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历史调查数据参与森林调查因子遥感定量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调查因子估测是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多元数量化回归估测模型Ⅰ为基础,综合考虑历史调查资料(主要为前期调查因子值)和遥感数据等信息,建立了以小班为估测单元,保留小班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每公顷蓄积量的遥感定量估测模型。经检验,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内容、手段和技术, 变化信息采集方法与技术, 以及保留小班林分林木因子更新方法的演变,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卫片在森林二类调查中应用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2008年3月在宁明县开展了二类调查试点。试点工作应用了遥感高新技术,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先进的图像分割技术,实现了小班区划的自动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形图勾绘小班界线位移大、面积精度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自本世纪770年代初出现了陆地卫星以来,国内外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日趋成熟,雷达卫星升空、计算机的配合使用将时一步拓展其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前景。为此,编辑部约请谭宽祥先生为本刊开办《林业卫星遥感知识讲座》,全年四讲,每期一讲,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业调查中地类面积遥感判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森林经营规划的重要基础,以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是在小班区划的基础上,采用目测与辅助调查的方法,但其精确度相对较低,直接对蓄积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遥感技术联合卫星遥感对样地进行判读的采用率逐渐提高,但仍然会存在误差。为使二类调查中遥感地类面积判读误差进一步降低并得以体现,本文对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沙湾分局遥感影像资料的遥感判读面积与实测面积进行了分析,建  相似文献   

6.
TM卫片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已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分别于 1999年、 2000年在大兴安岭林管局阿尔山、阿里河两个林业局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使用 1: 2.5万 TM卫片进行调查,取得了可靠的、合理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初步掌握了卫星遥感资料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一、应用方法 TM卫片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应用的角度上看,只是各地类面积估计和提高抽样效率的一种工具。目前,我们在二类调查中,主要侧重应用 TM卫片在各地类面积估计方面的优势,来进行小班区划和调绘,达到减少外业调…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类小班使用TM卫星遥感(RS)图像现地区划面积,同时使用GPS观测小班面积,计算TM图像区划面积和GPS定位观测小班面积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经试验,确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采用TM遥感图像现地区划最小面积4.0hm^2,适宜最小比例尺为1:25000。  相似文献   

8.
以图像处理系统ERDAS为基础,以TM卫星遥感图像和地面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材料,讨论了ER-DAS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有关过程,研究了如何把遥感图像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相结合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建立了遥感图像与GIS资源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正确可行,输出图像精度高,可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遥感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1 山东省森林资源监测现状 山东省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所作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和试点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抽样调查技术。70年代完成了全省第1次大规模的森林资源清查,即“四五”清查。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逐步完善,全省先后进行了5次森林资源清查。从2002年的第5次连查开始,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3S)等新技术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TM卫星图像在二类调查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同一地区TM卫星遥感森林资源调查和常规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和成果的比较,探讨了TM卫星遥感森林资源调查的优缺点。并结合实践讨论了卫星遥感用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源数据协同作业的森林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森林调查手段正逐渐被激光雷达、光学遥感及卫星遥感等新兴的遥感技术所代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单一遥感数据源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森林信息提取需求。因此,文中以激光雷达为研究主体,综述摄影测量、高光谱遥感及卫星遥感等多种遥感技术在森林信息提取中不同遥感技术协同作业的研究进展。相较于单一数据源,多源数据协同作业在森林结构参数提取、生物量估测以及树种识别等领域均有明显优势。结合目前的研究工作,从数据获取成本、获取方式、多源数据融合、配套软件及系统构建等方面展望了多源数据协同作业方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监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多光谱遥感数据和数字地表模型(DSM)等数据,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乔木林小班的郁闭度、平均树高、总株数3项主要林分调查因子的数字化智能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郁闭度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8.6%;平均树高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0%;株数判读的平均准确率可达到82.36%。  相似文献   

13.
The Nordic countries have long traditions in forest inventory and remote sensing (RS). In sample-base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ies (NFIs), utiliz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s started during the 1960s, satellite images during the 1980s, laser scanning during the 2000s, and photogrammetric point clouds during the 2010s. In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ies (FMI), utilization of aerial photos started during the 1940s and laser scanning during the 2000s. However, so far, RS has mostly been used for map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rather than for estimation of regional parameters or inference on their accuracy. In recent years, the RS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At the same time, the needs for information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New technologies have created possibilities for cost-efficient production of accurate, large area forest data sets, which also will change the way forest inventories are done in the future. In this study, we analyse the state-of-the-art both in the NFIs and FMI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We identify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different RS materials and data acquisition approaches with different user perspectiv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we identify the need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emerging research questions. We also discuss alternatives for ownership of the data and cost-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4.
森林理化参数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成像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文中介绍国内外在轨运行的主要机载和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及其技术参数; 分别从叶面积指数和森林含水量反演及森林树种识别3个方面概述国内外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森林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及模型, 从叶绿素含量及森林养分元素反演2个方面概述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森林化学参数反演方法及模型; 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并展望其应用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Crow  P; Benham  S; Devereux  BJ; Amable  GS 《Forestry》2007,80(3):241-252
Archaeological surveys in woodland have always been problematicand many woodlands contain an unrecorded archaeological resource.For other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aerial photographs are oftenused to map archaeological features but woodland cover has alwaysimpeded such disclosure. Remote sensing methods are rapidlyevolving and are used both within forestry and archaeologicaldisciplines for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considersthe exciting application of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ofairborn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to reveal archaeologicalevidence previously hidden below a woodland canopy. Our researchshows how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canopy and understoreyvegetation greatly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DARto perform these surveys. A simple, visual vegetation mappingassessment is tested and its ability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of the LiDAR considered. 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of vegetation awareness when considering both a new LiDAR surveyfor a woodland, and when interpreting the data. Simple estimatesof LiDAR penetration of the woodland canopy and understoreyvegetation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ness of a LiDARsurvey in disclosing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d aid the interpretationof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在云南陇川县试点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结果表明:卫星影像图班面积正判率为99.2%,能提高伐区面积测量精度;在确定伐区位置、采伐时间、发现无证伐区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其他相关指标还达不到森林采伐限额检查的精度要求。认为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采伐限额检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既往湿地调查的方法及观点的研究,结合辽宁省湿地资源实际情况,以GPS、GIS和RS等技术的基础理论,结合林业专业技术,研究开发了以中巴卫星影像结合地形图,建立遥感解释标志,利用计算机自动判读,并辅以手持式GIS软件平台实地调绘校正的湿地调查技术方法。此技术经实际生产应用证明基础理论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易学,采集成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四川干旱河谷的分布与面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干旱河谷划分的技术标准,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调查界定了四川干旱河谷的分布与面积。四川干旱河谷分布于川西地区,涉及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白龙江的干流及部分支流,涵盖攀枝花市、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雅安市的40个县(市、区),面积锣50885.3hm^2。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我国现行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技术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建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样地布设和判读、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判读有证伐区的采伐情况、对无证成片采伐改全面判读验证为抽样判读实测、加强对大面积无证大片采伐和重大毁林案件的监测力度等。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充分挖掘高分辨率影像的优势和潜力,降低外业踏查工作量,增加成果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检查工作效率,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四川森林航测和林业遥感回顾与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1959年林业部航测队在四川省袭江下游、金沙江下游、青衣江上游以及川、陕、鄂交界的大巴山林区进行航测航调工作,1956~1958年林业部三、八森林经理调查大队使用航片在四川小金、会东等县及甘、青交界的祁连山林区完成323hm~2的森林经理调查;1959~1983年间森勘一大队使用航片调查总面积达1432万hm~2、森勘二大队调查1211万hm~2;营林调查队1959~1962年使用航片调查设计达128万hm~2。使用航片节省劳力提高工效,便于野外调查作业和小班区划调绘,不受地形限制以及有利于室内检核调绘质量等优点。放大航片象幅,蒙片调绘,内业航片加密,辐射隔网和透视格网转绘技术可提高航片实用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