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吉利豆2号是高级农艺师魏占国先生(电话:0437- 5107789)历经8年时间育成的集高产、高油、早熟、抗逆性强于一体的新型大豆品种。是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类的佼佼者。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并升入国家大豆区域试验。由《农民日报》推荐,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定,拟向全国适应区域宣传推广。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为112天,需活动积温2350℃。株高100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长叶紫花。结荚节位低,荚浓密,多而成簇,3~4粒荚,荚  相似文献   

2.
平豆1号是由平顶山市农科所从农家大豆品种——本地青中选取变异单株,应用系谱法育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多抗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05001)。  相似文献   

3.
丰收26号具有亚有限结荚习性,成熟时不裂荚,子粒蛋白质含量高。接种鉴定为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在适应区域种植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09天。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在试验中,丰收26号表现出早熟、高产、稳产等特点,2008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顾卫红 《农家顾问》2008,(11):26-26
青酥3号为优质、早熟、抗病菜用大豆新品种。株型直立,有限结荚,单株结荚20~25个。荚色绿,荚毛灰白稀疏,2~3粒荚长5.3厘米,荚宽1.2厘米以上。平均单粒鲜豆0.67克,被覆绒膜,易烧煮,糯性,微甜,对光周期不敏感,适合南北方各地春播大中小棚覆盖栽培或露地栽培,全生育期82天。2006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平豆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豆2号是平顶山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高抗广适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有限结荚型,株高70 cm左右,主茎15~18节,结荚密,3,4粒荚多。籽粒圆形,微光,百粒重18 g左右。在河南省大豆区试中,产量连续2年居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市农科所(邮编:467001。电话:0375—4964327)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平豆2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湖北农业科学》2006,(1):48-48
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3。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220.0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8.6%。全生育期103d,比中豆8号短12d。该品种株型收敛,呈扇形,分枝顶端明显低于主茎顶端,分枝节间较短,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形,叶片中等偏小,叶色淡绿。成熟时落叶较好,不裂荚。荚弯镰状,浅褐色。  相似文献   

8.
《湖北农业科学》2006,(1):38-38
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04。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280.0kg,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13.4%。全生育期99d.比中豆8号短16d。该品种株型收敛,长分枝较多且节间较长,分枝顶端与主茎顶端基本等高,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叶椭圆形,叶片中等偏小,叶色淡绿。成熟时落叶较好,不裂荚。荚弯镰状,浅褐色。  相似文献   

9.
<正>1.浙翠1号。最新育成极早熟品种,是目前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的理想品种。该品荚翠绿,以主茎结荚为主,叶小荚密,分枝少,始花结荚早。商品荚65厘米左右,荚型美观,品质佳,克服了一般极早熟品种易早衰、采收期偏短的缺陷。2.淅翠无架。属矮生豇豆新品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11.
许豆 3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熟大豆新品种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许豆 3号是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 2 2号为母本与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早丰 3号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系谱法 ,以选择早熟、高产、抗裂荚、抗病、抗倒、广适性为主攻方向 ,经 11年 13个世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1992年配制组合 ,经南繁北育 ,于 1997年进行品系鉴定 ,1998年进入河南省区试 ,2 0 0 0~ 2 0 0 1年完成省区试 ,2 0 0 2年完成河南省生产试验。2 产量表现2 0…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的8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设置早熟和中晚熟两组进行春播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引豆9701、青酥2号、青酥4号、青酥5号均比对照95-1增产,但以青酥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高产稳产,口感佳,可作为我区早春鲜食大豆品种示范推广;中晚熟组浙鲜豆3号比对照台湾75增产,无论鲜荚大小、百荚鲜重、品质均符合加工出口要求,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安阳黑绿豆2号系安阳市农科所严格按照优质、高产、早熟、抗病、抗倒等育种目标选育而成.2001年在第二届全国特种养殖、种植品种展示交流会上荣获金奖。其特征特性:生育期60天.属早熟品种。植株直立.幼茎绿色.株高60厘米左右.主茎分枝2.5~3个.单株结荚23~26个.荚长11厘米.单荚粒数10~13粒.百粒重6.5克.荚黑色弓形,籽粒长圆柱形.种皮黑色无光泽(毛粒),茎秆、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业科学》2006,(1):16-16
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仙桃市国营九合垸原种场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豆200501。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2416.5kg,比对照鄂豆4号增产11.1%。全生育期102d.比鄂豆4号长2d。该品种株型收敛,叶李椭圆形,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幼苗叶缘内卷成瓢状.苗架较纤细,生长势中等偏弱。成株叶片比鄂豆4号略小,叶柄略上举,开花前后长势旺盛。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荚浅褐色。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浅褐色,外观品质较优。经品质测定,子粒粗脂肪含量19.72%.粗蛋白含量43.06%。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株率3%,轻感大豆斑点病。适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及其以东地区作春大豆种植。生产上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渍、科学化控,以防倒伏。  相似文献   

15.
长青2号芸豆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成功的早熟、优质、高产一代杂种,鲜荚上市,极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许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许豆6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豆2009002。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3 d,株高92.9 cm,分枝数2~3个,主茎节数17~22个;紫花,灰毛,荚灰褐色,荚粒数2~3粒;籽粒圆形,黄色,脐浅黄色,种皮有光泽,百粒重16~19 g。2008年,许豆6号脂肪(干基)含量21.08%,蛋白质(干基)含量41.31%。2008年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许豆6号平均产量2 826.3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61%,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7.
华疆1号早熟大豆新品种华疆1号是黑龙江省北安华疆大豆育种研究所选用北丰10号为母本、北丰1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5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组审定。2005年开始,在我区半山区的第六积温带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小垅密植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籽粒圆黄、商品外观好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8.
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陇豌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农村百事通》2009,(17):30-30,81
“陇豌1号”豌豆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4号)。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豌豆品种.矮秆.春播生育期85~95天,株高55~70厘米.半无叶型直立生长.抗倒伏性较普通型豌豆好。白花.每株着生8~14荚.双荚半75%,不易裂荚,每荚4~8粒.白圆粒.  相似文献   

19.
<正>该品种由达豆2号×泸定黄壳早选育而成。200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以黑河18为母本,绥97-7049为父本进行杂交,1999年用60Co-γ射线0.14 kGy辐照大豆F2风干种子,经多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选育成早熟、高产和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黑河52。于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秆强、不炸荚、适应性广和适宜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