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有民  孙超  张培竹  米超  周超  汪骞  林良斌 《种子》2023,(4):152-156
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受母体基因型、胚基因型、细胞质基因型等遗传效应及大田环境因素的影响。独立研究含油量影响因素就需要建立一个维持胚性生长的胚离体培养体系。结果显示,以甘蓝型油菜ZY 511第22 DAP(Days after pollination)幼胚为材料,B 5为基本培养基,8%蔗糖、0.6%琼脂、0.05 mg/L NAA(萘乙酸)、0.15 mg/L 6-BA(6-苄氨基腺嘌呤)时,胚性生长率最高(94.64%)。以此建立的胚离体培养最佳胚性生长体系为油菜种子含油量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黄先群  蒋敏华  毛堂芬  李丽  董颖苹  徐涵 《种子》2006,25(11):46-50
7胚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7.1培养方式 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在24-25℃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3周,并保持良好的通气状况,促进胚的形成。胚龄是指从接种到胚被转移至固体培养基上,这段时间的长短。诱导植株再生最适合的胚龄是27d,0.2-0.3cm大小的胚比0.6-0.8cm的胚好。当肉眼可见胚状体(球状至鱼雷状早期)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棉花组织培养中畸形胚的发生和转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张宝红  李秀兰 《作物学报》1996,22(1):107-111
在棉花组织培养中,时常有畸形胚的发生。根据畸形胚的表型,可分为九类:联体胚、子叶畸形胚、胚轴畸形胚、单极胚、多极胚、无极胚、重新愈伤化胚、玻璃化胚和白化胚。畸形胚的发生频率很高,可达94.0%。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组成等均影响畸形胚的发生。通过调整培养基中激素含量可有效地使畸形胚萌发转化为正常苗。  相似文献   

4.
幼胚(珠)离体培养是棉花远缘杂交胚挽救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棉花胚胎发育和纤维发育机理的基础技术。自1935年以来,棉花离体幼胚(珠)培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形成的幼胚培养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在不同胚胎发育阶段变换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才能实现幼胚发育成熟和植株形态建成。常用培养基为BT和MS培养基,幼胚的基因型、多种激素(IAA,KT,GA)、碳源和氮源及不同的NO3-/NH4 比例等诸多因素均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饶勇  徐涵 《种子》2003,(1):66-67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的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月底,当供体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时,取长度在2.5-3.5mm的花蕾通过离心分离出小孢子,并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浅层培养诱导胚状体产生,培养30天左右,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产生。其中,黔杂991、黔杂271和黔杂18分别诱导出了30个、12个和2个胚状体,其余组合未能产生胚状体。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生理状态,其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频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子房培养、胚珠培养和胚培养在油菜远缘杂交育种中的意义以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详细阐述了不同种(属)间杂交组合、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和浓度、天然复合物、子房、胚珠和胚离体时间等影响子房培养、胚珠培养和胚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胚胎挽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药用植物鹅毛玉凤花的种子胚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无机盐浓度、活性炭浓度、NAA浓度、碳源、pH值及光照时间等因子对其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0.5mg/L+3%蔗糖和0.1%~0.5%活性炭,培养基pH为5.5~6.0时对种胚的萌发较好;先黑暗培养再光照条件培养可以提高胚的萌发率,达82%。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HoMei”和“东京笋”两个白菜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植株栽培的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强的HoMei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生长在长日照(14-18h)和15-20℃温度条件下的植株,胚状体发生数及植株再生率显著高于短日照(12H)、产高温度下(25℃)生长的植株。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弱的东京笋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影响  相似文献   

9.
影响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三基  陈如凯  马宏敏 《作物学报》2004,30(12):1254-1258
以优良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ABA、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培养时间以及干燥处理等因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3.0~5.0 mg/L ABA对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胚状体发生,提高植株再生能力有显著作用。(2)继代3次、培养20~30 d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较好,分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改进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以珂字312和冀无2031为材料,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培养程序。在悬浮培养中,加入50g·L-1的PEG6000的液体培养基可提高悬浮培养后正常胚的萌发率,对胚状体萌发有促进作用。悬浮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到含有80-160mg·L-1PEG6000的胚性愈伤组织萌发培养基中,暗培养1-2周,胚性愈伤组织明显疏松;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两周可形成大量绿色萌发胚。加入500mg·L-1的CH及NH4NO3减半、KNO3加倍的培养基利于胚状体的分化,且异常胚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