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林下放养条件下,固始鸡和草蛋鸡两种不同肉蛋兼用地方鸡在育成期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进行比较。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日龄的固始鸡和草蛋鸡,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圈舍。采用为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104d(30日龄到133日龄)。试验结果表明育成期阶段,草蛋鸡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于固始鸡,正常成活率以固始鸡最高;育成期养殖效益草蛋鸡优于固始鸡。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林下放养条件下,固始鸡和草蛋鸡两种不同肉蛋兼用地方鸡在产蛋前期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进行比较。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25日龄的固始鸡和草蛋鸡,按品种分到2个处理组圈舍。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80天(125-205日龄)。试验结果表明产蛋前期固始鸡死淘率相对较低,产蛋率相对更为稳定,平均产蛋率更高,综合产蛋性能优于草蛋鸡;单位养殖效益固始鸡高于草蛋鸡。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林下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和草蛋鸡两种肉蛋兼用地方鸡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情况,本试验选取125日龄开产的两个鸡种分为两个处理组,一个圈舍一个处理组,试验期125日龄-300日龄25周,饲粮分为预产期和产蛋高峰期两个养殖阶段配制玉米-豆粕型粉料。产蛋试验期记录日采食量、死亡数、产蛋率,试验结束计算平均采食量、平均成活率、平均产蛋率。根据饲料耗用量、死淘鸡折价、蛋鸡销售价、试验鸡销售价,概算养殖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产蛋试验期(125-300日龄)平均产蛋率,固始鸡达到41.35%,高于草蛋鸡6.92个百分点;试验期校正的平均日采食量,固始鸡为92.65g/只,低于草蛋鸡9.05g/只。本试验产蛋期25周的平均周产蛋率20个周固始鸡高于草蛋鸡,其中产蛋期17-22周连续6周固始鸡平均周产蛋率高于草蛋鸡17-30个百分点范围。概算的产蛋期养殖效益(鸡蛋售价+卖鸡收入-概算养殖成本-死淘鸡折价)则以固始鸡最好,固始鸡收益为78.91元/只,而草蛋鸡为68.02元/只,高于草蛋鸡10.9元/只。试验结果表明,在林下放养模式下,本试验产蛋期固始鸡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都优于草蛋鸡。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林下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和草蛋鸡两个地方鸡种的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为林下放养模式选择适宜鸡种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蛋期(125~300日龄)的平均产蛋率,固始鸡达到41.35%,比草蛋鸡高6.92个百分点;试验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固始鸡为92.65 g/只,比草蛋鸡低9.05 g/只;估算产蛋期养殖效益以固始鸡最好,固始鸡收益为78.91元/只,高于草蛋鸡10.9元/只。  相似文献   

5.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果、茶)地,为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生产上一般选取地方鸡种进行林下养殖,但是地方鸡因遗传血缘不同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存在优劣。本项目选择固始鸡和草蛋鸡两个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在林下放养模式下考察产蛋前期生产性能指标和养殖效益并进行比较,为林下养殖模式选择适宜鸡种提供一些素材。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选取均匀度好、健康的125日龄开产的固始鸡和草蛋鸡母鸡,固始  相似文献   

6.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果、茶)地,为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生产上一般选取地方鸡种进行林下养殖,但是地方鸡因遗传血缘不同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存在优劣。本试验选择固始鸡和草蛋鸡两个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在林下放养模式下考察产蛋前期生产性能指标和养殖效益并进行比较,为林下养殖模式选择适宜鸡种提供一些素材。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取均匀度好、健康的125日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比较寿光鸡、固始鸡和罗曼蛋鸡在舍饲与林地放养混合模式下蛋品质及肉品质的差异。选取90日龄寿光鸡、固始鸡和罗曼蛋鸡母鸡各120只,每个品种鸡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在舍饲与林地放养混合模式下采用常规基础饲粮饲喂至180日龄。结果表明:罗曼蛋鸡与寿光鸡、固始鸡相比,蛋重显著升高(P0.05),而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寿光鸡和固始鸡的蛋中锌、硒、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罗曼蛋鸡显著升高(P0.05),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也较罗曼蛋鸡显著升高(P0.05)。寿光鸡、固始鸡肌肉的滴水损失率、剪切力显著低于罗曼蛋鸡(P0.05),肉色显著高于罗曼蛋鸡(P0.05)。寿光鸡和固始鸡肌肉中甘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罗曼蛋鸡(P0.05)。总之,寿光鸡和固始鸡的蛋具有大蛋黄、高蛋白,且营养元素丰富,而罗曼蛋鸡的蛋含水量较高,蛋白质品质较差;寿光鸡和固始鸡的肌肉较罗曼蛋鸡具有较长货架期,且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3个品种鸡中,寿光鸡和固始鸡的蛋品质和肉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8.
蛋鸡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蛋鸡存栏量巨大,每年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物蛋白.育雏期和育成期是蛋鸡养殖的基础期,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将鸡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疾病发生率也能降至最低,鸡群进入产蛋期后才能使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135日龄体重是蛋鸡育成期的一项育种指标。现代化蛋鸡饲养业,要求蛋鸡育成期体重整齐、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体重的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育成期均匀度高的鸡群,易于管理、有较理想的产蛋高峰。 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育成期体重偏小的鸡,进入产蛋期后,产蛋率低、死淘率显著高于同期体重高的鸡。 本文对红兴隆科研所种鸡场培育的白壳蛋鸡品系—三江白鸡的育种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探讨135日龄体重与产蛋性能的关系,以便今后指导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适时断喙。断喙后可以防止鸡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防止钩甩饲料,减少浪费,有助于鸡生长发育整齐,提高成活率。断喙一般在雏鸡6~7日龄时进行。若错过此时,也可在30日龄或70日龄时进行。 三、育成期限制饲喂。蛋鸡在育成期(一般为60~150日龄)必须实行限制饲喂,使鸡的生长发育速度及体重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鸡骨骼肌中VGLL2基因天然反义链转录本VGLL2 AS lncRNA(VGLL2-AS)与VGLL2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采用PCR和测序技术验证VGLL2-AS是否存在;之后分别采集不同周龄固始蛋鸡(1日龄、6周龄、16周龄、22周龄、30周龄,每个周龄各6只)组织样,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VGLL2基因和其反义链转录本VGLL2-AS的表达谱;采用双向转录试验和核酸酶保护试验检测VGLL2和VGLL2-AS是否可以双向转录且两者之间关系;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成肌细胞(11胚龄固始鸡胚),然后用2μg·mL-1的放线菌素D处理成肌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收取处理不同时间点细胞(0~8 h,每组各个时间点各做3个重复),检测VGLL2-AS与VGLL2的半衰期;分离鸡成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RT-qPCR方法确定两者的细胞定位;利用PCR扩增及测序对VGLL2的转录本进行验证;最后利用RT-qPCR检测它们在固始蛋鸡胸肌组织(1日龄、6周龄、16周龄、22周龄、30周龄每个周龄各6只)中的时空表达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表明,VGLL2-AS在鸡的转录组中真实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采用白炽灯作为照明光源的半自动化蛋鸡养殖场育成期(50~140日龄)、产蛋期(141~262日龄)底层鸡笼安装LED灯带,观察记录底层笼养蛋鸡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死淘数,产蛋期产蛋率、平均蛋重、死淘数。试验结果表明:灯带对底层鸡笼育成鸡的平均体重、死淘数、均匀度的影响明显。对底层产蛋期鸡群生产性能(平均蛋重、产蛋率、死淘数等)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固始鸡、罗曼蛋雏鸡和艾维茵肉仔鸡生长、养分沉积、肉质特性的差异,探讨品种与生长、代谢和肉质间的关系。选用1日龄雄性固始鸡、艾维茵肉仔鸡、罗曼蛋雏鸡各1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在相同日粮条件下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并进行屠宰试验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1)3种鸡在体重、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固始鸡低于罗曼蛋雏鸡,罗曼蛋雏鸡低于艾维茵肉仔鸡;(2)固始鸡和罗曼蛋雏鸡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效率显著低于艾维茵肉仔鸡(P<0.05);(3)固始鸡和罗曼蛋雏鸡的肌肉滴水损失、肌纤维直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艾维茵肉仔鸡(P<0.05),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极显著高于蛋鸡(P<0.01),蛋鸡极显著高于肉鸡(P<0.01)。与快速生长的鸡品种相比,慢速生长的固始鸡具有较低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沉积效率,具有较低的肌肉滴水损失、羟脯氨酸含量及较细的肌纤维,并具有较高的肌肉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育成鸡育成效果受到遗传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育成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以及后期的生产效果。而在育成鸡养殖过程中,遗传因素和饲料营养水平很难改善,因此,为了提高育成质量,尝试通过改善育成鸡的环境条件,以期对育成鸡的生产能力产生影响,提高空间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不同饲养密度和笼养层次对育成鸡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淑霞  于春海 《中国家禽》2001,23(16):47-47
蛋鸡育成期补钙能提高蛋壳质量,减少初产时软壳蛋的发生,降低蛋的破损,能提高产蛋后期的蛋壳质量,降低笼养鸡的疲劳症的发病率,能充分发挥其生产力。现将育成期补钙对初产时蛋壳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方法1.1 育成鸡的选择选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98日龄的健康母鸡1000只,分成两组,第一组500只,为试验组;第2组500只,为对照组。蛋鸡开产一般在120日龄左右,因此,试验在98日龄开始至120日龄结束,试验期为23天。第一组从98日龄开始补钙,用黑龙江省生物工厂生产的高效料精,按料精的配方拌料,另加2.5%的贝…  相似文献   

16.
蛋鸡育成期实施适当的限量喂料可收到许多效益,故现已处于实用阶段。但它在实施时作业烦琐。本试验对短期绝食与不同程度限量喂料进行比较。Ⅰ试验方法试验用鸡白来航480只。试验期间 1985年5月6日起到1983年12月15日止,共84周(0~20周龄为育成期,20~84周龄为成鸡期)。  相似文献   

17.
赵君和 《北方牧业》2014,(11):24-25
正蛋鸡养殖已经进入投入高、收益低的微利时代,420~450日龄前可以说是蛋鸡养殖的平衡点,此前即使蛋鸡的生产性能较好,也赚不到或只能赚到很少的钱。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在养殖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从育雏、育成期抓起,确保后备母鸡体重最大化,同时使用优质饲料,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潜能。可是由于我国蛋鸡养殖群体的特殊性,不少养殖户在鸡舍建设、苗鸡培育、免疫接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蛋鸡开产日龄和高峰期产蛋率,影响产蛋期全程产蛋总量。许多养殖户重视育雏鸡的管理,轻视蛋鸡育成期的管理,从而造成蛋鸡开产期推后和产蛋期无高峰,影响全程产蛋总量,经济效益低下,怎样管理好蛋鸡的育成期,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我场一群蛋鸡,在138日龄时由育成笼转入产蛋舍后一星期,少数鸡出现肿头症状,于后2日内30%的鸡发病,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林下种草养鸡的两段饲养分为育雏和育成。1~28日龄左右(夏天25日龄,冬天30日龄)为育雏阶段,此阶段采取集中育雏,使用全价饲料,采用平养或网上平养方式。免疫脱温后分散到各养殖户进行第二阶段的育成饲养,时间一般为30~100日龄,方式为林下规模化人工种草放牧散养,每群300~500只左右为宜。该鸡由于采取第一阶段的集中育雏,在育雏技术、饲料营养、防疫等方面条件有保证,所以鸡只成活率高:第二阶段是种草放牧养殖,所以鸡肉品质和风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经济价值高。育成阶段无鸡粪处理问题,鸡粪排放牧地肥草,草养鸡,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饲养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