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改63     
献改63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1989年用不育系献改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的一个杂交晚稻组合。其不育系献改A为萍乡市农科所与芦溪区农科所协作,从萍献A12个株系中选育而成。经配合力测定和优势鉴定,献改A/明恢63表现最好,定名为献改63。1产量表现1987年在江苏丹阳市导墅镇东泊村试种2.7亩,每亩实产728.7kg,比汕优63(亩产603.9kg)亩增124.8kg.增产20.6%;同年在萍乡市山区白竺、沅两乡试种6亩,亩产638.2kg(以上均为一季稻);在平原彭高乡作二晚试种4亩(6月10日…  相似文献   

2.
在杂交水稻制种或繁殖不育系中,往往出现因来自不同季别的同一不育系、保持系或恢复系,在同一播插期中而抽穗开花期相差很大的现象,以致造成花期不遇,严重影响制种、繁殖的产量。这究竟是个别亲本的特殊现象,还是所有亲本的共性?有哪些规律?为此作者于1984、1985年选用当前大面积应用的“三系”亲本在西岭育种基地进行了两年的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材料:有1983年和1984年夏、秋收获的珍汕97A、V20A、珍汕97B、V20B、测64—7、二六窄早、IR36、IR32选、30选、6161—8、IR24、IR26、明恢63、3624-33和直龙等(注:种子于一般仓库…  相似文献   

3.
何新华  徐礼岗 《杂交水稻》2004,19(Z1):46-46
1997年,我站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新香A种子,在我县金罗镇卫星村进行新香优63(新香A×明恢63)制种高产攻关试验.制种面积为6.7hm2,平均单产达3.08t/hm2,有6户1.03hm2平均产量过3.75t/hm2,卫星2组的孙际庆制种0.35hm2,总产1460.15kg,平均产量4.13t/hm2,其中800m2的一块田产量高达4.60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上白背飞虱多发生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汕优63及其亲本、常规稻春江11为材料,研究了白背飞虱在中国杂交稻品种汕优63上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粳稻春江11上白背飞虱的发生情况来看,白背飞虱长翅型雌成虫的迁入密度和产卵数没有明显差异,种群的变化也一致.但汕优63的卵孵化率较高,若虫种群密度也明显较高.从汕优63及其亲本对白背飞虱的反应来看,汕优63的恢复系明恢63抑制白背飞虱的繁殖,但不育系珍汕97A和保持系珍汕97B对白背飞虱繁殖有促进作用.珍汕97A和汕优63的稻-飞虱间的干物质转化率基本相同,但汕优63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可能使白背飞虱繁殖密度较高.日平均蜜露分泌量,以珍汕97A和珍汕97B最多,明恢63最少,汕优63居中.珍汕97A的筛管液中大部分是主要氨基酸,浓度高于汕优63和明恢63.汕优63与明恢63的筛管液中氨基酸的总浓度基本相同,但微量氨基酸浓度高于明恢63.总的来看,汕优63的白背飞虱繁殖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不育系珍汕97A的高感虫性和杂种优势的高干物质转化能力产生的耐受性,而不是珍汕97A的白背飞虱感虫性和细胞质不育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是全国率先跨入千万亩杂交稻平均亩产过500公斤的省,到1989年已连续6年稳定在此水平上。为了再上新台阶,1987年从江西省萍乡市引进新组合献优63(亦称献改优63),经逐年试种示范,至1989年,全省普遍获得成功。改变了籼型组合单一局面,为江苏稻麦两熟制吨粮田找到了水稻主体组合。三年来的开发已见成效: 1.示范田种出了新水平。1989年献优63丰产方遍及种有杂交稻的各县(市),全省百亩以上的丰产方有70个,起到了样榜示范作用。据1.56万亩献优63田统计,平均亩产606公斤,比汕优63亩增50公斤。百亩丰产方平均亩产650-700公斤,高的如兴化县钓鱼乡1…  相似文献   

6.
郑旋 《中国稻米》2004,10(1):21-22
T优5570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以自育的T55A不育系为母本 ,明恢70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不育系配合力突出、异交性好、育性稳定。用T55A与强恢复系明恢70配制的T优5570 ,具有制种纯度高、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等特性。一、选育过程1.T55A的选育1992年早季在福州配制单交组合珍汕97B/地谷B ,秋季种植杂种一代。F1 抽穗时用龙特甫B进行复交。复交F1 选株建立株系 ,F4 代开始选株与珍汕97A测交。于抽穗期间 ,从农艺性状与特B相似的株系中选择单株与珍汕97A测交。F5 抽穗期间 ,从每个小区随机取样5…  相似文献   

7.
标优2号     
品种来源:标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配合力高、强优势、米质优良的不育系M52A(是用柳州野稻O.rufipogon和长药野稻O.longistaminata杂交后代4020的F2植株与珍汕97B杂交得C17-1,与披叶系RGS20杂交得到披叶系32043-12,再用珍汕97A与其后代42886连续回交,育成定型披叶不育系M52A和M52B.)与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性好、米质较优的恢复系成恢19(是用(IR50×明恢63)F2×明恢63),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繁殖制种高产最佳扬花气温,日照和雨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全市7县1区年年均有制种,部分县也多有繁殖,1985~1991年各县、区制种都以汕优63(含D汕优63)为主,繁殖以珍汕97A(含D汕A)为主,组合基本稳定.均为夏季制种,制种技术和技术人员也相对稳定,在这种相对一致情况下,年际之间的亩产量差异则应主要为气候因素的影响。多年实践证明在气候诸多因素中,以 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雨日数最为重要,其中又以 日平均气温是关键因素。 笔者收集内江市7县1区,连续7年制种汕优63和3个县区繁殖珍汕97A的面积、产量和扬花期连续10天的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0.1mm。降雨日数,以每年…  相似文献   

9.
现推广的杂交水稻组合中,以明恢63为父本配制的组合年种植面积已达1亿亩左右。探索明恢63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育习性,对在制种时确定父母本播差期,调整花期等其他栽培措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化肥和水对明恢63播始历期的影响 方法:用大田明恢63(非制种田,等距离单粒栽插)作材料,分别在幼穗分化2期和6期用不同化肥种类及不同剂量和水分的调控进行处理。共设8个处理:(1)用尿素,按20g/m2的剂量配成250倍液从叶片上淋施;(2)用10g/m2剂量的尿素配成500倍液从叶片上淋施;(3)用复合肥(N:P:K=8:16:24)按10g/m‘的剂量配成500倍液从叶片上淋施;(4…  相似文献   

10.
龙特浦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配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适应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需求,我所自1983年开始,从选育杂交水稻新不育系的研究入手,经过四年6代回交转育,育成龙特浦不育系(下称特A),它具有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的优点。用特A与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明恢63测交配组,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63”,表现高产抗病,1987及1988两年作早稻及晚稻在漳州市示范试种5000多亩,作中稻在省内多点试种100亩,普遍获得好收成,预计1989年种植面积可超过一万亩。  相似文献   

11.
高异交率优质籼型不育系健645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常德市农科所合作用[珍汕97B×(菲改B×V20B)F10]F4×[(菲改B×V20B)F10×金23B]F4的F7代与优质稻黑宝的无色变异株杂交,经3 a 6代的定向选择得到优质人工制保材料(代号645),再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成优质野败型迟熟籼稻不育系健645A。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自交结实率为0,开花习性好,花时早,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高达82.39%,异交结实率高,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良,12项米质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2级以上标准;生育期较长,配合力好,所配组合产量优势强,且米质优良。健645A于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君香A是以岳4B×五岭香丝苗的F_3单株与岳4B回交1次,在其自交F_3代中选株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后转育而成的香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香味浓郁、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部颁1等优质米)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沁香A是岳阳市农科所以岳4B为母本与郴优早1号杂交,F_3代选单株与岳4B回交,后代再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不育系,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米质优良,米粒具爆米花香味,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于2008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特优63是福建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制型杂交稻组合。1989年春由我所与盐城市种子公司联合从福建引进。当年参加盐城市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88.72公斤,比对照汕优93亩增5.83公斤,增产1%,居4个试点、8个参试品种(组合)之首。1990年在4个生产试验点的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38.4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1%(变幅为。6.1—13.3%),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准。1990年组织的特优63制种试验,各试点的制种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汕优63。东台点特优63制种实收亩产168.5公斤,比对照珍汕97A/明恢63增产25.75%。 两年试验…  相似文献   

15.
行两优1号是衡阳市农科所以衡农S-1为母本,明恢6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1992年11月在全国农作物新品种扩繁会议上被定为全国重点扩繁品种。因此大量生产衡两优1号种子,是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我所受育种单位委托,连续3年承担该组合的制种任务和制种技术研究,1990年制种20亩,平均亩产66kg,最高丘块亩产131kg;1991年制种200亩,平均129kg,最高丘块亩产219kg;1992年制种200亩,因受洪涝和火南风危害,亩产110kg,但最高丘块亩产仍达239.8kg。现将制种技术总结如下。l掌握温光特性,确定安全授粉期 行两优1号为两用不育系。温度…  相似文献   

16.
夏兴旺 《杂交水稻》2012,27(4):35-36,94
根据不育系奥富A与保持系奥富B的特征特性,结合湖南怀化历年气象资料和繁殖制种实践,总结了奥富A安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特优63系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明恢63配制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1988年秋.盐城市农科所、扬州市种子公司及盐城市种子公司联合将该组合引入江苏.经1989~1993先后五年多点试验试种、繁殖制种,表现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病虫害轻、米质较优、繁制种产量高,是一个综合性状较为理想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1994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重点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8.
武恢898由明恢63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具有株叶型态较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抽穗整齐、花粉量足、日开花时间比明恢63迟0.5~1h、与母本花时吻合较好、易制种等特点。与珍汕97A配组,F1表现为纯感光性品种;与龙特浦A配组,即特优898表现综合性状良好,属基本营养型组合,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茎秆粗壮,株型集散适中,抗逆性较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9.
强化恢复系是获得强优杂交稻新组合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育系相同而恢复系不同的情况下,所配组合杂种优势的强弱、综合性状的好坏、产量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受到恢复系的制约。我国在税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面,主要是采取测交筛选和杂交选育的方法,育成的恢复系中,以明恢63最为突出,用其配组育成的汕优63,近10余年来一直是我国舢型杂交稻的主栽组合,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杂交水稻组合。80年代以来,结合不育系的改良,以明恢63作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配组,先后育成协代63、献改优63、D优63、红优63、特优63、马协优63、丝…  相似文献   

20.
武恢898由明恢63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具有株叶型态较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抽穗整齐、花粉量足、日开花时间比明恢63迟0.5~1h、与母本花时吻合较好、易制种等特点。与珍汕97A配组,F1表现为纯感光性品种;与龙特浦A配组,即特优898表现综合性状良好,属基本营养型组合,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茎秆粗壮,株型集散适中,抗逆性较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