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黎贡山高山采集的10种雀形目鸟类卵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鸟类物种间卵壳显微结构特征差异,探讨鸟卵显微结构特征和筑巢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卵壳均是由表面结晶层、栅栏层、锥体层和壳膜层构成,但是表层上的透明保护膜只在火尾绿鹛、异色树莺、火尾太阳鸟和白眉林鸲上具有,其余6种没有;火尾太阳鸟和火尾绿鹛的乳锥形状在孵化后均呈不规则状,说明这一显微结构在孵化前才有可比性;卵壳的厚度、表面气孔和蜂窝小孔孔径等可量性特征存在种间差异,树上营巢的鸟类蜂窝小孔孔径显著大于地面营巢的鸟类,而地面营巢的鸟类壳膜纤维直径和壳膜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树上营巢鸟类;这10种鸟类的卵壳蜂窝小孔孔径与热带鸟类相当,推测与高黎贡山降雨充沛、空气湿度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分布在高黎贡山大脑子的白尾梢虹雉群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直接观察其取食行为,用样方法研究其春季取食地特征,以探讨野外白尾梢虹雉的取食习性。结果表明:天气会对白尾梢虹雉取食行为产生影响,晴天其取食行为多发生在晨昏,而雨雪天气时则多在雨雪停歇后取食;取食地点偏好选择草坡和裸地,而避开箭竹林,尤其是箭竹密度超过20株/m2的密集林;在草坡和裸地取食时,60%的觅食地点在距离林缘2 m内的范围;取食地多选择坡度较大的地带;水源对白尾梢虹雉取食地点选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鹳和黑鹳的卵壳成分测定及电镜扫描发现:白鹳卵壳中N、Fe、P、Hg的含量明显高于黑鹳,而黑鹳中的Na则高于白鹳;白鹳和黑鹳的卵壳中均检出超量重金属污染物铅(Pb)、镉(Cd)、锶(Sr)、砷(As)、汞(Hg),说明母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白鹳和黑鹳的卵壳均分为外表结晶层、栅栏层、乳突层和壳膜层,两卵壳厚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壳膜厚度上;白鹳卵壳外表面的单位气孔密度明显低于黑鹳,其气孔口形状规则,孔壁较平滑,而黑鹳则不规则且粗糙;白鹳壳膜纤维密度小,排列不规则,而黑鹳壳膜则密度稍大,排列呈竹林状。白鹳和黑鹳卵壳在研究结果上的异同,体现了这两个亲缘种在生理、遗传、系统发育上种间相似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60~90日龄腾冲雪鸡肌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组织学方法,对16只60和90日龄的腾冲雪鸡的胸肌纤维直径、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体型指标和活体重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日龄公母鸡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日龄的肌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6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1.40±7.36 μm和32.36±8.11 μm,9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8.68±9.42 μm和37.67±9.14 μm;因而90日龄以前上市的肉用仔鸡公母性别间肉的细嫩度差异较小.不同日龄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且年龄越大,肌纤维直径变大,表明肌肉细嫩度越差.随着日龄的增长,肌纤维同步增长,但肌纤维生长变异不大(P>0.05).肌纤维直径与鸡的日龄和胸宽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1),与龙骨长和活重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因而这为肌纤维细度的表型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不同日龄和性别间单位面积内的肌纤维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表现出随年龄增加密度加大和公鸡的密度大于母鸡的密度的规律, 60和90日龄时公母鸡纤维密度分别为1 165.12±58.86根/mm2和1 111.11±192.45根/mm2,1 231.48±242.63根/mm2和1 194.45±134.72根/mm2;肌纤维密度与体型体重和肌纤维直径也没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5),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绒山羊与新疆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南疆绒山羊和新疆山羊在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绒纤维直径四项指标上的差异,进一步阐明两个品种所具有的品种优势,为绒山羊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随机选取264只新疆南疆绒山羊成年母羊和158只新疆山羊成年母羊,分别测定其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绒纤维直径四项指标,并对其主要绒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新疆南疆绒山羊抓绒后体重、产绒量、绒层厚度均极显著高于新疆山羊(P<0.01),绒纤维直径上,两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两品种绒纤维直径与绒层厚度、产绒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显著(P<0.05).[结论]南疆绒山羊品种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利用各品种其绒纤维直径与绒层厚度、产绒量的相关关系,一定水平可以用于绒山羊绒纤维直径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戈壁驼与沙漠驼体重和出肉量有较大的差异,在骟驼之间尤为明显。据报道戈壁骟驼体重比沙漠骟驼多62kg,调查显示戈壁骟驼出肉量比沙漠骟驼高75kg。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还未见报道。本文对阿拉善北戈壁騸驼和沙漠騸驼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了其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结果显示:戈壁騸驼肌纤维密度大于沙漠騸驼,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戈壁騸驼骨骼肌纤维直径小于沙漠騸驼,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戈壁驼体重、产肉量高于沙漠驼与其骨骼肌纤维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姜曲海猪背最长肌组织学特性和肉质性状进行调查与鉴定,并分析了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姜曲海猪背肉质优良,其最长肌的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和肌内脂肪指标与对照组杜长大杂种猪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姜曲海猪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分别是55.4μm和2 330.7μrm2,均远远小于杜长大杂种猪,统计显示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的相关系数最大(P<0.05),肌纤维直径越粗肌肉嫩度越差;肌纤维密度随肌纤维直径而变化,肌纤维直径越粗,单位面积肌纤维密度越低,且与肌肉嫩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肌纤维密度越大肌肉嫩度越好;肌纤维直径与肌内脂肪和大理石纹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显示了姜曲海猪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探讨泌乳奶牛尿液呈酸性时机体血/尿临床病理学的变化。根据尿液p H将实验奶牛分为极酸组15头,偏酸组9头和中性组22头。并对实验奶牛血尿中7项矿物元素、7项炎性因子、9项能量代谢指标的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中性组相比,极酸组血中K、Cu、GLU含量极显著低于中性组(P0.01),血Mg、尿Mg含量显著低于中性组(P0.05),尿Ca含量、血中LPS、BHBA、NEFA含量显著高于中性组(P0.05),尿中P、BUN含量极显著高于中性组(P0.01);与中性组相比,偏酸组尿Ca、尿P、血BHBA、血NEFA含量极显著高于中性组(P0.01),血中Fe、GLU和SAA及尿Cr含量显著低于中性组(P0.05)。结果表明泌乳奶牛尿液呈酸性时表明机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可能会伴发能量负平衡、酮病、炎症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等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将 4 0 0羽 5 9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 0羽 .实验组在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Eggshell 4 91g,试验持续 70 d.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不合格蛋率比对照组下降 1.3% ;实验组的蛋质量 (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密度 )、血 Zn、血 Mn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血 Ca、血 P、蛋壳成分 (Ca、P、Zn、Mn)及蛋重 ,两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蛋壳结构电镜观察表明实验组蛋壳乳突较小、大小一致 ,乳突与壳膜连结紧密 ,壳膜纤维交织密度高 ,而对照组蛋壳乳突较大、大小不一致 ,乳突与壳膜连接不紧密 ,壳膜纤维交织密度稀 .可见 ,在产蛋后期日粮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 Zn、Mn可显著提高蛋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淮南麻黄鸡和邵伯鸡为试验素材,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在2个群体卵泡颗粒层和膜层中的表达模式及差异。结果表明,在颗粒层中,BMP15在2个群体的卵泡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发育到小黄卵泡(small yellow follicle,SFY)时期呈现表达高峰,显著高于其他各等级卵泡的表达量(P0.05,P0.01),之后表达量显著下降;不同时期同一等级卵泡颗粒层中的表达均表现为24周高于43周,小黄卵泡时期表现为24周显著高于43周(P0.05)。在膜层中,BMP15在2个品种的卵泡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均呈"低→高→低"的趋势,表达高峰出现在小黄卵泡(SYF)时期,显著高于其他各等级卵泡的表达量(P0.05)。不同时期同一等级卵泡膜层中的表达基本相似,均表现为24周表达量高于43周,在小黄卵泡(SYF)时期膜层表达量表现为24周显著高于43周(P0.05)。BMP15基因的表达量在各级卵泡的颗粒层和膜层在2个群体间差异不显著。综合BMP15在2个群体不同时期卵泡的颗粒层和膜层中的表达模式研究表明,BMP15在鸡的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存在时间、品种和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60~90日龄腾冲雪鸡肌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组织学方法,对16只60和90日龄的腾冲雪鸡的胸肌纤维直径、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体型指标和活体重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日龄公母鸡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日龄的肌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6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1.40±7.36 μm和32.36±8.11 μm,9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8.68±9.42 μm和37.67±9.14 μm;因而90日龄以前上市的肉用仔鸡公母性别间肉的细嫩度差异较小。不同日龄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且年龄越大,肌纤维直径变大,表明肌肉细嫩度越差。随着日龄的增长,肌纤维同步增长,但肌纤维生长变异不大(P>0.05)。肌纤维直径与鸡的日龄和胸宽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1),与龙骨长和活重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因而这为肌纤维细度的表型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不同日龄和性别间单位面积内的肌纤维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表现出随年龄增加密度加大和公鸡的密度大于母鸡的密度的规律, 60和90日龄时公母鸡纤维密度分别为1 165.12±58.86根/mm2和1 111.11±192.45根/mm2,1 231.48±242.63根/mm2和1 194.45±134.72根/mm2;肌纤维密度与体型体重和肌纤维直径也没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5),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河南黄河鲤鱼的种质资源保护以及肉质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人工养殖的河南黄河鲤鱼和野生黄河鲤鱼为研究对象,分为野生组、养殖组,测定这两组鱼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以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机体必需微量矿物质元素钙和磷的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野生组黄河鲤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组(P0.05);养殖组黄河鲤鱼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略高于野生组(P0.05);野生组黄河鲤鱼的磷含量略高于养殖组(P0.05),钙含量低于养殖组(P0.05)。肌纤维特征分析表明,两个群体黄河鲤鱼的肌纤维直径平均值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飞播马尾松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混交度对草本Patrick指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开敞度对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开敞度对灌木Patrick指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对灌木盖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各种空间结构指数对Pielou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林下植被多样性表现为林木随机分布的林分高于聚集分布的林分,混交林高于纯林,中等密度林分高于高密度林分,开敞度基本充足的林分高于开敞度严重不足的林分。(2)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空间密度,最小的是大小比数。因此,以调整林分密度为主,综合调整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结构及其开敞度,将有利于提高林下植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柠檬种植基地,选择稻草覆盖、黑膜覆盖、自然生草覆盖及清耕不同处理措施对定植半年的柠檬幼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稻草覆盖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优于地膜覆盖、自然生草与清耕.土壤保湿方面的效果以地膜覆盖较好.不同覆盖对柠檬树体的生长、挂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覆盖对柠檬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柠檬株高、冠幅明显高于对照(P<0.05),柠檬着果率、单株产量及公顷产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土壤温度、湿度与树体的生长关系呈极显著水平相关(P<0.01);冠幅指数、抽梢次数、总梢数、花蕾数、幼果数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主要非遗传因素对南疆绒山羊主要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SAS 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性别和年度对产绒量、初生重、断乳重、绒纤维直径以及绒纤维直径离散的影响.[结果]性别、年度对产绒量、断乳重、绒纤维直径以及绒纤维直径离散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年度对初生重有显著的影响(P<0.05);性别和年度对初生重、绒纤维直径离散影响不显著(P>0.05),对产绒量、断乳重和绒纤维直径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在估计南疆绒山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对以上5个性状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可以作为固定效应放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砧木乔化/矮化和抗旱能力差别的生理机制,并探索不同土层深度根水分输导组织结构和导水能力的差别,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制定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证据。[方法]本研究测定了常用乔化砧木八棱海棠和矮化砧木M9T337的地上部分生长情况、根分布,同时测定了枝条和不同土层深度的根的木质部导管特征,并根据木质部水分输导组织特征计算了枝条和不同土层深度的根的导水能力。[结果]八棱海棠的树高、基径、枝条数、枝条长度均显著高于M9T337(P0.05);八棱海棠在不同区域的根生物量和粗根根长密度均显著高于M9T337(P0.05),细根根长密度除个别区域外均显著高于M9T337(P0.05),八棱海棠的根垂直分布范围为0~60 cm,M9T337为0~40 cm;八棱海棠根和茎的导管直径和导水率均显著大于M9T337(P0.05),根和茎的导管密度显著低于M9T337(P0.05);两个树种深层根的导管直径和导水率均高于浅层根。[结论]八棱海棠根和茎的导水能力更大,根长密度大,根系垂直分布范围广,是其乔化和抗旱能力强的重要原因。深层根有助于根系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可能是提升树木抗旱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赣南藏香猪与商品猪在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赣南藏香猪12头,采用放牧饲养为主舍饲补料为辅的饲养模式,杜长大三元商品猪6头,圈养饲喂饲料全价料,分别进行屠宰,测定和计算各项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指标。【结果】1)赣南藏香猪的屠宰率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后腿比率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2)赣南藏香猪的肉色评分,亮度和红度值及pH24 h值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鲜肉剪切力显著小于商品猪(P0.05)。3)赣南藏香猪肌肉水分、肌苷酸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赣南藏香猪肌肉的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赣南藏香猪肌肉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不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4)赣南藏香猪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商品猪(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结论】赣南藏香猪屠宰性能更优,肉色更红亮,肉质更加细嫩、多汁,滋味更佳,肌肉抗氧化性能更好,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围栏封育条件下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影响的特征.【方法】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调查样地内的植物种类,测定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结果】围栏封育后植被的平均高度、鲜草产量围栏内都比自然连续放牧显著增加,优势种多于自然连续放牧,且差异极显著(P0.05),但群落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围栏放牧强度下,低放牧率植被盖度、密度均略高于高放牧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低放牧率鲜草产量显著高于高放牧率(P0.05).【结论】围栏封育和降低放牧率对高寒草甸退化的恢复和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间伐补植对马尾松低效林生长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林分特征等因素采用20%间伐强度及补植措施,通过对2013—2017年连续4年的样地调查与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分析间伐补植措施对其林木生长以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补植措施实施4年后,林木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对照样地提高了77.78%、109.68%。间伐补植后乔木层碳密度的增量呈显著减慢趋势(P0.05);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密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减少(P0.01)和显著增加(P0.05);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量则为对照样地大于作业样地,且差异显著(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且作业样地的增量比对照样地减少4.91 t/hm2。本研究可为低效林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79-1683
为研究褪黑激素对獭兔生长发育、屠宰性能以及毛皮质量的影响,选择45~50日龄断奶獭兔,每窝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皮下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激素(0,30,60 mg),试验期为100 d。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对獭兔90,150日龄试验末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ADG)以及料肉比(F/G)影响不显著(P0.05);埋植褪黑激素极显著增大了150日龄獭兔被毛的长度、密度和皮张厚度(P0.01),试验组130日龄肩部和腹部被毛长度和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50日龄(P0.01),试验组130日龄臀部被毛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0日龄(P0.05),但对兔毛直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埋植褪黑激素对獭兔150日龄屠宰性能及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褪黑激素可改善獭兔被毛质量,促进毛皮提前成熟和商品兔提早出栏,且埋植60 m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