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矗计研究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7号在遵义地区获得2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494.25~8294.2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2.314~13.234kg/667m^2;P,05施用量为5.878~6.358kg/667m^2;K,O施用量为17.628~18.828kg/667m^2。B施用量为0~0.018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3.5。在遵义影响黔油17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和磷肥。其余依次为是氮肥、钾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7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单因子试验的研究,主要探索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产区遵义推广稻田免耕种植的最佳适宜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条件下,黔油17号移栽密度在6000-8000株/667m^2范围内,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协调统一,综合性状良好,有效分枝数及有效角果数较多,可获得230kg/667m^2以上的较高产量水平;其中,黔油17号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的最佳密度为7000株/667m^2左右,在该密度下可获得278.29kg/667m^2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省寡日照低副射的黔北地区.海拔950m的中等以上肥力稻田,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专家系统”计算的Ⅱ优162、冈优151、冈优527大穗型组合的栽插密度、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分配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电脑计算高产栽培处理、高产经验栽培处理在中上等、上等肥力稻田均获得超高产产量,在中等肥力稻田均获得高产产量;(2)“水稻高产栽培专家系统”施肥校正方案为:种植大穗型组合,在中等以上肥力稻田,栽插密度宜选择1.3~1.4万穴/667m^2,有机肥施用量1000kg/667m^2以上,化肥施用量以N10.5~14kg/667m^2,P2O5 5~8kg/667m^2,K2O 8.5~11.5kg/667m^2,N,P2O5,K2O施用比例以1:0.5~0.6:0.8~0.9,或者根据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有机肥增产量之差所得的施化肥增产量计算化肥氮、磷、钾施用量,即以施每千克N,P2O5,K2O养分,分别增产稻谷14.8~17.2kg,25.1~36.2kg,15.9~21.9kg计算.施用分配上磷肥全作基肥,氮、钾肥施用分配比例相同,基、蘖肥占65%~70%,穗肥35%~30%。  相似文献   

4.
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研究黔油19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9号在贵阳地区获得25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553.55~8153.5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576~13.416kg/667m^2;P2O5施用量为6.086-7.046kg/667m^2;K2O施用量为16.296~18.696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2.5。  相似文献   

5.
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南方稻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于2007--2008年在抚市镇进行了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各因素中,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每畦种植行数次之,而氮肥用量影响较小,最优组合是密度种植4000穴/667m^2,采用垄栽,每畦种二行;氮肥每施纯氮10kg/667m^2。  相似文献   

6.
应用正交试验从移栽叶龄、种植密度、苔肥施用量、摘苔高度等四个因素对双低油菜“渝油21号”一种双收的油菜籽产量、菜苔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叶龄35d、种植密度9000株、苔肥施用量4kg、摘苔高度15cm是双低油菜“渝油21号”一种双收最佳栽培组合,油菜籽产量达136.67kg/667m^2、菜苔产量迭541.67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产值达最大1201.67元/667群。  相似文献   

7.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凯香1号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凯香1号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稻田施有机肥1500kg/667m^2左右作底肥的基础上,栽插密度为1.41~1.52万穴/667m^2,施纯氮10.97~13.15kg,施纯磷10.71~13.48kg,施纯钾8.45~11.55kg/667m^2。  相似文献   

8.
密度及氮磷钾施肥对兴海20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兴海201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兴海201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时兴海201产量的影响为:密度〉钾肥〉氮肥〉磷肥。经计算,初步确定兴海201产量大于584.01kg/667m^2的栽培方案为:密度为3700-3747株/667m^2、施氮量为11.7~13.5kg/667m^2、施磷量为5.9~6.9kg/667m^2、施钾量为9.8~11.3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黔花生一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花生一号获得高于295.71kg/667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播种密度为17680-18320株/667m62;尿素施用量为9.2-10.8kg/667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9.75-59.91kg/667m^2;硫酸钾施用量为12.17-13.67kg/667m^2,其中N:P2O5:K2O的最佳比例是1:2.09:2.17。影响90-38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钾肥和磷肥;其次是氮肥和密度。  相似文献   

10.
钟永先 《种子》2007,26(5):97-9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14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14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获得了黔油14号在遵义获得产量在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尿素49.46~54.54kg/667m^2,过磷酸钙39、05~60、95kg/667m^2,氯化钾23、93~36.08kg/667m^2,密度为7048~8953株/667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3):45-45,4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超级稻新组合准两优527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果影响显著。在低海拔区以1.8万穴/667m^2移栽密度产量最高,达770.05kg/667m^2,其次是1.6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位居第2,1.0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产量最低,为710.36kg/667m^2。  相似文献   

12.
新湖农场自然条件较适宜种植甘薯,种植的甘薯薯块外观品质佳、淀粉含量高、加工品质好,适宜加工淀粉、粉丝、粉条等产品。本文以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品种试验方法与统计分析,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得出该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为3 808株/667 m^2,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2 kg/667 m^2,氮肥采用前少后多的施肥方式(4∶6),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期播种.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渝黄一号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产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的产量影响很大。以密度6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次是7000株/667m^2居第2位。建议以后生产上结合平衡配方施肥以6000株/667m^2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玉米新品种鲁种99118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密度〉K2O〉N〉P2O5。以770kg/667m^2为产量指标,种植4500株/667m^2,施用K2O 15kg、N30kg、P2O5 10kg,配套其他农艺措施,是鲁种99118高产栽培的最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余庆县海拨800m稻田两熟地区不同移栽密度对优质杂交油菜贵杂4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移栽密度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栽6000~7000株/667m^2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96.0~182.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仕 《种子》2006,25(11):80-81,83
通过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以探索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以及根据不同茬口安排播期的最佳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为:9月下旬播种,密度为10000株/667m^2。根据不同茬口安排,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和10月下旬播种,分别以10000株/667m^2、15000株/667m^2和15000株/667m^2的密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肥料种类及用量对中药材丹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丹参种植与施肥种类及用量有很大的关系,试验结果得出,A因素复合肥的施用量以施用50kg/667m^2产量达1374.02kg,如加大用量增产潜力不大造成肥料浪费。B因素施农家肥牛粪的产量最高,单产达1524.65kg/667m^2,比施草木灰和清粪水667m^2分别增22.73和36.13个百分点,成为试验的主要因素。C因素微肥处理的增幅不很明显。试验鲜参产量最高的是A381C3组合达1645.27kg/667m^2,其次是A2B2C2组合产量达1547、44kg/667m^2。试验结果得出人工栽培丹参,施用以农家肥牛粪为主是夺取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黔油18号不同移栽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区试验结果表明,黔油18号栽培密度不同。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栽6000株/667m^2与栽8000株/667m^2、9000株/667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栽5000、6000、7000株/667m^2差异不显著。栽5000、7000株/667m^2与栽8000、9000株/667m^2差异达显著水平,栽8000、9000株/667m^2差异不显著,以栽6000株/667m^2产量最高,栽9000株/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