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制一种新型鹿肉松,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鹿肉松的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肉烘烤温度为80℃,炒松时间为6 h,炒松温度为50℃为最佳工艺参数;最佳辅料添加量配比为:白砂糖10%、酱油5%、食盐1.5%.通过上述优化工艺条件制得的鹿肉松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发酵法从玉米皮中提取膳食纤维,将其添加至酸奶中,以感官评价得分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9%,白砂糖添加量为7.0%,发酵时间为4.0 h,菌种接种量为3.2%是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各因素对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膳食纤维增加较多,水分含量略有增加,乳酸菌数为(11.47±1.8)×107 cfu/mL,约为普通酸奶的2倍。  相似文献   

3.
对盐水鸭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食盐添加量、腌制时间、煮制时间以及花椒、生姜、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盐水鸭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7%、腌制时间20h、煮制时间40min,花椒含量2%、生姜含量3%、复合磷酸盐含量0.3%时,加工的盐水鸭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4.
用碱解化学方法提取大枣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再将其与面粉混合制成大枣膳食纤维馒头。利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试验条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大枣膳食纤维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最佳的制作工艺为大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3%、加水量70%、发酵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制成的膳食纤维馒头感官评分高、口感俱佳。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大枣膳食纤维馒头感官评分高,可为制作该新型馒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钱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41-3643
[目的]优化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浸提法提取胡萝卜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主要因素对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碱浸提法提取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还对其持水力和膨胀度进行测定。[结果]优化得到的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4%、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1.28%,其持水力和膨胀度分别为2.18 g/g、3.47 ml/g。[结论]碱浸提法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胡萝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酒石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方法】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酒石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结果】酒石酸提取柑橘皮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为酒石酸质量分数3%,料液比1∶20(g∶mL),浸泡时间120min,加热回流时间120min.【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5.4%,验证试验证明结果稳定,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数学模型预测茯苓面条加工工艺中复合磷酸盐和食用碱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小麦面粉、茯苓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茯苓面条加工工艺中复合磷酸盐和食用碱的工艺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茯苓粉添加量23.84%,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12%,食用碱添加量0.22%,此时茯苓面条的感官评价得分预测值为82.58分。但从实际操作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对数据进行修正为:茯苓粉添加量23%,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10%,食用碱添加量0.20%,此时茯苓面条的感官评价得分为82.39分。[结论]模型建立合理,预测的结果较为准确,可为茯苓面条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立  陈军  李艳利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87-289
以豆渣粉和面粉为主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豆渣高纤维咸香饼干的最佳配方,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并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产品最佳配方为豆渣粉的添加量25%,食盐的添加量1.6%,酵母的添加量0.50%,其余以辅料(标准面粉、海苔、蜂蜜、鸡蛋、起酥油、脱脂奶粉、砂糖、柠檬酸、香料、水、小苏打)补充至100%;产品的质量检验结果为松密度0.113 g/cm3,膳食纤维的含量0.164 5%,水分含量0.17%,碱度0.251%,卫生指标符合要求.通过该配方生产的豆渣高纤维咸香饼干感官评分值达到34.6分,符合大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苹果皮渣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苹果皮渣为原料,进行了酸水解法提取苹果皮渣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酶法和化学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条件为:水解温度80℃,pH 1.5,水解时间150 min,加水比为12∶1,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3.54%,成品呈浅黄色。酶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的添加量是0.4%,酶解温度为70℃,酶解时间为40 min,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40 min,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高达39.01%,膨胀力为27 mL/g,持水力为13.14 g/g。化学法制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仅为23.30%,膨胀力为18 mL/g,持水力为2.6 g/g。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凡纳滨对虾真空油炸工艺条件,为开发凡纳滨对虾即食品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鲜凡纳滨对虾为原料、模糊数学感官评分(Y)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真空油炸温度(A)、真空油炸时间(B)和真空度(C)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真空油炸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以感官评定为基础对真空油炸对虾的品质进行权重分析,得到权重集K={色泽0.205,形状0.125,油腻感0.270,酥脆度0.400}.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71.76+5.40A+5.75B+7.34C+3.89AB+5.43AC+6.47BC-4.90A2-3.80B2;真空油炸温度、真空油炸时间、真空度及真空油炸时间与真空度的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真空油炸温度与真空油炸时间、真空油炸温度与真空度的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对虾真空油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油炸温度110℃、真空油炸时间50 min、真空度0.09 MPa,在此条件下的感官评分为90.09±1.27分,与预测值(94.51分)的误差较小,产品色泽均匀有光泽、口感酥脆、油含量适中、形态完整.[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对虾真空油炸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优化条件精确、结果显示直观等优点;建立的回归方程能反映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可进行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红茶粉挤压粉碎工艺参数,以及红茶粉方块酥产品的制作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建省福安市出产的坦洋功夫红茶茶叶,将其粉碎添加到方块酥中研制红茶粉方块酥。红茶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结合超微粉碎集成技术能获得较细的粒度,试验对红茶粉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和红茶粉超微粉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探讨红茶粉的粒度对红茶粉方块酥咖啡碱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红茶粉方块酥最佳配方组合:以面粉为基数添加超微红茶粉4%、油脂50%、糖14%、鸡蛋15%。在此条件下研制的红茶粉方块酥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90.50分,方块酥咖啡碱含量为0.062%,有效成分(主要是指咖啡碱)含量最高。[结论]该试验与传统工艺采用超微粉碎制备的红茶粉方块酥比较,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提高,可显著改善方块酥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甘南州12头健康蕨麻猪进行了肉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甘南蕨麻猪与当地白猪相比,大理石纹评分低1.4分(P<0.01),肌纤维直径低5.1μm(P<0.01),剪切力低2.29 kg.cm-2(P<0.01),其它肉用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甘南蕨麻猪肉水分含量74.18 g.(100 g)-1、干物质25.81 g.(100 g)-1、脂肪3.65 g.(100 g)-1、蛋白质20.66 g.(100 g)-1、灰分1.14 g.(100 g)-1;K、Fe、Cu、Zn含量分别为385.50、1.06、0.271、0.40 mg.(100 g)-1;蕨麻猪肉氨基酸评分较高.综合评价认为:甘南蕨麻猪肉细嫩多汁、脂肪低、蛋白优质,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的吸附条件优化及其复合物在模拟消化环境的稳定性研究,为促进茶多酚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 (DHPM)改性的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进行吸附,研究温度、时间、茶多酚浓度和pH对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吸附条件,并建立模拟胃肠消化模型,考察膳食纤维—茶多酚复合物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吸附量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吸附量经历快速提高阶段后趋于平衡, 60 min时吸附量基本达到平衡;茶多酚浓度增至3.0 mg/mL时,其吸附量趋于饱和;溶液pH为7.0时,茶多酚吸附量达最大值。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吸附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温度>时间>茶多酚浓度>pH,且温度与时间、温度与茶多酚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茶多酚吸附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吸附茶多酚条件优化为:温度5 ℃,时间61 min,茶多酚浓度3.9 mg/mL, pH 7.0,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吸附量为54.26 mg/g,与模型理论值(54.46 mg/g)接近。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显示,改性桔皮膳食纤维—茶多酚复合物经模拟胃和肠道消化环境后,茶多酚保留率分别达92.07%和69.73%,显著高于纯茶多酚的保留率 (84.17%和47.29%)。【结论】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可作为茶多酚的天然保护载体,通过吸附结合形成复合物,显著提高茶多酚在胃肠消化环境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感官品质、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香蕉片的加工方式,为香蕉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低温真空油炸、真空冷冻干燥、高温油炸、热风烘干和烘烤5种方式加工的香蕉片为原料,开展感官评价、物理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及污染物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采用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分光测色...  相似文献   

16.
烹调对罗非鱼主要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烹调后罗非鱼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罗非鱼经清蒸、微波、微波烤、烤箱烤、油煎及高压油煎6种烹调处理后其基础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罗非鱼中蛋白质、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50%和1.92%,n-3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3%。烹调后各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而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升高,其中清蒸烹调后水分的质量分数最高,为72.47%,而脂肪的质量分数最低(3.42%);油煎罗非鱼中脂肪的质量分数最高,高压油煎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最低。经烹调后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均有所上升,但以清蒸和高压烹调的罗非鱼n-3脂肪酸保存率最高,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值最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在制作中分别添加红茶粉、青茶粉和绿茶粉的三种不同猪肉干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及对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猪肉干中的茶多酚含量等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综合色泽、口感和风味,添加茶粉提高了猪肉干产品的品质,三种猪肉干产品中,青茶猪肉干品质最佳;相同的制作时间,青茶猪肉干的含水量最低,在适口的含水量范围,含水量低利于猪肉干品质保鲜;添加茶粉,各种类猪肉干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均有降低,但并不显著;除红茶猪肉干较未添加茶粉猪肉干脂肪含量降低,青茶猪肉干和绿茶猪肉干中脂肪含量均有提高,增加了猪肉干产品的适口性;经过高温制作,茶香猪肉干中茶多酚含量均降低,青茶猪肉干茶多酚含量保留量最多,且降低率最小。  相似文献   

18.
芦柑皮中果胶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82-3983,3991
[目的]研究从芦柑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方法。[方法]以烘干的芦柑皮粉末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H 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30 g/ml,在此条件下果胶平均得率为16.60%,果胶纯度为87.6%,甲氧基果胶含量为76.8%。[结论]为芦柑皮的综合利用和我国果胶自主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