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因为伪劣种子造成损害而到法院投诉的案件时有发生,但在审理中由于有些农民朋友不能提供有效合法的证据,使案件的审理无法正常进行。因此,为防止伪劣种子带来的损害,农民朋友应注意收集有关证据,为发生损害时提起诉讼作好准备。 1 伪劣种子案件证据的几个特点 1.1 原始证据容易灭失。即种子播种以后,便不能复原、复制,重新取证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1.2 损害后果的证据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过了期限,证据便难成立。如抽穗扬花期不一致的情况,过了期限便难以取得;又如减产或绝收既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假劣种子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由于此类案件具有特殊性,大都难于取证,有些用种户由于没有收集和提供有效合法证据,因而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完全保护。鉴于此类情况,提醒广大农户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种子的鉴别能力,注意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3.
杨风奎 《种子科技》2003,21(1):2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后追偿的原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当事人之间必须要有能证明种子质量问题的证据———检验报告或鉴定报告。而农民大多不会去保存原始证据———种子,种子一旦播种,证据就难以复原,田间检验鉴定就成为解决种子质量纠纷举证的一个补救手段。目前,种子质量纠纷投诉集中表现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刘玉春 《种子科技》2003,21(2):87-88
证据就是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证据充分与否是能否把案件办成“铁案”的关键。但在目前的种子行政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往往对证据的收集重视不够,收集不够全面。前不久,笔者亲自参加了某县农业局的一起种子行政诉讼案件的庭审会。基本案情是这样的:2002年4月,某县农业局根据举报对一种子经营企业实施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没有账证,而且业主吴某拒不交出销售记录。在此情况下,执法人员对业主进行了询问,并做了笔录。吴某承认在2000年12月至案发前这段时间,在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采取销售不开发票等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种子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应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和处罚,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及时有效地处理种子案件,应把握选准突破口、收集有效证据、依法进行处罚 3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证据就是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证据充分与否是能否把案件办成“铁案”的关键 ,但在目前的种子行政执法工作中 ,执法人员往往对证据的收集重视不够 ,收集不够全面。前不久 ,笔者亲自参加了某县农业局的一起种子行政诉讼案件的庭审会。基本案情是这样的 :2 0 0 2年 4月 ,某县农业局根据举报对一种子经营企业实施了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 ,该企业没有帐证 ,而且业主吴某拒不交出销售记录。在此情况下 ,执法人员对业主进行了询问 ,并做了笔录吴某承认在 2 0 0 0年 12月至案发前这段时间 ,在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 ,采取销售不开…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经营形式的多样化,为广大农民朋友购种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不可避免地给种子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状况:品种繁多、包装各异,甚至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市场的繁荣,从中浑水摸鱼,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为帮助农民朋友购买到放心种子,减少损失,请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深入贯彻和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种子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怎样发现种子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并给予处罚,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少受损失.如何及时有效地办理种子案件?我们认为,应当把握选准突破口、收集有效证据、依法进行处罚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种子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甲市乙县几个农民到邻省丙市××种苗公司购买西瓜种子79桶,育苗后将西瓜种苗分给13户农民种植.共种植西瓜88棚133.3亩.西瓜结果后,因为果实杂色相当严重,种植户怀疑西瓜种子有质量问题.多次通过电话向××公司反映,但××公司不予理睬.农民投诉到乙县农业局,县农业局认为案情重大,建议农民向甲市农业局投诉,后来甲市农业局受理投诉,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区(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增强法制意识,实行依法治种,强化种子管理,联合有关部门,不断查处假冒伪劣种子事件,有效的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保证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种子质量控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琴  祝水金 《种子》2005,24(9):88-89
种子是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外观性状差异极小,即使是本品种种子,一般消费者也很难对其质量优劣加以区分.因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多,防伪难度大;因此,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必须全方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杨晓琴  祝水金 《种子》2005,24(8):99-100
种子是农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应有的作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的外观性状差异极小,即使是本品种种子,一般消费者也很难对其质量优劣加以区分.因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多,防伪难度大;因此,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必须全方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种子质量问题仍不容忽视,假冒伪劣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种业发展和农民用种安全。从发挥政府种子质量监管职能出发,推动种业发展,保护农民用种安全,加强县级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在县一级的不少地方存在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1存在的问题1.1农户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户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种粮户文化水平很低,缺乏法律观念。在购买种子时不知如何分辨假冒伪劣种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认识也很少。即使购买到伪劣种子或发现种子违法行为时自认倒霉的普遍存在,都不能及时报案投诉,特别是对数量不多、受损面积少和受损后对生活影  相似文献   

15.
种子生产商、种子销售商、品种推广者和技术服务者2009年6月28日,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农民庞先生等投诉:今年3月在白霓镇个体种子经营户王某门店购买金优899杂交水稻种子,种植后,不结谷,颗粒无收,怀疑种子质量有问题,要求工商、消委维权,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随后有109户农民陆续投诉。处理过程及结果12315消费者申(投)诉举报中心将此案移交湖北省崇阳县消委白霓分会,白霓分会进入调查阶段后,  相似文献   

16.
抓好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种子事故不断发生,有主要农作物种子(水稻、玉米),同时也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西瓜、蔬菜)。有些种子案件是因为假冒伪劣种子造成的损失,有些是因为气  相似文献   

17.
韩益民  高玉莲 《种子科技》2000,18(5):265-265
近几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种子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 ,种子市场出现的问题日渐突出 ,多层次、多渠道、多部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种子时有发生 ,非法倒买倒卖、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现象日趋严重 ,致使假冒伪劣种子、不对路品种充斥市场 ,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及国家的利益。通过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 多层次、多部门生产、经营种子80年代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只有各县区种子公司一家 ,80年代末扩大到部分农口单位 ,90年代初不仅农口单位 ,一些非农口单位或个人也加入了生产经营种子…  相似文献   

18.
贵港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耕地面积552.30万亩,常年种植水稻300多万亩。2008年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我市没有符合注册条件的种子公司,每年所需的200多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都是从市外调进,加大了对种子质量监督难度。此外,还有些非种子质量纠纷农民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要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农民的投诉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引起过激行为,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廷进  谭振新 《种子科技》2004,22(3):153-155
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假冒伪劣种子进入流通市场,加强农作物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非常重要.文章着重概述了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形态学鉴定技术、生化鉴定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等,强调了传统的形态鉴定技术和现代生化方法、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由于种子市场混乱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引发的坑农害农事件目前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种子安全、维护农民利益,有必要对种子市场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以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种子管理,净化种子市场,规范种子的生产与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