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菌糠复合基质在番茄育苗上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发酵菌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菌糠与草炭、蛭石、炉渣以不同比例(V/V)混合后基质的理化性质,并以复合基质进行了番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糠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比草炭低11.8%、36.8%,通气孔隙度比草炭高41.9%,电导率比草炭高12.5倍。菌糠以30%~70%的比例与蛭石、草炭混合后,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与CK(草炭∶蛭石=7∶3)相近。在番茄育苗试验中,以T3(菌糠∶蛭石=7∶3)表现最好,T4(菌糠∶草炭∶蛭石=5∶2∶3)、T5(菌糠∶草炭∶蛭石=3∶4∶3)育苗效果均优于CK。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椰糠替代草炭用作人参穴盘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将椰糠、草炭、蛭石按体积进行不同比例复配,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人参种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椰糠在基质中占比的减少,基质通气孔隙度上升,持水孔隙度下降,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草炭 ∶ 蛭石=5∶3),其中T3处理(椰糠 ∶ 蛭石=2∶1)在茎粗、根长、鲜重、干重、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尤以T4处理(椰糠 ∶ 蛭石=1∶1)最优,叶面积、地下干重和鲜重、根冠比、壮苗指数、可溶性蛋白、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显著优于CK(P<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分(0.936)高于CK(0.775)。综上所述,T4处理为最适的椰糠配比基质,能够替代以草炭为主的人参育苗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积极应对我国基质生产原料草炭紧缺的难题,提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研究木薯渣形态和添加比例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木薯渣在番茄无土栽培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千禧’樱桃番茄 (QX) 和‘传奇2号’大番茄 (CQ) 为试材,进行了槽栽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共配置了4个栽培基质,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粉状木薯渣 = 5∶5∶5∶5 (T1);草炭∶蛭石∶珍珠岩∶颗粒状木薯渣 = 5∶5∶5∶5 (T2);草炭∶蛭石∶珍珠岩∶颗粒状木薯渣 = 6∶4∶4∶6 (T3) 和草炭∶蛭石∶珍珠岩∶粉状木薯渣 = 4∶4∶4∶8 (T4)。以常规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10∶5∶5为对照 (CK)。测定了各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调查了番茄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  【结果】  CQ和QX番茄在T1和T4处理下,其茎粗、根系活力、地下部和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高于CK,且T1处理下增幅大于T4;T2和T3处理下,果实品质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CK,且T2处理下增幅大于T3处理,T2处理下,CQ和QX番茄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分别较CK提高42.5%、29.4%、26.7%、21.0%、25.1%、51.1%、17.1%和28.0%、26.3%、19.4%、46.0%、22.4%、19.0%、25.8%,果实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较CK提高51.9%、44.0%和40.4%、72.4%;T1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CQ和QX番茄产量分别较CK提高15.6%和33.7%;两品种番茄的综合评价均为T1 > T4 > T2 > T3 > CK。  【结论】  添加颗粒状和粉状木薯渣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基质的pH、电导率、容重及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颗粒状木薯渣处理提高幅度大于粉状木薯渣处理,但添加颗粒状木薯渣的基质气水比亦增加,持水性不如粉状木薯渣。4个配方中,以木薯渣替代一半草炭的增产提质效果最好,超过一半效果显著降低。在替代一半草炭的两个配方中,添加颗粒状木薯渣 (T2) 提高番茄品质的效果最佳,而添加粉状木薯渣 (T1) 的番茄产量最高。DTOPSIS综合分析,T1处理下的Ci值最大。因此,推荐草炭∶蛭石∶珍珠岩:粉状木薯渣=5∶5∶5∶5 (T1) 配方基质作为番茄无土栽培专用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蚯蚓粪、椰糠复配基质对三七种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蚯蚓粪组(处理T1~T4)、椰糠组(处理T5~T8)、蚯蚓粪+椰糠组(处理T9~T11),传统育苗基质草炭∶蛭石=2∶1(体积比)为对照组(CK),共12个处理,结合相关性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客观有效地筛选出适合三七苗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椰糠组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大小孔隙比接近最优值0.5(T5为0.5),pH在三七种苗生长适合范围内,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与CK相近。T5、T6、T7、T8的隶属函数值综合排名均高于CK,其中T5排名最高,其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根冠比、壮苗指数、G值均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CK提高了34.84%、12.50%、14.58%、84.05%、37.50%。说明T5[椰糠∶草炭∶蛭石∶生土=0.5∶1.5∶1∶1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炭醋糟复配物代替草炭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青青  李恋卿  潘根兴 《土壤》2017,49(2):273-282
生物质炭的农业利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草炭资源日益耗竭的问题,以药渣炭、木屑炭和猪粪炭为试验对象,配比一定量的醋糟,分析了不同配比生物质炭复合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生物质炭复合基质代替草炭基质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在与醋糟按4∶2、3∶3、2∶4等不同配比混合后,基质的pH大多数在6.0~7.5,基质的通气孔隙有所提高。综合整个幼苗生育期,含20%生物质炭的各复合基质处理的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优于对照草炭基质;含20%、40%药渣炭的基质处理的幼苗根表面积、根体积表现较好,在前期与草炭基质无显著差异,后期显著高于草炭基质。药渣炭和木屑炭与醋糟混配基质的壮苗指数优于草炭处理,其中B1A2(药渣炭∶醋糟∶蛭石∶珍珠岩=4∶2∶3∶1)、B1A4(药渣炭∶醋糟∶蛭石∶珍珠岩=2∶4∶3∶1)、B2A4(木屑炭∶醋糟∶蛭石∶珍珠岩=2∶4∶3∶1)处理的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评价各生长指标,B1A2和B1A4处理基质的表现最好,可代替草炭基质在辣椒育苗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瓜免营养液无土育苗基质组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菇渣部分替代草炭,与蛭石、珍珠岩组配,形成黄瓜优化育苗基质,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用量缓释肥进行黄瓜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草炭+菇渣+蛭石+珍珠岩=2∶3∶2∶3(V∶V∶V∶V)基础上,添加1.71~2.14 g·L-1缓释复合肥(N-P2O5-K2O=14-14-14),可满足黄瓜整个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实现全程免营养液管理,培育出优质幼苗。  相似文献   

7.
以香石竹品种马斯特为试验材料,采用草炭、珍珠岩、椰糠进行不同基质配比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所占的比例不变,椰糠与珍珠岩配比对香石竹扦插生根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草炭同珍珠岩的配比随草炭所占的比例增加,香石竹扦插生根数也随之增加。以草炭、珍珠岩质量之比为2∶1处理的香石竹扦插生根率最高,单独采用珍珠岩的效果也较好,有利于植株后续的生长,缩短生根时间和育苗周期,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荒漠戈壁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环境因素胁迫,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探索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提升其保水性、持水性,对于荒漠化防治及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十分重要。[方法]以无椰糠基质组别T0(风沙土∶有机肥∶人造泥炭=7∶3∶1)为对照,对理化性质较好的3组配比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风沙土∶椰糠∶有机肥∶人造泥炭=3.5∶3.5∶3∶1或3∶4∶3∶1或2∶5∶3∶1,依次为T1、T2、T3)进行水力-入渗特性试验;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基质水分与吸力的关系,探究该基质的水力特性;再通过室内定水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基质的入渗特征;并以测定的各项指标为基础,结合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配比寻优。[结果] T1、T2、T3组别较之T0组别,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0.22%,12.13%,14.99%,全有效水含量分别增加8.10%,8.81%,12.83%;在吸力水头的对数值Pf=1.8~3.8阶段(基质吸力对数值),各组别比水容量均值大小为T3>T2>T1>T0;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入渗能力大小为T3>T2>T0>T1。[结论]适宜比例椰糠混掺改...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的黄瓜无土栽培基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炭︰蛭石=2︰1为对照,并以木薯渣为主要基质材料,与蛭石、菌糠和草炭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通过研究不同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黄瓜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T1(木薯渣︰蛭石︰草炭=2︰1︰1)和T4(木薯渣︰草炭=1︰1)复配基质的p H呈弱酸性,且其他理化指标均最接近理想基质。使用复配基质栽培黄瓜后,T1和T4处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等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结合环境和经济因素方面考虑,在生产上推荐使用草炭比例更低的T1(木薯渣︰蛭石︰草炭=2︰1︰1)作为黄瓜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配比对无土草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碳化稻壳、椰糠、锯木屑、草炭为基质原料,混配不同比例的基质并种植多年生黑麦草,测试垂直生长速度、覆盖度、叶片宽度、地上部分干物质重量和成毯水平等指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草坪草生长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以椰糠∶碳化稻壳=1:1的基质对黑麦草的综合生长促进效果最好,椰糠∶碳化稻壳=1:2、泥炭∶碳化稻壳=1:4、椰糠∶碳化稻壳=1:4的配比效果次之,但也可作为降低成本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生物氢烷工程沼渣用于油菜及菠菜育苗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究将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应用于蔬菜育苗基质生产的可行性,以油菜品种"华绿四号"、菠菜品种"先锋菠菜"为材料,按不同体积比将生物氢烷工程沼渣与土壤或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三者混配作为育苗基质,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研究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对基质理化性质和油菜、菠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可显著改善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pH值和电导率EC(electronical conductivity)值等理化性质;适宜配比的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对幼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6(生物氢烷工程沼渣20%、草炭30%、蛭石25%、珍珠岩25%)的基质配方较为适宜,T6中油菜出苗率显著高于CK3(草炭50%、蛭石25%、珍珠岩25%)(P0.05),提高了14.3%,菠菜出苗率提高了12.4%,幼苗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显著高于或接近CK3(P0.05),幼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与CK3无显著差异;添加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可使幼苗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升高(P0.05),促进根系生长,使幼苗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配更加均衡。因此,生物氢烷工程沼渣具有一定的肥效,可部分替代草炭用于叶菜育苗基质生产,但使用前可考虑进行好氧堆肥处理进一步腐熟或与氮肥配施以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2.
菇渣基质特性及其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weathered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SMS),made from spent Flammulina velutipes mushroom substrate,as a growing medium for nursery seedlings.Two vegetable species,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cv.Jinchun No.2) and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cv.Mandy),were grown in 8 media of SMS in various ratios with perlite or vermiculite.A mixed substrate of peat with perlite (1:1;v:v)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CK).The experiment was arranged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Prior to sowing,som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owing media were determined.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mixtures had desir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or their use in nursery tomato and cucumber seedlings except for the T4 (SMS:vermiculite=1:1;v:v) and the T8 (SMS:perlite=2:1;v:v) mixtures.Compared with the CK,increased plant height,leaf area,fresh weight,dry weight and index of seedling quality were found in the T3 (SMS:vermiculite=2:1;v:v) and T6 (SMS:perlite=4:1;v:v) growing media.SM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for the widely used but expensive and resource-limited peat i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废弃物为主的辣椒无土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以有机废弃物为主的辣椒无土育苗基质配方。以辣椒品种‘陇椒2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用T1:(玉米秸杆∶炉渣∶沼渣;V/V=1∶2∶1;体积比,下同);T2:(沼渣:炉渣:牛粪;V/V=1.5∶2∶0.5);T3:(玉米秸杆∶炉渣∶牛粪;V/V=1∶2∶1);T4:(菇渣:炉渣:牛粪;2∶1∶1);T5:(玉米秸杆∶炉渣∶牛粪∶菇渣;V/V=1∶1∶1∶1)和山东寿光绿尔旺育苗基质为对照,分析6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4配方基质的容重为0.52 g cm-3,总孔隙度为59.7%,持水孔隙度为46.9%,通气孔隙度为12.8%,水气比为3.7,pH为8,电导率为0.21 mS cm-1,各项理化性质接近对照;T4配方基质的‘陇椒2号’株高为20.88 cm,茎粗为0.23 cm,根长为7.88 cm,全株鲜重2.48 g,全株干重为0.405 g,茎叶干重为0.280 g,根干重为0.125 g,壮苗指数为0.44,根冠比为0.45,叶绿素含量为0.58 mg g-1 FW,其中全株鲜重、根干重、壮苗指数虽不及对照,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接近对照。在草炭匮乏的地区,辣椒无土育苗时可选用T4和T5配方。  相似文献   

14.
牛粪蚯蚓堆肥基质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奶牛粪蚯蚓堆肥与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复配成3种草莓生长基质,体积比分别为0∶4∶1∶1(基质a),2∶2∶1∶1(基质b),4∶0∶1∶1(基质c),通过分析草莓的生长情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合草莓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复配后生长基质的理化性质优良,适合草莓生长。3种基质中,以基质b效果最佳,综合来看,基质b栽培的草莓果实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两种基质。此外,与基质a和基质c相比,基质b的草莓果实收获期提前了5~15 d。该配方可推荐用于架式草莓工厂化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替代进口泥炭用于金盏菊 (Calendula officinalis L.) 无土栽培的可行性。   【方法】   在添加10% 珍珠岩和10% 蛭石 (体积比) 不变的条件下,将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按照V园林废弃物堆肥∶V牛粪有机肥 = 4∶0 (T1)、3∶1 (T2)、2∶2 (T3)、1∶3 (T4) 和0∶4 (T5) 配制栽培基质,并以T0处理 (10% 珍珠岩 + 10% 蛭石 + 80% 进口泥炭) 作为对照,总计6种栽培基质,用于金盏菊无土栽培。在180 天的温室培育后,测定并分析金盏菊总鲜质量、根鲜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根长、花朵数、冠幅以及株高等指标,利用冗余 (RDA) 分析探究影响金盏菊各形态指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来评估金盏菊生长状况,最终确定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品质的优劣。   【结果】   T0处理与T1处理的金盏菊根系发育优于T2~T5处理;T1~T5处理的金盏菊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0处理,其中T5处理的金盏菊株高、冠幅生长效果最优,T2处理的金盏菊花朵数增多效果最优;T1~T5处理金盏菊生物量积累均高于对照组T0处理。通过RDA分析可知,金盏菊地上部分的生长、总鲜质量和地上部分鲜质量主要受栽培基质的速效磷、速效钾、全氮、pH、电导率 (EC值) 和容重影响;金盏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主要受栽培基质的EC值、有机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影响。通过综合评价可知,T1处理栽培基质条件下金盏菊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0.72),金盏菊的综合生长状况最优。   【结论】   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替代进口泥炭进行金盏菊无土栽培可以有效提高金盏菊品质,降低我国花卉无土栽培对进口泥炭的依赖。其中,以10% 蛭石 + 10% 珍珠岩+80%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金盏菊生长最为有利,既可利用廉价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又可提高金盏菊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酒糟等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化及水稻育秧基质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利  吴大霞  刘晔  刘晓丹  袁尚鹏  姜瑛  汪强 《土壤》2019,51(4):682-689
本试验旨在以农业有机废弃物酒糟为主要原料,制成高效水稻育秧基质。首先,以酒糟配合小麦秸秆、菇渣进行发酵腐熟试验,得到腐熟基质原料。然后,以蛭石、珍珠岩为辅料制成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筛选高效水稻育秧基质。结果表明,通过堆肥发酵得到的腐熟堆肥,可作为水稻育秧基质的原料,以(酒糟+秸秆)堆肥60%+蛭石30%+珍珠岩10%(T6)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在水稻幼苗的株高,全氮、磷、钾含量,根系活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市售商品基质(T8)处理,分别比T8处理增加13.94%、12.68%、24.62%、5.77%、15.78%,是较理想的水稻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17.
刘杰  吴国瑞  张金伟  孙周平 《核农学报》2021,35(7):1687-1695
为解决保健功能型类中药渣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探讨该类药渣作为栽培基质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本试验将中药渣与牛粪分别按5∶0(T1)、4∶1(T2)、3∶2(T3)、2∶3(T4)的体积比配制成4种复合基质,并以市售成品椰糠基质作为对照(CK),采用基质袋培的方式种植秋冬茬番茄,分析中药渣复合基质对番茄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基质配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测定的番茄各指标作主成分分析时,各基质配方的优劣顺序为T2>T1>CK>T3>T4,此外,当综合基质及番茄指标作为归类依据时,这5个配方可以归为3类:第1类CK(良好型)、第2类T1、T2(改良型)、第3类T3、T4(中等型)。综合来看,T2的每株果实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可达3 435 g,保证了果实产量,且其果实品质包括番茄红素、总黄酮、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CK,分别能提高281%、8%、98%、54%,改善了果实的保健功效,因此,建议选用药渣与牛粪体积比为4∶1的基质复合配方,用于低成本有机基质配方的开发以及设施番茄高品质栽培。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实现大量保健功能型类中药渣的基质化再利用,解决生态污染问题,还可以为我国设施蔬菜基质袋化高品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