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目的]为了筛选适合云南省德宏州南亚热带气候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7—2018年度德宏州区域试验中的16个小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小麦品种的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德麦10号、德麦9号、云麦53、滇麦7号、云麦68、滇麦4号、云麦56、云麦57、云杂12号、保麦3号、弥136-7、宜麦2013-34、易2011-1、云麦106、云麦69、云麦64。[结论]德麦9号、德麦10号、云麦53品种表现突出,适应性好,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滇麦4号、云麦68、滇麦7号在株高、抗病性、抗倒伏方面优于其他品种,产量水平中等,适宜用作育种材料。其他10个参试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不适宜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国家东北春麦区早熟旱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10个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系)的优劣。结果表明:在等权关联度排序和加权关联度排序相比的结果来看,加权关联度排序更能反映品种的多个农艺性状的实际表现;赤94-5、沈免96086在产量水平和加权关联度排序上均居于首要位置,农艺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快速选育出大丽花的优良品种,建立大丽花筛选的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29个大丽花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11个数量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大丽花品种的优劣。[结果]筛选出2个大丽花品种英引-535和紫条纹,其株形饱满、花色鲜艳、综合性状良好,等权关联度分别为0.847 4、0.844 9,加权关联度分别为0.864 9、0.854 8。[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为大丽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哈密地区9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干旱的哈密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该研究对哈密地区引种的9个青贮玉米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青贮玉米品种为"瑞德6""桂青贮1号"和"瑞德3",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高,综合排名靠前,综合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利单295""正饲玉3号"与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小,综合评价排名较低,综合生产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普洱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改善普洱市植烟品种布局,在普洱市进行津巴布韦烤烟品种比较试验,对6个烤烟品种KRK22、KRK23、KRK26、RK28、T27和K326(CK)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KRK22、KRK23和KRK26的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有较高的产值量、均价,烟叶中上等烟所占比例较大。从各品种烟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综合分析来看,品种KRK26表现最好,可以在普洱市墨江县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6.
云麦7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自育材料云麦50作为母本,以云麦39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年9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6001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增产潜力,耐寒、耐旱、抗病,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云南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云麦71的亲本来源及组合、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006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10个点、9个新参试品种的9个性状的综合数据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的等权与加权评判结果吻合程度高,其评判结果居前5位的品种与入选2007年续试品种相符,模糊综合评判法可用于甘薯高代新品系评比试验对新品系的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等权与加权关联度吻合程度低。  相似文献   

9.
河西水地春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兰州农校育成或引进的8 个春小麦品种(系)和武威地区的2 个主栽品种在河西(武威)水地品比试验中的11 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较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系)为90(28)-4-3、91H(29)-9-1-1、BIGGAR等,可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鲜食花生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鲜食花生新品种(系)的9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泰花3号关联度最高,综合性状优良,评价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适用于鲜食花生品种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为小麦品系综合评价及其在云南省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DTOPSIS法(以下简称为DTOPSIS法)对2018─2019年度云南省区域试验中11个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小麦品系不同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并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系.[结果]11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排序为云152-484>云麦110>临麦22>玉18-2>云麦56>蜀麦1767>德1733>云184-13>文2-396>滇麦13号>保15J-8>云杂19号,超过对照品系云麦56的品系共有4个,分别为云152-484、云麦110、临麦22和玉18-2.8个农艺性状的权重值排序为基本苗>产量>最高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品系与理想品系的关联度(Gi)排序为云152-484>玉18-2>云麦110>云麦56>滇麦13号>保15J-8>蜀麦1767>德1733>文2-396>临麦22>云杂19号>云184-13.D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小麦品系与理想解的Ci排序为云152-484>云麦110>玉18-2>云麦56>蜀麦1767>滇麦13号>德1733>临麦22>文2-396>保15J-8>云184-13>云杂19号.虽然2种方法评价结果整体趋势较相似,但也存在差异,与按产量表现的排名结果相比,按DTOPSIS法的排名结果较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排名结果更吻合.此外,Ci差异大于Gi差异和产量差异,且按DTOPSIS法Ci排名与按产量表现排名和按灰色关联度分析Gi排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1和r=0.895,P<0.01),进一步说明DTOPSIS法较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产量表现评价小麦新品系在云南省的适应性更充分、更合理.[结论]综合评价云南小麦品系时不仅要重视品系的产量,还应重视小麦的基本苗、最高分蘖和有效穗等性状的考察.云152-484、云麦1102和玉18-2在云南省适应性和丰产性均较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及推广.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DTOPSIS法更适于综合评价云南省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相似文献   

13.
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对渭北旱地小麦新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品种综合特性表现较好的为渭麦9号,且较对照品种(晋麦47)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潜力;其余品种的综合表现均不及对照品种。研究还发现,赋予各品种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关键环节,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再进行加权关联度分析更能反映品种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2006年度亚麻品种比较试验9个新品种(系)的11个主要性状指标和2007年亚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TX-3、伊97042的加权关联度排序和多点试验的产量排序均分别居第一、二位,综合性状好,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在新疆亚麻主产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11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水培和池栽土培试验,对水培小麦苗期的株高、单株总根长、生物量、各组织磷含量等15个性状指标以及池栽小麦成熟期的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单株籽粒产量等9个性状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综合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的耐低磷能力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性状指标的耐低磷系数与耐低磷综合评价值间的关联度以筛选耐低磷代表性评价指标,为小麦耐低磷研究及磷高效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筛选依据和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苗期小麦部分指标的耐低磷系数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评价小麦耐低磷的指标发生信息重叠;主成分分析将苗期的15个指标转化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对综合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值计算,进而得到耐低磷综合评价值,发现不同品种(系)苗期的耐低磷能力表现为新麦67>矮抗58>百农607>豫农908>济麦22>周麦18>鑫华麦818>天麦189>丰德存麦5号>安农188>安农203。同样地,主成分分析将小麦成熟期的9个指标转化为3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并得到成熟期的耐低磷综合评价值,发现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和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种植的丰产高效小麦品种,以34个近年在湖北省内大面积种植且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以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的综合评价值的排序结果与各品种产量排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排名的变化幅度因品种而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4个供试品种分为氮低效、氮中效、氮高效3个类群,其中氮高效类群占供试品种的50%,这类品种多数在灰色评价值和产量排序中占据较靠前的排名。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DH16、川麦104、鄂麦170、淮麦35和苏麦188等5个品种为适宜在江汉平原推广种植丰产高效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加快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当前推广的扬辐麦8号、扬麦18、宁麦9号等10个弱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抗逆性等性状和田间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有5个,分别是皖西麦0638、扬辐麦8号、宁麦9号、扬麦13、宁麦13。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切花牡丹品种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冠世红玉、洛阳红和锦上添花等39个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11个性状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适宜切花牡丹品种各性状指标对其品种总体表现的影响,综合评价品种优劣,以期筛选出在洛阳地区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为牡丹鲜切花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以及牡丹育种中亲本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39个牡丹品种中有19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较大(r0.7000),推荐为适宜切花牡丹品种;有17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在0.6000~0.7000之间,推荐为较适宜切花的品种;加权关联度低于0.6000的有3个品种,不建议作切花品种。其中,如花似玉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最大(r=0.0.7931),综合性状最优;素心兰关联度最小(r=0.5317),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19.
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相似文献   

20.
于2019-2020年度进行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排名前8位的品种分别是涡麦9号、瑞麦618、淮麦39、烟农1212、扬麦29、苏麦188、轮选66、淮麦920,而且它们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扩大示范种植;扬麦15、鲁研148、西农585、淮麦30、泛麦8号、济麦44、皖垦麦869、国红6号、淮麦40等9个品种则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