的40.8%、38.3%下降到9.6%、10.1%,ALV-A/B抗体阳性率由第一世代的7.5%、6.7%下降到3.7%、3.2%,鸡群病毒分离阳性率由9.2%、9.2%下降到2.6%、4.0%;净化组配套系鸡群所产的商品代鸡群ALV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父系净化1组(FJ1)和母系净化1组(MJ1)杂交后所产的"净商品1"鸡群胎粪p27抗原阳性率为4.3%,ALV-A/B抗体阳性率为2.4%,ALV-J抗体阳性率为3.0%,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0%。结果表明该净化程序效果明显,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净化意义禽白血病病毒(ALV)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饲料、饮水、孵化、输精、性别鉴定、污染粪便、疫苗及免疫接种等途径传播,带毒母鸡经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感染ALV的鸡其抗体产生动态规律是50日龄抗原阳性率开始上升,抗体阳性率低于1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原阳性率远大于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感染可显著干扰抗体产生,ALV-A感染则抗体水平较高。ALV感染鸡后会出现抗原阳性率上升而抗体阳性率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择山东某地方品种祖代种公鸡的177份血液样品和177份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应用ELISA、病毒分离、PCR等方法对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0.34%(36/177)、26.55%(47/177);病毒分离率为1.70%(3/177),血液样品PCR方法检出J亚群ALV(ALV-J)阳性率为0.56%(1/177),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为ALV-J,但该血液样品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检测血液样品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禽白血病净化所需的病毒分离结果的可能缺漏。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进一步拓展对其他亚群ALV的PCR方法检测,可作为禽白血病经典净化方法的有力补充,并加快我国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小香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品系鸡,为了解我国黔东南小香鸡禽白血病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集我国某地方品系鸡保种鸡场的黔东南小香鸡血清和蛋清,进行禽白血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该保种鸡场黔东南小香鸡群的ALV-J抗体阳性率为1.9%,ALV-A/B抗体阳性率为16.7%;蛋清ALV抗原阳性率为27.5%,并从中分离到一株外源性ALV。使用特异引物扩增gp85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毒株为A亚群ALV。该研究表明,黔东南小香鸡保种鸡群存在ALV的感染,流行株主要以ALV-A为主,必须实施严格的监控淘汰措施,推动我国地方品系鸡ALV的净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锦州地区不同品系蛋鸡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的流行情况,采集了本地区主要引进品系及地方品种鸡的血清817份,棉拭子667份,对采集样品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包括祖代鸡在内的各品系蛋鸡群P27抗原及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均有阳性,平均P27抗原阳性率为8.10%;ALV-A/B亚型抗体3.92%;ALV-J亚型抗体7.96%。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锦州地区各品系蛋鸡群均存在ALV感染,其中以ALV-J为主,ALV-A和ALV-B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地区9个种鸡场,采集了5个河南地方品种1 450只开产母鸡的泄殖腔拭子、血清和蛋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3种样品中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和血清中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型、J亚型抗体。结果:河南地方品种鸡群总体ALV p27抗原阳性率为泄殖腔拭子22. 62%、血清26. 83%、蛋清12. 90%;鸡群总体血清ALV-A/B亚型、J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 76%和19. 52%。5个品种鸡群的血清ALV p27阳性率依次为河南斗鸡84. 48%、淅川乌骨鸡53. 78%、固始鸡19. 81%、三黄鸡17. 22%、卢氏鸡16. 67%,但同品种不同场区间差异较大。表明河南省地方品种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感染,且可能存在ALV-A/B亚型和ALV-J亚型的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云南省滇东、滇西、滇中、滇南和滇北5个区域8个地方品种鸡群的229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上述4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云南省8个地方品种鸡群中,ALV、REV、CAV和AEV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02%、72.77%、98.47%和76.25%,二重、三重、四重感染率分别为32.90%、36.38%、15.90%;不同区域、不同品种鸡群中均存在上述4种病原的感染,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但无规律性。结果表明,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4种垂直传播病毒感染率较高,流行面较广,且呈现严重的混合感染状态。结果提示:应重视这4种可垂直传播病原的流行控制,谨防因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重大疫病免疫失败;继续加强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阳性鸡群,净化种群,同时定期进行疫苗污染监测,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保障云南省地方鸡种质资源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麻(花)鸡禽白血病净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西麻(花)鸡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率较高,我们对DGGX5公司的麻鸡一个三系配套的品系开展了ALV净化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母系一世代公鸡和母鸡J-ALV的阳性率比零世代的下降了33.33个百分点和2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21年从9个区27个种鸡场采集的2 660份血清和2 660份蛋液样品分别进行了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的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个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33.83%和1.54%,真实阳性率分别为34.53%(95%CI:32.72%~36.33%)和1.57%(95%CI:1.10%~2.05%);群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81.48%和29.63%,真实阳性率分别为83.14%和30.23%。除第四季度未检出REV抗体阳性外,其他季度均检出这2种病原,其中第三季度ALV个体阳性率最高(4.86%),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季度REV个体阳性率最高(85.40%),不同季度间的REV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祖代群和父母代群均检出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个体,且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北京市种鸡场REV和ALV分布广泛,感染较严重,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沈阳地区不同品系鸡群禽白血病(AL)流行情况,于2015年7月份—2016年6月份采集了沈阳市5个县(区)28家规模化鸡场72个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日龄鸡群的泄殖腔棉拭子1 896份、翅静脉血液4 656份,对采集的样品分别进行了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和血清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品种鸡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ALV-J亚群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39%,p27抗原阳性率平均为5.70%;且肉鸡品种的J亚群抗体阳性率(4.50%)高于蛋鸡品种(2.05%),肉鸡品种的p27抗原阳性率(7.37%)高于蛋鸡品种(3.10%);产蛋初期的鸡群p27抗原阳性率(9.97%)和J亚群抗体阳性率(5.56%)高于其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禽白血病(AL)感染情况,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河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系)、不同代次的12个祖代禽场、父母代场和商品代场,共计360份血清样品和300份蛋清样品,分别进行了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场群阳性率、ALV-J、ALV-AB血清抗体及P27抗原共感染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的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4.72%、7.22%和15.00%,其中祖代禽场分别为15.83%、8.33%和14.17%,父母代禽场分别为16.67%、2.22%和20%,商品代禽场分别为12.67%、10.67%和13.33%,场群阳性率分别为75%、58.33%和58.33%,ALV-J、ALV-AB血清抗体和P27抗原共感染鸡场3个,共感染场群阳性率为30%,6个品种(系)中仅有爱拔益加ALV-J、ALV-AB抗体和P27抗原均为0。不同区域鸡群ALV感染普遍存在、各个品种(系)感染的亚群及其阳性率各不相同,调查结果将为河南省开展禽白血病防控、净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浙江省禽白血病病毒(ALV)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8-2020年浙江省定点监测场点开展ALV J亚群和A/B亚群抗体检测,共检测来自9个地市518个场次的19 224份次鸡血清样品,通过对时间、群间、空间等情况分析,掌握当前浙江省禽白血病感染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浙江省ALV-J平均个体阳性率为11.63%,平均场次阳性率为61.78%,ALV-A/B平均个体阳性率为3.52%,平均场次阳性率为39.77%;不同群体、地市均有感染分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浙江省禽白血病存在一定范围的感染,种鸡场内相对可控但感染有上升,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禽白血病防控、净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江苏安徽地区禽白血病病毒(ALV)流行情况,本研究以自制的p27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商品化p27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江苏安徽地区5个品系父母代种鸡及其中的3个子代鸡群进行了禽白血病的检测。结果发现,受调查的5个鸡群均有鸡只呈现p27抗体阳性和抗原阳性,其中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5.44%,抗原个体阳性率为24.93%,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的鸡只很少。其中,部分鸡群的p27抗体阳性率高达49.77%。因净化措施的实施,与父母代鸡群比较、3个检测的子代鸡群p27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另外,还发现,公鸡整体抗体阳性率高于母鸡。这些结果提示江苏安徽地区种鸡鸡群不仅存在ALV感染,而且高水平的抗体证明水平感染较严重。结论,加强生物安全和加快ALV净化是当今种鸡群疾病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52-1455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情况,2017—2019年,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59个禽场的3 275份血清和2 100份蛋清进行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检测,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三间分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6%、7.66%和5.90%;从不同养殖规模看,大型场的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的场阳性率分别为73.91%、73.91%和62.52%,均高于中型场和小型场;从不同场点类型来看,祖代场的ALV-J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52%和6.01%,商品代场的ALV-A/B抗体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从不同养殖品种看,黄羽肉鸡ALV-J抗体个体阳性率(26.24%)、鸭ALV-A/B抗体个体阳性率(12.31%)均高于其他禽种。结果表明,安徽省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型场、祖代场以及肉鸡和鸭的ALV感染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禽场和禽群的禽白血病监测,持续推进禽白血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禽白血病(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目前该病在我国感染相当严重,约80%的省份均有报道,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SP)引起的对养鸡业危害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与AL混合感染较多,使得鸡群疾病防控和净化更加复杂困难。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时见到,ALV阳性率高的地方,鸡白痢阳性率相对较高,2种疾病都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两种方式进行扩散,都会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