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为科学评价学科建设绩效,文中以我国林业工程学科2017年12月的截面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科建设指标对成果产出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学科建设过程对成果产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术活动、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研究生队伍等对成果产出总量具正向影响,课程建设和研究生队伍对产出效率有正向影响;各项建设工作之间存在协同关系,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对成果产出的影响具有间接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滑之势。该文认为,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文提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林学强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加大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特色领域课程,鼓励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导师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和老中青教师的集体优势;同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研究生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顺应林业行业和林业科学研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基于学科的内涵,开展了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首先,根据林业信息工程学科的实际情况,凝练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林业""林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控制""CPS技术与林业服务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与多媒体支撑技术"4个学科研究方向,并明确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构建了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进行了探讨;并从优化课程设置、实施导师团队指导、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完善奖助学金设置4个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创新。最后,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综合体制改革,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与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相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调研、访问座谈以及课程教学实践,对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学术成果和毕业论文完成质量与学术动机之间、科研基本素质与学术成果之间、积极的进取心与科研能力的体现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由学术动机、科研基本素质和积极的进取心3部分组成的结论;提出开发和提高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包括开设研究方法课程,为开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加强导师、学生和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提高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开发程度。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所依托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为建设"森林云南"提供了人才保障。依托学科发展,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资源昆虫所主要保持和加强资源昆虫学、森林资源培育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情况、党支部成员思想动态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在整体上不如本科生党支部;党支部开展活动的丰富性对本科生党支部的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没有影响;党建制度越健全,发展党员流程越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越高;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对外沟通对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有显著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都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应适合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并注重提升其综合素质、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的培养、吸纳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培养质量为导向对原有的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考虑专业特点又适应特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的关键。为此,针对华中农业大学林业专业硕士在校生、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公共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和小型私密网络课程、技能课程)、学术训练、专业实践、论文选题、就业倾向、培养环节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问卷调查;从就业基本情况、用人需求和薪资待遇、专业技能培养、从业资格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不够、对林业行业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对林业专业硕士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等有较高的要求以及注重毕业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社交能力等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从林业专业硕士招生指标分配改革、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优质课程建设、导师与学生间互动机制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选题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升等8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农林大学省级“重中之重”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从办学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条件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教学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案,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引进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抓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改善科研条件,促进科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建立健全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科研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从人才管理、学科条件、学科考核、社会服务等角度研究与探讨了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措施;并指出“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对其他学科的建设起着带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冲刺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对林业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科研水平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关键,从而为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从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需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为基础、一流的人才培养需以一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一流学科的主要指向、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等5个方面,提出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学科优势,发掘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标志性战略人才的培养;完善科研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基于当代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该文从充分认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平台的建设、开设有关实验仪器操作的课程、促进实验室的开放、推动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要求研究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学科群以及学科群系统的概念,进而分析它们的基本内涵.然后对学科群系统的临界分岔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学科群系统演进的分析模型,探讨了学科群演进中各学科的竞争和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新的学科或研究方向是实现学科群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The Latin American Plant Sciences Network (Red Latinoamericana de Botánica-RLB) is a consortium of Centers of Excellence in Latin America designed to increase innovative scientific capacity in the plant sciences by providing graduate level training to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region. Training centers are located in Mexico, Costa Rica, Venezuela, Brazil, Chile, and Argentina, with headquarters at the Universidad de Chile, Santiago, Chile. During the initial five-year period, the Network has trained 70 graduate students (Doctoral, Master, and short-term trainees); has supported 67 research projects, 21 graduate courses, and 48 scientific events; and has provided minor infrastructure to the training centers for a total cost of US$1,245,645 (including Network administr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Network has had a major impact in breaking isolation among th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nd stimulating collaborative scientific efforts. The Network's experience is of relev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agroforest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4.
结合200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年会主题——融合与生长,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探讨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册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5.
林科高等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草原与林业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新林科"建设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和林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林科"建设的愿景目标包括推进林业草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整体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劳动教育是林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文中在分析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课程体系单一且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浅显且教育形式窄化、课程效果有限且考核机制功利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为例,提出"新林科"背景下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四维培养体系,即"思政劳育" "专业劳育" "实践教育""课程劳育"的多样化组合方式,不断深化大学生劳动认知,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切实培养出符合"新林科"要求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专业情怀日趋坚定,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森林游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正、负两个方面。正面效应是对森林生态环境有所保护和改善, 而负面效应是使游憩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冲击主要来源于开发建设、企业经营和游憩活动; 冲击的对象主要是植物、野生动物、土壤、水体、大气和种群结构等。在全面分析森林游憩对生态环境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科学规划, 进行生态化建设和执行生态化管理等减少对游憩区生态冲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森林经理学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经理学科定位是林学综合性技术学科而不是单纯的管理学科,非线性复杂系统科学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广义3S技术是学科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工具。文章探讨了学科方向的划分以及学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晓瑚  唐岚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2):71-73,8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变,从全人工操作向计算机自动化转变,这对档案信息的收集、保存、利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档案馆正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数据的管理与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林业科研院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大量科研发展历史档案和科学技术档案,对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但由于林业科研院所存在档案数据化意识低、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缺乏等问题,数字档案馆建设一直未提上日程。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林业科研院所需要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从基础设施投入、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才培养、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交叉培养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研究生跨学科交叉培养的思想,确定以林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得出木质林产品物流、林产品保鲜与冷链技术、林产品贸易与政策、林业物联网技术是有研究意义与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根据所提出的研究方向,给出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实验室建设的建议,期望对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两个专业研究生的交叉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宏  胡瑞  张嘉欣 《绿色科技》2019,(11):271-273
探讨了案例教学在《建筑业新技术与工法案例》课程中的应用,比较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此,课题组编写了7个涉及建筑业新技术的教学案例,其中以直接工程为基础编写了4个案例,以间接工程资料为基础编写了3个案例。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分别培养下的20个研究生的成绩构成情况,结果表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培养下,课程期末试卷的各部分分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试卷总分、简答题、名词解释、案例分析题等。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所教授的研究生学习主动性较强,教学气氛较浓,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