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传染性肝炎,也称犬病毒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感染犬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兽医临床上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浅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犬传染性肝炎的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传染病,该病是一种常见的犬家族病症,主要感染高发病率的幼犬。本文探讨了犬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宠物犬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犬传染性肝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不仅影响了家庭宠物犬的养殖,也给规模犬业的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犬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从其疫苗研究进展入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1病原学特性犬传染性肝炎由犬腺状病毒第一型引起,属于腺病毒科乳腺病毒腺病毒属,DNA型。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眼部病变(蓝眼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养犬业规模的不断发展,犬传染性肝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不仅影响了家庭宠物犬的养殖,也给规模犬业的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犬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防控进展入手,以期降低该病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的危害。1病原学犬传染性肝炎是犬"腺状病毒第一型"所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会造成动物体内多种系统功能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各地养狐场常发生传染性肝炎,是犬的病毒性传染病。除犬外还发生于北极狐、彩狐、银黑狐,本病最早发现于狐(流行性脑炎),曾认为是沙门氏菌病的类型,1930年才确定其病原为1种病毒,并可传染犬狐。1949年证明传染性肝炎和狐流行性脑炎病原是同1种病毒,在病毒分类上属于腺病  相似文献   

6.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犬腺病毒有Ⅰ型和Ⅱ型两种可致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的犬传染性肝炎,常发于1岁内幼犬,死亡率较高。Ⅱ型腺病毒常引起犬的呼吸道疾病。笔者在多年的门诊工作中收治大量病例,现将该病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如不发生继发和并发感染治愈率很高,如与犬瘟热混合感染,死亡率相当高。疫苗免疫效果很好,90年代初流行,目前临床并不多见。对于犬传染性肝炎的确诊需要病毒分离和活组织检查,临床根据年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很难给出初步诊断,直到恢复期角膜浑浊(蓝眼)出现的时候才能给出初步的诊断,不是所有犬传染性肝炎恢复期都会出现角膜混浊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caninehepatitis)是由腺病毒I型(CanineadenovirustypeI)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92-1994年间,我们收治了犬传染性肝炎4682例,占就诊犬传染病病例的28.5%(4682/16425),可见犬传染性肝炎在长春市区和北京丰台区广泛流行,对大危  相似文献   

9.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马鞍型高热,严重血凝不良,肝脏受损,角膜混浊等为主要特征。该病也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1病原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犬的腺病毒分为CA-Ⅰ型和CA-Ⅱ型。CA-Ⅰ型是引起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称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Ⅱ型型是引起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与人的病毒性肝炎无关,对外界环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n canilnehepatitis vims,IC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导致急性坏死性传染性肝炎,以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犬只危害严重,给养犬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以刚离乳的幼犬及1岁以下的犬只感染率和死亡率为最高.现对某犬场2010年2~3月份发生幼犬免疫失败,散发传染性肝炎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两例疑似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的藏獒进行诊断和分析,研究藏獒的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理特征,试验通过快速检测试纸卡、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两例病犬的病料经犬传染性肝炎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犬传染性肝炎均为阳性。解剖学观察,病犬皮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多器官有充血、出血,胃、肠、胆囊和横膈膜出血明显。肝脏肿大,淤血,呈紫黑色,表面有浅灰色针尖状病灶;胆囊肿大,胆汁较黏稠,胆囊壁增厚,浆膜有纤维素样渗出物。组织学观察,肝脏有坏死灶,肝细胞肿胀,有明显的包涵体,肝窦萎缩;胆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固有层水肿,黏膜肌层萎缩变形;大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核内有包涵体,血管周围淋巴鞘出血;脾脏被膜和小梁充血、出血,红髓、白髓坏死,中央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脾静脉窦淤血。说明藏獒患犬传染性肝炎能够引起全身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正犬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IHC)是由犬腺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给养犬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犬传染性肝炎的一些基本特点和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一、病原与流行病学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IHCV)属于腺病毒科,是目前哺乳  相似文献   

13.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皮质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出血时间延长为特征。犬传染性肝炎对犬危害严重,给养犬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毒抵抗力相当强,低温条件下,长  相似文献   

14.
1传染性肝炎、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 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是最易混淆的腹泻性疾病。犬传染性肝炎多发生于幼犬和新生犬,因肝炎常出现恶心和呕吐、黄疸,发病后期由于间质性角膜炎和角膜水肿,出现蓝眼特征,一般是一侧性的,并有短期的角膜混浊出现,而组织切片内有核内包含体,可进行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15.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3年6月,作者用临床疑似传染性肝炎死亡犬肝感染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犬,然后取其肾脏进行带毒培养,分得1株腺病毒(A—8301)。经系统签定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从而确定了犬传染性肝炎在我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败血性的传染病。犬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特征是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出现了坏死和肝实质的内皮细胞出现了核内包含体。患病犬主要表现为肝炎症状和眼睛疾患。狐和犬是本病的主要自然宿主,易感性极高。没有品种和年龄差异。常常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犬和刚断奶的小犬。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2016年12月26日,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老古村农  相似文献   

17.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病毒1型引起的幼犬高发疾病。临床表现以黄尿,黄疸,贫血,角膜混浊(蓝眼病),体温升高为特征。传染性肝炎的发生不分季节、性别、年龄,虽然各种年龄的犬都可发生,但幼犬发病较多,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但注意并非所有的病犬角膜均变蓝。本病与犬瘟热不同,一般不能以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传染性肝  相似文献   

18.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黄疸、贫血、角膜混浊、体温升高为特征,部分犬的角膜变蓝,又称"蓝眼病"。主要侵害1岁以内的幼犬,常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犬病。我们通过中西结合,使犬的传染性肝炎症状得到改善和肝功能恢复快,因此在兽医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Ⅰ型腺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06年10月,黄岩东城某养犬户饲养的7只6月龄杂种犬相继发病,诊断为传染性肝炎,治愈5只,死亡2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危害肉犬的主要传染病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狂犬病、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副流感,这五种病死亡率都很高。因此,要提高肉犬饲养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搞好疫病防治。预防接种疫苗是增强肉犬特异性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已生产出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狂犬病、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副流感这五种传染病的“五联苗”。它们的接种方法均为皮下或肌肉注射,首次接种在6~8周龄;二次接种为10~12周龄;三次接种为14~16周龄;免疫期为1年。一般肉用种犬每年注射1次五联苗。肉用幼犬从经济的角度讲,从出生到出栏最迟到8月龄,以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