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甘南州春小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南州夏河县王格尔塘乡洒索麻村对引进的6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97174-1、9414-9、941-1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分别为4 583.3、4 166.7、4 083.3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2.2%、11.1%、8.9%,抗白秆病和白粉病,轻感条锈病,生育期110 d左右,适宜在大夏河沿岸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渭源县旱地进行的5个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山旱901折合平均产量5 092.59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5.9%,高抗条锈病,综合农艺性状好,可作为临麦30号的替代品种在渭源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品种96532折合平均产量4 444.44 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9.9%,可作为搭配品种;品种(系)AD-4、94474、2D-2均较对照减产,暂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庄浪县东部高寒阴湿区山地梯田,以庄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和庄浪县自育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5-2-6折合产量最高,为51424.24 kg/hm2,较对照增产16.79%,植株生长健壮,经济性状优良,晚疫病发病迟,抗性强,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03-5-7、青薯9号、06-7-8分别较对照增产6.68%、5.85%、0.41%,产量高,植株生长健壮,经济性状好,晚疫病发病较迟,抗性强,可作为替补品种推广种植;庄薯3号产量高,抗旱抗病,植株生长健壮,经济性状好,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4.
2013年在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蚕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9716-1的折合产量最高,为4 384.0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15.1%;0352-1居第二位,折合产量4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9.9%。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康乐县及类似地区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淮地区旱稻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稻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郑旱2号产量4 1 62.08 kg/hm2,较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6.84%,但轻感稻曲病、重感纹枯病;旱稻277、济旱9715较对照分别增产10.31%和5.48%,综合经济性状均较好;30A/C4115、Hs90-5和9847较对照增产16.21%~78.62%;郑旱1号、旱稻502、旱稻297、丹粳8号和旱糯3号在试验中比对照减产4.17%~24.83%.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新品系天 94 - 3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 76 H- 35 - 3- 2作母本、86 6 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露地生产试验、示范中 ,川水地折合产量 5 812 .5~ 6 2 70 .0 kg/ hm2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3.3%~ 33.1% ,半干旱山区折合产量 3795 .0~ 4 890 .0 kg/ hm2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0 .9%。地膜栽培试验、示范折合产量16 6 5 .0~ 4 4 5 5 .0 kg/ hm2 ,较对照品种咸农 4号增产 2 7.7%~ 34.1%。成株期对条锈菌当前主要优势小种条中2 9、30、31号免疫 ,对杂种 4 6类群的 Hy- 3、Hy- 7及混和菌免疫 ,对 Hy- 4中抗 ;中感白粉病 ,轻感叶枯病 ,耐红矮病、黄矮病。籽粒含粗蛋白 16 .6 7%、赖氨酸 0 .5 7%。适宜在渭河上游单产 6 0 0 0 kg/ hm2 以下的中低产川水地、塬台机灌地以及海拔 170 0 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山地产量水平在 2 2 5 0 kg/ hm2 以上的旱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引进春小麦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昌县引进10个春小麦品种试验的结果表明,7个品种(系)XC-6、D68-20、E47-146、E46-2227、2010、垦春13、21351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以品系XC-6折合产量最高,为10 45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9.5% ;品系D68-20折合产量为10 340.9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3%;3个品种(系)宁J210、1248-4、农福2号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减产,减产率为7.1%~8.3%.  相似文献   

8.
在临夏地区进行了春小麦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的临麦30号、临麦32号、定西39号增产比较显著,分别比对照临夏31号增产7.1%、3.7%、0.8%,抗病性、适应性强,丰产性高,适合临夏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其余品种较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9.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对58个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有32个品系比对照临麦33号增产,其中07-04-10、06-118-18、97元10-2矮选、06-111-5、08-053-12、08-010-18、06-075-12、03-24-18、08-009-8、08-099-2、05-53-25、04-39-17、08-59-8平均折合产量为5 950~6 650 kg/hm2,比对照增产15.09%~73.61%,居前10位,且均抗倒伏、较抗病、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0.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901、新优1号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