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动物检疫》2005,22(4):10-10
2005年,农业部兽药监管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重点是,以查处非法制售兽用生物制品为突破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兽药活动,取缔兽药非法生产、经营黑窝点;查处非法制售疫苗活动,维护兽药市场秩序;以清查禁用兽药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检出率;以推行兽药GMP、兽药GSP管理为措麓,建立兽药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条例》分为总则、新兽药研制、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进出口、兽药使用,兽药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七十四条。原《条例》为九章51条,加了23条。  相似文献   

3.
兽药是特殊商品,兽药不仅影响动物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且通过食物链间接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兽药使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动物防疫治病,其次要保证动物产品安全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和强调兽药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性,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兽药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对我国兽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兽药市场监督管理是国家赋予农牧行政执法部门和兽药质量监察机构的一项职责。在执行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待进一步理顺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处理得当,必将对兽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1兽药监督与兽药经营的关系兽药监督人员是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而兽药经营人员是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客体。农牧行政执法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兽药监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使兽药监督人员提高政治素质、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对兽药经营人员进行经营作风、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兽药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使经营人员自觉…  相似文献   

5.
2005年,农业部兽药监管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重点是,以查处非法制售兽用生物制品为突破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兽药活动,取缔兽药非法生产、经营黑窝点;查处非法制售疫苗活动,维护兽药市场秩序;以清查禁用兽药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检出率;以推行兽药GMP、兽药GSP管理为措施,建立兽药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兽药GMP的实质和兽药质量的内涵,强调了兽药生产企业应以兽药GMP为基本准则,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自觉成为兽药GMP的执行主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兽药GMP的结束,2000家兽药企业因没有实力进行兽药GMP改造认证而退出市场,整个兽药产业也会因为大量企业的退出而使兽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兽药GMP的近1000家兽药生产企业将在更高层次角逐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中国的兽药产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4):42-42
为提高我国兽药生产水平,规范兽药生产活动,保证兽药质量,提高兽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我部修订发布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农业部第11号令,以下简称《兽药GMP规范》),并自2002年6月19日起施行。现就实施《兽药GMP规范》的有关要求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入世与我国兽药行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步伐的加快,加入WTO指日可待,加入WTO后我国兽药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形势?我国的兽药工业的竞争力如何?兽药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兽药管理、监督、生产以及经营人员应共同关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兽药行业的现状出发,简要分析国内外兽药产品的竞争形势,寻求我国兽药工业加入WTO后的生存和发展对策,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们行业的每一位同仁都积极参与到关系我国兽药工业生存和发展的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10.
兽药生产企业问题剖析: 主要表现在兽药生产企业把关不严,搞不正当竞争;另外兽药质量监测不到位,抽检方法不科学,亟待改进。1、兽药生产企业把关不严。部分兽药生产企业因缺乏资金,设备陈旧,维持生产现状者居多。有些企业附属办兽药厂、私人合资办厂,他们资金不足、规模小、条件简陋、技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是兽药、添加剂等杂牌企业。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作为我国兽药GMP强制实施前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对兽药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目前,已有3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GMP验收,大量的兽药生产企业也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造,可以说,我国的兽药GMP达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有部分兽药企业由于自己规模、资金、实力等原因,对兽药GMP改造持观望态度。对此,本刊就兽药GMP实施过程中大家关注的焦点、存在的问题,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业内的专家、兽药GMP企业负责人一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根据部领导要求,新年伊始,兽药行政许可实行综合办公。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办事指南(兽药行政许可部分)包括12项:1、研制新兽药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审批;2、兽用新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审批;3、兽药生产许可证审批;4、兽药产品批准号核发;5、新兽药注册;6.进口兽药注册(兽药注册);7、进口兽药再注册(兽药再注册);8.兽药变更注册;9、兽药进口许可证审批;  相似文献   

13.
实施兽药GMP是我国兽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农业部第202号公告等有关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兽药生产企业均实施了兽药GMP,非GMP企业退出了兽药生产队伍的行列。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非GMP企业的兽药产品退出了兽药市场。从此我国兽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期报道了我国自实施兽药GMP以来,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近5年内的GMP检查验收工作的回顾和总结,详实的数据说明了过往的成绩,但摆在兽药企业面前的严峻问题是:过了GMP验收这个坎,如何走得更好、更远。本刊将继续予以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加强进口兽药监督管理,对保证进口兽药质量、规范进口兽药市场、打击非法走私进口兽药、确保食用动物产品安全、维护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保护国内兽药生产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于2002年9月27日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附件: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部长杜青林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兽药监督管理,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印制、使用活动,保障兽药使用的安全有效,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业部主管全国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所辖地区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工作。第三条凡在中国境内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6.
实施《兽药GMP》,对保证兽药质量。规范兽药生产活动,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将在兽药行业中引发一场产业革命,同时是我国兽药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目前.兽药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差、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质量低等问题。这种落后局面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兽药质量问题和滥用兽药,使动物疾病控制受到影响。许多养殖产品存在药  相似文献   

17.
未来几年,农业部将编制和发布《兽药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兽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规。有关专家表示,兽药立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将对今后我国兽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全面提高我国兽药质量安全水平,记者从11月30日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中国兽药大会”上了解到。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兽药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现。那么,如何从外观上识别假劣兽药呢?现介绍几种简便的识 别方法。①查兽药生产企业是否经过批准凡未批准的单位,生产的兽药必然没有领取批准文号,按《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应作假药处理。②查产品批准文号兽药产品是否取得批准文号,是判断该药是否可能属于假兽药的重要标志。检查时先看产品有无批准文号,然后看批准文号的③查产品规格查标签上标示的规格与药品实际是否相符。主要是兽药的标志装量与实际装量是否相符。④查兽药名称兽药名称包 。…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以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与品牌联想来衡量中国兽药行业时,不禁感慨兽药品牌的空洞及危机。众多的兽药产品仅仅是单纯的符号,还缺少广泛的知名度,缺少有深度的忠诚度,品牌缺少个性,品牌与产品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还远未形成.品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更少有清晰的、恒定的核心价值。兽药需不需要品牌?兽药的品牌价值几何?兽药品牌如何打造?兽药企业要不要作品牌战略规划?具体要规划些什么?如何规划?如何实施?对于2006年的兽药市场和兽药企业而言,无疑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一样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农业部第22号令,以下简称22号令),保证清理整顿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工作的质量与进度,针对近期各地普遍反映的问题,我部组织制定了《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编写细则》(见附件),现予发布,请各地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农业部第22号令和第233号公告,认真做好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按我部安排的时间进度认真做好违规标签和说明书的清理工作。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