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介入治疗膀胱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髂内动脉介入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6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膀胱肿瘤患者36例行介入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血尿消失,可保留膀胱功能,自主排尿,随访2~24个月,无血尿发生33例(占91.67%),排尿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同时关注家属心理支持系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陈儒斌  周芳 《长江大学学报》2010,(1):222-222,224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口服速尿的效果。方法:对疑输尿管结石而充盈膀胱后检查不满意者,口服速尿片4mg,饮水5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检查。结果:390例患者,除39例外,均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05%。结论:口服速尿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因肾盂癌或输尿管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A组),手术采用4孔改良体位,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中上段切除,然后变换操作通道,镜头转向盆腔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40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开放膀胱袖套状切除术(B组),先采用三孔法后腹腔镜下切除肾脏及大部分输尿管,再换取平卧位,于患侧下腹部取斜切口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患者术后均予以膀胱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癌。A组手术时间(125.3±45.4)min、手术失血量(70.5±56.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1.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2±1.8)d、术后住院时间(6.9±1.9)d; B组手术时间(160.4±67.5)min、手术失血量(112.3±84.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1.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5±1.1)d、术后住院时间(7.3±1.7)。A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6~48月,随访期间,A组1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B组2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结论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中晚期肾结核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用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本组57例行非手术治疗,52例随访0.5~8 a,3例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80例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经切除输尿管残端后愈合;1例膀胱挛缩患者于肾切除术后2a行回肠膀胱扩大术.结论 肾结核治疗应在严格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异位是输尿管的先天性畸形,一侧或两侧输尿管不能正常的终止于膀胱三角区,导致部分或全部尿液避开膀胱括约肌的制约直接从外阴流出,其原因可能为胚胎期输尿管进入泌尿生殖道前发生异常.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多见,犬比猫多见,单侧输尿管异位比双侧多见,壁内输尿管异位比壁外异位多见.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尿失禁,本病例为临床罕见的5月...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我院自1996年10月~1998年10月,在输尿管肾镜和膀胱碎石镜检查术下,采用瑞士产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及膀胱结石86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3±0.5)岁;病史3个月~15a,平均7.5个月。86例中膀胱结石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段26例、下段37例。86例中属多发膀胱结石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合并同侧肾结石4例,对侧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失败者8例,腹段输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杂交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渗透压调节机理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对杂交鲟泌尿系统的组织学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其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和膀胱构成。中肾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和填充于其间的拟淋巴组织,中肾无皮质和髓质之分。肾小管分成颈段、第一近端段、第二近端段、远端段。输尿管可分为黏膜层、肌肉层、纤维层,膀胱是输尿管膀胱,输尿管和膀胱黏膜上皮都有分泌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结石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对行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100例尿路结石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并依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金钱草颗粒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置;对比2组双J管尿盐结垢分级、结石形成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A级尿盐结垢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结石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双J管期间尿路感染、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镜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并施以针对性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双J管结石形成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直肠癌再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对策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8月手术治疗的8例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术中损伤输尿管3例,其中切断2例,裂口1例,损伤膀胱1例为膀胱后壁破裂,经术中处理或再次手术处理而痊愈。结论: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并安放双J输尿管支架管,术中仔细解剖,密切配合,当可避免泌尿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在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258例进行追踪,统计及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 258例中,出现主要的并发症有血尿、膀胱刺激征、结石形成、尿液返流、感染;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时间越长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输尿管内支架管置入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正确掌握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留置位置、留置时间及术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改进及疗效.方法:对Hautmann设计的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改进,应用于11例膀胱癌根治术的尿流重建.离回盲部20 cm截取长50 cm回肠段,呈M形排列,先浆肌层连续缝合,再阻断血供后将肠管对系膜缘纵行切开,作全层连续缝合成球形代膀胱;输尿管不作粘膜下隧道移植,而是乳头状直接缝合于两上角,伸入代膀胱1 cm,尿道与最低处耳状肠片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 h,术后平均随访25月,排尿11例白天自控,9例夜间自控,10例排尿造影无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吻合口漏1例,无肠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进后的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无返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用膀胱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2例,男性后尿道结石20例和结石嵌顿于右输尿管膀胱出口l例,共103例。结果:103例全部治愈,不良反应仅表现为轻度血尿。结论:膀胱镜下机械钳碎石术是治疗膀胱和后尿道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费用低,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食蚊鱼泌尿系统结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食蚊鱼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中肾分化程度较低,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无皮质、髓质之分,有肾小体聚集现象。肾小管由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间段、远曲小管及搜集管组成。第一近曲小管上皮中有嗜伊红油滴细胞。肾中散布有淋巴髓样组织、甲状腺滤泡,因此肾脏为多种生理功能的复合性器官。输尿管位于两肾叶腹侧,粘膜层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缺粘膜下层,无纵肌,外膜甚薄或缺如。左右输尿管在后端合并,移行一段后突出形成膀胱。膀胱内壁具绒毛,绒毛表面为移行上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碎石成功率92%(60/65),其中1次性碎石成功率89%(58/65).58例随访1~12个月,术后1 wk内结石排净45例,术后1月内结石排净5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梗阻性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尿道结石是牛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以尿闭为主症,公牛(母牛亦发)等反刍动物的S状弯曲和尿道突起是结石最常停留部位,尤其以乙状弯曲处结石较为常见。此症形成的原始部位主要是肾脏,以后下行至膀胱,并在膀胱中继续增大。肾小管内的尿石多固定不动,但肾盂或膀胱内的结石则可移动,有时移行至输尿管及尿道发生阻塞,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食蚊鱼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膀胱.中肾分化程度较低,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无皮质、髓质之分,有肾小体聚集现象.肾小管由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间段、远曲小管及搜集管组成.第一近曲小管上皮中有嗜伊红油滴细胞.肾中散布有淋巴髓样组织、甲状腺滤泡,因此肾脏为多种生理功能的复合性器官.输尿管位于两肾叶腹侧,粘膜层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缺粘膜下层,无纵肌,外膜甚薄或缺如.左右输尿管在后端合并,移行一段后突出形成膀胱.膀胱内壁具绒毛,绒毛表面为移行上皮.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日趋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为笔者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所作的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16~75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38例,下段62例,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8例,结石横径0.4~1.0cm。IVP显示同侧肾积液64例(占57%),肾功能受损28例(25%)。1.2 方法硬膜外麻醉,截石位,用德国WOLFF8-9.8输尿管镜,用其本院研制的输尿管灌注泵水压扩张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导丝或F4输尿管导管,在其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拓宽肾筋膜扩张器及输尿管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范围。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配合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棒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18例。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8~60min。术后停留尿管1个月,尿道扩张4~8次。随访6~24个月,均排尿良好,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5.8±3.0)mL/s上升至(16.8±4.4)mL/s,B超检查膀胱无剩余尿。结论输尿管镜配合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棒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闭锁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易推广的临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7.5±0.8 h、610.3±12.5 m L,术后30~42 d均恢复控尿功能。术后21 d静脉尿路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术后3个月尿动力检查显示尿流曲线呈持续型8例,间歇型3例。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安全可行,控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5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失败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8例中,18例术中结石移入肾盏,均留置双J管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8例输尿管屈曲进镜困难,无法继续进镜;3例因合并输尿管炎性息肉导致无法窥见结石;9例因输尿管镜不能进入输尿管开口而放弃。结论术中结石上移入肾盏、输尿管屈曲、输尿管开口不能进入及结石息肉包裹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可尝试用反复调整体位、科学利用斑马导丝、调节灌注水流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