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胁迫下3种观赏植物生理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蔓绿绒(Philodendron martianum)、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绿萝(Scindapsus aureum)的抗重金属污染能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镉处理对3种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蔓绿绒和绿萝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之升高,且蔓绿绒的增加幅度大于绿萝,而合果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先升后降;除合果芋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外,蔓绿绒和绿萝均呈先升后降再略有上升的趋势;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幅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合果芋、绿萝、蔓绿绒;SOD和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降低幅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蔓绿绒、绿萝、合果芋。综合各指标变化情况,3种观赏植物对重金属Pb~(2+)、Cd~(2+)的抗性排序为:蔓绿绒绿萝合果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蔓绿绒(Philodendron martianum)、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绿萝(Scindapsus aureum)和龟背竹(M.deliciosa Liebm)这4种园林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抗性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抗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蔓绿绒、龟背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之后在高浓度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而合果芋、绿萝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升—降—小幅回升的变化趋势,并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迅速降低且合果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蔓绿绒、绿萝和龟背竹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在Na4(300 mmol/L Na 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合果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大,4种植物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整体上均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依次是合果芋绿萝蔓绿绒龟背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园林植物对盐分的生理抗性依次为龟背竹蔓绿绒绿萝合果芋。  相似文献   

3.
以盆栽天南星科植物绿萝(Scindapsus aureum)、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蔓绿绒(Philodendron martianum)为材料,用人工模拟Pb和Cd单一污染盆栽土壤的实验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处理下对四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Cd污染使四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增加,但随着污染浓度增到一定值时会出现下降趋势;Pb、Cd污染使四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出现下降趋势,且污染浓度越大影响就越大。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得出抗污能力龟背竹合果芋绿萝蔓绿绒,而且四种天南星科植物抗铅污染能力普遍强于抗镉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镉胁迫对柽柳和银水牛果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2种植物对镉的耐受积累特征,为西部镉污染地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柽柳和银水牛果两年生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镉本底值为0.31mg/kg的土壤添加外源镉(CdCl2·2.5H2O)的方式设置了CK(0mg/kg)、T1(2mg/kg)、T2(5mg/kg)、T3(10mg/kg)4个处理(镉添加量以纯镉计)。在试验进行至90d时,测定不同镉胁迫处理下2种幼树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株高、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和镉含量。【结果】镉胁迫抑制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合成,随镉添加量的增加,柽柳和银水牛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表现显著降低趋势,柽柳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银水牛果叶绿素a/b值显著升高。柽柳和银水牛果的株高、生物量、耐性指数(Ti)均随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T1、T2、T3处理柽柳的Ti分别为67.14,51.21,35.21,均大于银水牛果的Ti(分别为58.25,45.48,27.08)。镉胁迫显著增加了柽柳和银水牛果叶片的MDA含量,同时启动了2种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APX活性均在T2处理达到最大值。柽柳根部和茎部镉含量在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03和4.76mg/kg,而叶镉含量在T2处理达到最大值(9.64mg/kg);银水牛果根部、茎部、叶部镉含量在T3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8,1.44,0.50mg/kg;银水牛果的转移系数为0.75~0.81,柽柳的转移系数为0.85~3.57。【结论】柽柳和银水牛果在土壤镉含量为5.31mg/kg时具有较高的生长适应性和耐性,柽柳根部向地上部分转移镉的能力及地上部分积累镉的能力都远大于银水牛果,适用于镉污染区域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5.
越橘幼苗对铅、镉胁迫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越橘"圣云"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越橘不同器官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铅处理下,越橘根系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和叶,当铅质量分数<60 mg/kg时,茎中铅的含量大于叶片,而当铅处理浓度高于此值时,则叶片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在镉处理下,越橘不同器官中镉含量排列顺序为根>茎>叶;越橘茎部和叶片对镉的富集能力大于其对铅的富集能力;2种重金属处理的幼苗生物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重金属铅、镉浓度的升高,植株生物量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同浓度处理条件下,铅胁迫对应的幼苗下降幅度大于镉。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金合果芋试管苗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动态变化.向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浓度以3%~4%为宜,有利于合果芋试管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实现异养向自养的转化,促进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蔗糖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对黄金合果芋试管苗生长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金合果芋试管苗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随蔗糖浓度的升高而出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动态变化.向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浓度以3%~4%为宜,有利于合果芋试管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实现异养向自养的转化,促进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3种观赏植物(萱草、鸢尾、美人蕉)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镉进行单一及复合处理,分析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植物体内的铅镉含量。结果表明:1)在单一Pb处理下(500 mg·kg-1),3种观赏植物的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2.33%、35.08%和51.27%。2)在Pb-Cd复合处理下(Pb 1 000 mg·kg-1 Cd 10 mg·kg-1),3种观赏植物的生物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75.36%、74.80%和68.50%。3)在单一Pb和Pb-Cd复合处理下,3种观赏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Pb、Cd含量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4)在Pb-Cd复合处理时,Pb使3种观赏植物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表现为抑制作用,Cd使植物地上部分对Pb的吸收则表现为促进作用。3种观赏植物在铅镉污染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说明其对铅镉污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为铅镉富集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镉、铅、锌单一和复合污染对棉花中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镉、铅、锌单元素污染和土壤镉、铅、锌复合污染条件下镉、铅、锌在棉花各器官内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镉污染条件下,棉花根、茎、叶、棉絮的镉含量随着土壤镉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当土壤镉质量分数较低时,镉主要富集在棉花的茎、叶中,随着土壤镉质量分数的增加,镉则主要富集在棉花的叶片和根中.2)土壤铅污染条件下,棉花各部位铅含量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铅在棉花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土壤铅质量分数小于800 mg·kg-1时,棉花叶片和茎的铅含量较高.土壤铅质量分数大于1200mg· kg-1时,棉花根和叶片的铅含量较高;各处理中棉絮的铅含量最低.3)土壤锌污染条件下,棉花各部位锌含量随着土壤锌污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锌质量分数小于100 mg·kg-1时,棉花叶片和茎的锌含量较高.土壤锌质量分数大于400 mg·kg-1时,锌则主要富集在棉花的叶片和根中.各处理中棉絮的锌含量最低.4)土壤镉、铅、锌复合污染处理中,棉花根、茎、叶中的镉含量随着土壤镉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一镉质量分数污染条件下,棉花叶片的镉含量均小于镉单一污染处理条件下棉花叶片的镉含量.棉花根、茎、叶片铅含量的最高值均显著低于单一铅污染处理.棉花叶片、棉絮的锌含量均显著低于锌单一污染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金银花生理特性及其镉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16%的生物炭处理可显著增加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其SOD活性;添加6%~16%的生物炭时金银花根部与茎部的镉与铅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添加2%~16%的生物炭时金银花叶部与花中的镉与铅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添加8%以上的生物炭能使金银花花中的镉与铅的含量降低到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铅、镉和铝胁迫对越橘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越橘圣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镉和铝处理对越橘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越橘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其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大及植株生育期的延长,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越橘对铝胁迫的抵抗能力高于铅和镉,且低浓度铝有利于越橘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薛艳  王超  王沛芳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33-11934
[目的]为环境检测中评价芦蒿和黄花水龙被镉和铅污染的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芦蒿和黄花水龙的幼茎为材料,预处理后分别置于含镉或铅的1/2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Cd^2+浓度设0、1、5、10、20、50μmol/L;Pb^2+浓度设0、1、10、20、50、100μmol/L,处理7d后,测定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结果]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芦蒿根系中可溶性含糖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同一镉处理下。黄花水龙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用铅处理时,2种植物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铅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镉和铅浓度的增加,2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2种植物根系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对重金属的胁迫反应敏感,可将其作为检测重金属毒害的一项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规律和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和积累,了解其对重金属镉、铅的耐性和抗性,为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造林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白榆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条件下,对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下,铅、镉元素在白榆各器官中分布规律均表现为:根>茎>叶;在铅、镉单一处理下,转运系数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铅、镉在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富集系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复合污染下,镉对叶、茎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对根累积铅无明显影响,铅对根、茎、叶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白榆对铅、镉元素不符合超富集植物条件,但对铅、镉元素表现出一种耐性,因此,白榆适用于铅、镉污染区的种植和绿化。  相似文献   

14.
以绿金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金属离子(Pb2+,Cd2+)、盐(NaCl)及其复合溶液对其光合系统、膜系统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重金属及盐处理浓度的增加,绿金合果芋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受到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具应激效应,即在低浓度胁迫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SOD活性随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NaCl处理下则表现为低浓度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通过本研究发现,绿金合果芋的光合系统、膜系统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均较为灵敏,可作为评估重金属及盐胁迫对其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加Pb处理为对照(CK),探讨不同浓度Pb处理对白鹤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提高,白鹤芋叶、茎、根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高于CK;丙二醛含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大值比CK高138.6%。Pb2+≤1 000 mg·kg-1时,白鹤芋叶、茎、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CK;Pb2+1 000 mg·kg-1时,则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CK。白鹤芋的光合系统、抗氧化酶活性和膜系统等指标对Pb胁迫的反应较为灵敏,可作为评估Pb胁迫危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豆瓣菜在镉铅复合污染条件下对镉、铅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前期试验筛选得到的镉高积累、低积累基因型为材料,采用镉铅复合污染土壤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镉铅复合污染对豆瓣菜地上部生物量,镉、铅含量与富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镉污染条件下(土壤全镉含量0.56~0.58 mg·kg-1),中、高浓度铅处理下供试各基因型豆瓣菜地上部生物量(鲜重)的平均值均较低浓度铅处理显著(P<0.05)增加,增幅均为10.2%,说明土壤中一定浓度的铅促进了豆瓣菜的生长。供试的8个镉低积累基因型豆瓣菜的地上部镉含量和镉富集系数均显著低于镉高积累基因型。随着处理铅浓度的升高,各基因型豆瓣菜的地上部镉含量显著升高,说明土壤中的铅促进了豆瓣菜对镉的吸收和积累。豆瓣菜对铅的吸收和积累能力较弱,不论是镉高积累基因型还是低积累基因型,其地上部的铅富集系数均很小,最大值仅为0.075,在试验条件下的地上部铅含量均不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的限量值(0.3 mg.kg-1),可认为豆瓣菜受铅污染的风险较弱。  相似文献   

17.
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川西蒙山茶树中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及茶叶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镉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秩序为: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新梢(一芽二叶);茶树各部位(吸收根、嫩茎、成熟叶片)铅、镉含量与土壤铅、镉含量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污染下,镉对吸收根、嫩茎、春茶、夏茶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铅对吸收根累积镉具有协同作用,对茶树其他部位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铅处理下,春茶生物量无显著变化,夏茶生物量与铅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镉处理下,春茶生物量与镉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夏茶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当镉浓度达到60mg·kg-1时,夏茶植株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18.
两种荫生观赏植物的抗冷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原产热带地区的两种荫生观赏植物绿巨人 (Spathiphyllumfloribundum)、‘乳斑’黛粉叶 (Diff enbachiamaculata‘RukolphRoehrs’)为材料 ,分别进行 1 5、1 0、7、5℃的低温处理 ,观察其外部形态变化 ,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经低温处理后 ,绿巨人和‘乳斑’黛粉叶的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腐烂 ,叶绿素含量下降 ,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 其中绿巨人的冷害症状较轻 ,其安全越冬下限温度为 1 0℃左右 ;‘乳斑’黛粉叶的冷害症状较为严重 ,其安全越冬下限温度为 1 5℃左右 ,认为绿巨人的抗冷性比‘乳斑’黛粉叶强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板蓝根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其根、叶片对重金属镉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在重金属镉浓度为0.3mg/kg时,板蓝根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都略高于对照,其他水平镉处理均低于对照.但板蓝根的生物量在镉浓度0.3、1.0mg/kg时高于对照,其中0.3 mg/kg水平下生物量最大,其他处理随镉浓度的增加生物量降低.板蓝根叶片和根对镉的吸收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同一水平镉胁迫下,叶片对镉的吸收明显大于根.板蓝根吸收镉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花生对土壤镉吸收及镉的亚细胞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以鲁花1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0.10(CK)、3.24、7.35、8.38、18.80 mg/kg5种土壤镉浓度,研究了鲁花14各器官对土壤镉的富集效应及其镉在各器官亚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花生根、茎、叶的镉含量也持续增加,不同镉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mg/kg时,镉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土壤镉浓度为18.80 mg/kg时,镉含量大小为根>叶>茎。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及其分布比例在不同镉处理间不同。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 mg/kg时,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是花生忍耐镉的主要机制。但在18.80 mg/kg时,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说明在高镉浓度下,花生受到镉的毒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