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从麦冬健康叶片中分离得到两株内生细菌,并对其进行了分子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MD1菌株是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淀粉水解试验、甲基红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阳性;MD2菌株是节杆菌(Arthrobacter woluwensis),淀粉水解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阳性,而甲基红试验为阴性。本结果为麦冬内生细菌的功能菌株的筛选和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特色饮料"生命营养液"内源菌株CICC 10822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离培养方法对30℃条件下分离得到的新疆埃杜升"生命营养液"细菌CICC 10822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菌株CICC 10822接触酶反应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淀粉水解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能利用葡萄糖、果糖、核糖和半乳糖,不能利用麦芽糖、木糖、甘油、乳糖、甘露糖、山梨醇、纤维二糖、鼠李糖、阿拉伯糖,不液化明胶。利用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 DNA和phe S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微生物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将菌株CICC 10822鉴定为酸鱼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结论]试验结果为今后开展针对该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濒死的大黄鱼体内分离出3株菌株并进行生化鉴定,具有高度一致性,命名为NT-AH.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动力,氧化酶为阳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水解七叶苷、水杨素、阿拉伯糖、精氨酸及赖氨酸;一定浓度的菌体和培养液离心上清对小鼠均有致死作用:该菌对所试药物均无敏感性.所分离鉴定的细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HAB-9是从槟榔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对17株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16srDNA及生化特征测定,鉴定HAB-9菌株,应用对峙法测定了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经16S rDNA鉴定,HAB-9菌株为B.amyloliquefacien;经生化特征测定,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M. R测定呈阴性,V-P测定为阳性,氧化酶测定为阴性,接触酶测定为阳性,淀粉水解试验发现具有解淀粉的功能;PDA平板对峙培养,发现HAB-9菌株对槟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17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有较大差异,平均抑制率为60.82%;对槟榔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抑菌率为70.59%;效果最差的为黄瓜炭疽病菌(C.orbiculare),抑菌率为50.22%。从本实验结果可知,HAB-9菌株对多数病原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菌株(HM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泥鳅和小白鼠不致病,对云斑有较弱的致病力。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藤黄微球菌一致,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运动力,多成双、四联或簇状排列,不形成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接触酶和明胶液化阳性;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七叶苷、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双水解阴性等特征。采用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 382 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M044913)。该序列经RDP(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数据库在线Classife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微球菌属细菌。以该菌16S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  相似文献   

6.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得到海洋细菌76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海洋细菌18株,经液体发酵后复筛有8株细菌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BM-1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所有的供试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盐浓度为3%~7%时,BM-1菌株生长良好。形态观察表明,菌体细胞呈杆状,大小为0.6~0.9μm×2.0~3.5μm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有鞭毛可运动,好氧。在2216E培养基上形成乳黄色不透明菌落,菌落易挑取,细胞随机无规则排列。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M-1的淀粉水解试验呈阴性;伏普试验为阴性;甲基红试验为阴性;接触酶试验为阳性;赖氨酸和精氨酸脱羧酶试验为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呈阴性;半固体琼脂穿刺试验呈阳性说明待测菌具有运动性;明胶液化试验呈阳性,硫化氢试验呈阳性;尿素酶试验呈阳性。初步认为,菌株BM-1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特性与文献记载的假单胞菌属的种类均有明显不同,可能为假单胞菌属一变种或新种。  相似文献   

7.
从湖南长沙市郊患腐皮病的泥鳅上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感染可复制本病.病原菌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单极生鞭毛运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溶血,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L-组氨酸、L-阿拉伯糖、L-精氨酸和水杨苷不能作为唯一碳源.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温和气单胞苗(Aeromonas Sobria).用呋喃唑酮治疗人工感染泥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1株高温型厌氧产氢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面夹层和平板培养瓶厌氧法从油田区的岩石中分离到8株细菌,经气体组成及产氢能力检测,发现其中2株细菌具有产氢能力。在60℃高温条件下,菌株ZX-1的氢转化率最高,为1.8mol H2.mol-1葡萄糖。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芽孢、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5~0.45)μm×(2~8)μm;菌落特征表现为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柠檬酸盐利用、葡萄糖为阳性,氧化酶、淀粉水解、V-P反应为阴性,初步鉴定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经16S rDNA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该菌序列与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的序列相似性达100%,进一步确定该菌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依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通过葡萄糖氧化发酵、乙酰甲基甲醇、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和需氧性检测等多项生理生化反应,鉴定 B95 7p 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itilis)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方法对西藏索马地区高山草原土中放线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分类,并对链霉菌属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放线菌可分为10个属,以链霉菌属占优势;链霉菌属可分为12个类群,金色类群占优势。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参试菌株淀粉水解,明胶液化能力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拮抗试验中抗细菌多于抗真菌菌株,细菌中以抗G+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从病死鸡雏的肝、心血等器官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过培养特性检查、API 20E生化鉴定以及对鸡雏的致病力试验,确定所分离的菌株为致病性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2.
董昆明  陈亮  周晓见  靳翠丽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2-19175
[目的]对1株抑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进行筛选、鉴定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并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手段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株编号为5B18的菌株,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cearum)有强烈拮抗作用。全细胞脂肪酸及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该菌提取物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为13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结论]该研究为从微生物角度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新疆伊犁农牧民传统发酵的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到呈革兰氏染色阳性,秆状,编号为H-1的菌株.通过对此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普通生理分析,并测定该菌株降解胆固醇的活力,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H-1与Lactobacillus casei具有100;相似性,说明此菌株即为干酪乳杆菌.使用ClustalX1.8程序和Mega2程序将该菌株与报道的相关乳酸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16S r DNA序列分析在菌株鉴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刘娣  温洪宇  郑曦  高霞莉  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21-11422,11510
[目的]探讨细菌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特性。[方法]摇床处理18和24h试验中,利用HPLC测定从化工废水中分离出的3株细菌培养液中的苯酚含量,计算苯酚降解率,比较降解苯酚的特性。通过模拟SBR工艺试验,研究3株菌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对苯酚降解优势菌株NYC-3进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摇床处理试验表明,24h时3株菌株的苯酚降解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以菌株NYC-3的苯酚降解率最高,降解率为99%,菌株JHC-1和HFC-1的分别为82%和94%。在SBR模拟试验中,菌株NYC-3的总化学耗氧量变化最大,CODCr值从210.33mg/L降为27.78mg/L。根据NYC-3的细胞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按照伯杰氏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结论]摇床试验和模拟SBR试验均证实,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闵涛玲  杨启银  曩潇潇  周耀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37-5838,5841
应用传统的细菌分类方法,并结合16SrRNA系统鉴定,将光合细菌菌剂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RZ21)鉴定为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氏菌。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苎麻脱胶共生菌群RAMCD407中分离高效脱胶菌种,利用苎麻发酵物培养基分离筛选高效脱胶菌株;形态、生化结合16S rDNA分子方法鉴定菌株;水解圈法结合酶活力测定验证入选菌株产酶能力;苎麻脱胶试验核实入选菌株脱胶能力;分离出K30和L11两个菌株。K30和L11都能在果胶和木聚糖平板上形成水解圈,K30的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238.47 U/mL和 98.36 U/mL,L11的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 170.79 U/mL和 64.11 U/mL;K30和L11进行苎麻生物脱胶时,能使纤维残胶率由32.3%下降为1243%和15.70%, 纤维强力均超过5.5 cN/dtex。VITEK系统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都一致表明,K30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相似性高达99%,L11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相似性达到99%。  相似文献   

17.
从发病猪场死亡仔猪的肝、脾和淋巴结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观察、鉴别培养和生化分析,鉴定为链球菌。该菌株对小白鼠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先锋V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蒽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  相似文献   

18.
从鄱阳湖地区3种耕作层的土壤中分离出17种菌株,经过初筛及复筛获得1株有较强絮凝活性的菌株( CSB3),经鉴定为革兰式阴性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Mg2+对产生菌的絮凝活性有较大影响,Mg2+更适合做该产生菌的助...  相似文献   

19.
从江苏省某水禽场的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鸭中分离获得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野毒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采用PCR进行分群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扩增φX_(174)噬菌体裂解蛋白E的基因序列,构建温控型表达质粒pBV221–E,并将其电击转化入分离毒株,升温诱导E蛋白表达制备菌蜕;通过测量菌液A600 nm值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评估菌蜕构建效果;用该菌蜕进行灭活处理和无菌检测后,对雏鸭进行免疫,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水平。结果表明:该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为O24,属于B1群,具有毒力基因fimC、csgA和iroN;获得的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蜕裂解率为99.96%;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制备获得的菌蜕表面有明显孔道,细胞质从孔道溢出,细胞膜皱缩变形;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二免后菌蜕免疫组雏鸭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可见,通过将pBV221–E重组质粒转化至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调节细菌培养温度诱导E蛋白表达,能制备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B1群O24型野毒株菌蜕。该菌蜕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20.
拮抗细菌W-7的鉴定及其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分离纯化自马铃薯晚疫病病叶上的一株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W-7的分类地位、抑菌作用及其防病潜力,采用传统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以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分别测定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以及不同浓度菌液的抑菌作用,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对病菌菌体形态的影响,并采用块茎切片法评价菌液的离体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W-7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菌液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94.44%,菌液能使致病疫霉菌丝变形;将菌液稀释至原液浓度的25%后,抑菌率仍能达到87.65%,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为73.40%。拮抗细菌W-7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