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温逼熟的危害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若遇高温,往往会受害而造成减产。高温对这一时期的危害主要是在两个阶段:一是扬花前后,使花粉的生活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对1996—2005年10个年份的晚稻孕穗至成熟期的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对水稻空壳率和灌浆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水稻的灌浆速度没有显著影响;灌浆期气温的升高对水稻灌浆速度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日最高温度大于或等于30℃的天数对水稻秕粒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日最高温度大于或等于30℃的天数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最后对防御高温危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小麦的环境胁迫因子。干热风是通过高温、干燥和强风三者的综合作用,轻则造成秕粒,植株早衰,重则加速植株死亡,从而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4.
一、小麦干热风的危害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小麦的环境胁迫因子。干热风是通过高温、干燥和强风三者的综合作用,轻则造成籽粒秕,植株早衰,重则加速植株死亡,从而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遇轻干热风的年份,可减产5%~10%;重的年份,可减产10%~20%,有时可达30%以上,而且影响小麦的品质及降低出粉率。  相似文献   

5.
水稻空秕粒是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这是水稻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障碍。在正常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空秕粒率约10-20%;但在不正常的年份,空秕可达30-40%,甚至更高,这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水稻生产上除了争取多穗大穗外,还要减少空秕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才能获得高产。一、产生空秕粒的主要原因1、不良气候的影响高温伤害花粉发芽力和受粉能力,同时高温造成根系早衰,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功能下降,逼熟灌浆  相似文献   

6.
<正>1发生情况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小麦的环境胁迫因子。干热风是通过高温、干燥和强风三者的综合作用,轻则造成秕粒,植株早衰,重则加速植株死亡,从而造成小麦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水稻在开花及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5~28℃,日最高气温34℃。当持续数小时的高温极易导致水稻开花期颖花败育,造成空壳率大幅增加。灌浆期的高温也对产量形成不利,35℃以上的高温加快籽粒灌浆,引起秕粒和早衰,缩短灌浆期,对水稻的千粒重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水稻最终的经济产量。因此,开展水稻的高温热害分析迫在眉睫,也是做好水稻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空秕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空秕粒即指水稻空粒和秕粒两种,水稻空粒是指子房未受精或受精后子房停止发育的不实粒;秕粒是指子房受精后,在灌浆过程中停止发育的半实粒。水稻空秕粒发生多少,因年份、品种而存在差异,水稻空秕率发生轻的年份为 7%~10%,一般年份15%~20%,严重年份 30%~60%,个别品种达8  相似文献   

9.
<正>1防治小麦吸浆虫1.1发生特点。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小麦病虫害,在永年历年都有发生,主要以幼虫危害灌浆期麦粒,造成秕粒和空粒,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1.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期喷施BA和ABA对水稻灌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永萍  聂凡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1):14-15,19
水稻后期叶面喷施BA能改善水稻后期叶片衰老进程,促进水稻弱势粒代谢,改善弱势粒灌浆充实,降低水稻空秕率;适宜浓度外源ABA也能够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减少空秕率。  相似文献   

11.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9,(11):37-37,39
夏季天气温度高,经常出现干旱少雨或阴雨连绵的情况,而水稻在夏季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稻米产量、质量形成时期,那么夏季水稻种植如何防控高温热害?在夏季,水稻高温热害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何防控高温热害,是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水稻在开花和抽穗结实期遭遇高温危害,是出现授粉不良、灌浆停止、秕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庆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水稻抽穗扬花与灌浆结实两个高温敏感期为切入点,确定了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并划分轻、中、重度3个等级,利用重庆34个气象站48年(1961~2008年)日平均气温与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水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稻高温热害尤其是重度高温热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水稻抽穗扬花期,重庆东北部、中部、西南部高温热害较重;灌浆结实期,长江河谷地区高温热害重.  相似文献   

13.
夏季高温天气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带来威胁,科学试验表明,棉花在现蕾期如果遇到日平均30℃以上的气温,会使花粉干缩,失去授粉能力,并抑制生长,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降低伏桃的坐桃率;水稻尤其是杂交水稻,如果在开花灌浆期遇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出现“高温不实”和“高温逼熟”现象,导致空壳及秕粒,降低产量;玉米在温度高于32~35℃、  相似文献   

14.
<正>寒露风是湖南省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影响抽穗的速度,使抽穗缓慢,甚至穗子不能完全抽出来。二是影响颖花的开花授粉、受精,形成空秕粒。三是影响稻粒正常灌浆发育,形成秕粒。寒露风是晚稻后期生长的天敌,如遭遇1次稍强的寒露风,可造成10%~20%的空秕率,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水稻灌浆过程是子实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过程,在水稻开花、灌浆期根据水稻的生理需要,合理地进行水稻根外追肥,可以促进水稻子实对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子实的灌浆强度,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秕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遭受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证明,在开花期,35℃以上的高温持续I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高度不育,其中已开放的花受害最大。一般要损失10%左右。严重的可达20%以上,是影响水稻高产优质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早衰咋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稻品种早熟引起早衰早熟水稻品种在水稻幼穗分化和水稻灌浆期赶上高温,使水稻呼吸作用旺盛而大量消耗养分,加上昼夜温差小,养分积累少,影响水稻幼穗分化.造成水稻穗小、粒少、空秕率高,千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生育期要适当,不要过早.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秃顶是指在成熟玉米果穗顶端出现的秕粒和缺粒现象,通常有秕粒秃顶和缺粒秃顶两种。秕粒秃顶是指果穗由下而上逐渐由饱满的籽粒过渡到完全没有灌浆的空壳;缺粒秃顶表现在果穗顶部没有灌浆的稃壳,与饱满的籽粒之间有十分明显的分界。(一)秃顶形成的主要原因玉米秃顶形成的原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气象因素对信阳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气象角度分析,2003年信阳市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有:苗期、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灌浆乳熟期遭受连阴雨天气及低温冷害影响;抽穗开花期遭受高温热害、中后期遭农业气象灾害衍生的病虫害的共同影响,致使水稻生育期延长、有效分蘖减少、穗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灌浆速度减慢、千粒重及品质下降。全市水稻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土壤水分持续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以上育397和绥粳3号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比较了灌浆结实期1~30d土壤水势0kPa(正常供水)和-65~-60kPa(水分胁迫)两个处理水稻优、劣势粒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持续-65~-60kPa控水对两品种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控水使两品种优势粒和劣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粒重增量减少,但持续控水延长了籽粒有效灌浆时间,因而千粒重并未显著降低。控水使上育397优势粒起始生长势增加,劣势粒起始生长势降低,而使绥粳3号各部位起始生长势R0均降低;使两品种各部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拖后。控水使两品种优势粒前期灌浆时间缩短,劣势粒前期灌浆时间延长,中、后期灌浆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