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态零排放生物床肉鸽养殖的效果。试验选择720日龄、健康、活力强、体重相近、产蛋正常的美国王鸽480为研究对象。全自动化养殖为对照组,生物床+全自动化养殖为试验组,预试期7d,试验期100d。结果表明,亲鸽在哺育乳鸽数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窝料比降低了1.53%(带4只组降低了1.34%),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乳鸽重提高了1.44%(带4只组提高了1.12%),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亲鸽产蛋间隔较少了5.91%(带4只组减少了1.63%),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提高0.93%(带4只组提高0.34%),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乳鸽成活率提高了0.39%(带4只组提高1.07%),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青年鸽末重相比较提高了2.10%,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1.31%,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生物床+全自动化有利于提高肉鸽生产性能、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2+4"饲养模式下,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同一批孵化的360只乳鸽,体重、年龄相近的90对亲鸽,分成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组(Ⅰ组)和普通饲料组(Ⅱ组)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Ⅰ组7日龄、 14日龄、 21日龄、 28日龄乳鸽平均体重比Ⅱ组分别提高2.6%(P>0.05)、 6.5%(P<0.01)、 5.8%(P<0.05)、 5.8%(P<0.05);Ⅰ组料重比3.49:1低于Ⅱ组3.67:1 (P<0.05);Ⅰ组乳鸽硬嗉病患病率1.67%,低于Ⅱ组患病率5.56%(P<0.05);哺育期21d,Ⅰ组雌性亲鸽平均体重减轻指数2.35%,低于Ⅱ组的5.51%(P<0.05);哺育期Ⅰ组雌性亲鸽产蛋时间较Ⅱ组平均提前1.6d (P<0.05)。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提高乳鸽和亲鸽的生产性能,降低乳鸽硬嗉病患病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肉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鸽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日龄美国王鸽480对种鸽,随机分成4组,基础日粮CK组,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Ⅰ组,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Ⅱ组,添加0.5%EM菌原粉Ⅲ组,预试期7d,试验期10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种鸽产蛋间隔、平均蛋质量差异显著(P<0.05);种鸽所产鸽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乳鸽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血钙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钙水平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尿素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血清中IgA、Ig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乳鸽胸肌的pH值、肉色、失水率、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可以提高肉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于福建省连江县岗屿网箱养殖海区,采用2组不同干粉料原料添加小杂鱼配制而成的软颗粒饲料,与40%冰鲜小杂鱼进行了投喂真鲷对比试验,经过350~355 d的养殖,以小杂鱼投喂的对照组收获总重量372.00 kg,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减少2.62%和8.3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收获尾均重636.86 g,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增重7.10%(P<0.05)和2.75%(P>0.05);对照组增重率为236.00%,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降低3.75%(P>0.05)和10.84%(P<0.05);对照组特定生长率为0.492%,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增加2.50%(P>0.05)、0.08%(P>0.05);对照组成活率为58.53%,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降低了9.69%和11.91%,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饵料系数为7.32,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增加1.48倍和1.61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真鲷每增重1 kg所需饲料成本为19.77元,比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分别增加15.68%和8.5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活泼健康、日龄一致、体重约60kg的杜×长×大三元杂生长育肥猪18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K、试验组Ⅰ为添加植酸酶、试验组Ⅱ为添加复合酶制剂Ⅰ),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栏),每栏20头,公母各半,试验3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K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0.75%和8.3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比试验Ⅰ组提高7.52%,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料重比比对照组CK下降1.0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比对照组CK显著下降10.95%(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猪的增加背膘量比对照组CK分别显著增加27.45%和95.90%(P0.05);各组肉色L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肉色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肉色b值略高于对照组CK,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剪切力低于对照组CK,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滴水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K (P0.05);各组总蛋白、血糖、胆固醇、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增强蛋白质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杜×长×大三元仔猪4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期11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仔猪腹泻头次相差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的平均增重与对照组仔猪的平均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7.24%、10.34%和17.24%(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料肉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22%、3.34%和5.74%,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仔猪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逐渐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合肉鸽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肉用种鸽日粮类型。[方法]使用"原粮+平衡颗粒饲料"型日粮饲喂50周龄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原粮+保健砂,试验组Ⅰ、Ⅱ和Ⅲ组分别用30%、35%和40%的平衡颗粒饲料取代相应的原粮和保健砂,研究"原粮+平衡颗粒饲料"型日粮对肉用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种鸽的平均产蛋数、平均受精率和平均孵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试验Ⅰ、Ⅱ、Ⅲ组种鸽的平均健雏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8%、4.1%和3.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鸽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3%、6.8%和7.2%,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鸽的平均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3.2%和2.7%,差异显著(P0.05)。当平衡颗粒饲料添加量达到35%(试验Ⅱ组)时就能够满足种鸽的生产需要,而继续提高平衡颗粒饲料的添加量并不能提高种鸽的生产性能。[结论]用35%的平衡颗粒饲料和65%原粮饲喂肉用种鸽,能够显著提高白羽王鸽种鸽的产蛋数、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及乳鸽的平均日增重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糖/尿素饲料舔块促进秸秆饲料消化利用的效果,选择西杂公牛20头分4组进行45d的强度育肥,试验Ⅰ组饲喂舔砖十微贮草;试验Ⅱ组饲喂舔砖十普通麦草;试验Ⅲ组饲喂微贮草;对照组饲喂普通麦草。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g、505g和383g,提高550%、450%、344%。对照组与试验组经F检验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较Ⅱ组多增重157g,提高22.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多增重324克,提高60%,差异显著(P<0.05),增重效果明显。试验Ⅱ组比Ⅲ组多增重167g,提高30.9%,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糖/尿素饲料舔块能够更好的促进秸秆饲料的消化利用。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元、2.33元、1.58元,说明试验Ⅰ、Ⅱ组比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育肥牛增重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选用2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含5%的发酵豆粕)、试验Ⅱ组(含10%的发酵豆粕)和试验Ⅲ组(含15%的发酵豆粕),测定母猪采食量和泌乳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Ⅰ、Ⅱ、Ⅲ组的窝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7.64%、 50.06%和25.09%;各试验组的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85%、 11.64%和17.35%。(2)各组间新生仔猪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性差异(P>0.5);但到断奶时期,试验Ⅰ、Ⅱ、Ⅲ组的断奶仔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增高了8.08%、 13.71%和18.63%,仔猪平均日增重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0.26%, 0.7%和1.02%。(3)试验Ⅰ、Ⅱ、Ⅲ组母猪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8%、 4.29%和5.92%。试验Ⅰ、Ⅱ、Ⅲ组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哺乳期母猪食欲,提高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升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存活率,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的剂量为1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分区微生物发酵床栏舍对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该研究选择胎次为4胎的健康能繁摩拉繁杂交一代水牛90头,随机分成3个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进行为期180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面栏舍,试验Ⅰ组传统微生态发酵床栏舍和试验Ⅱ组分区间微生态发酵床栏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奶牛的日均产乳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均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的整体牛体清洁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但和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每天趴卧时间、趴卧次数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Ⅱ组奶牛综合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可见,与传统水泥地面和传统微生态发酵床栏舍相比,分区微生态发酵床牛舍能提高奶牛产乳性能、乳品质量以及牛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水平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将32头奶牛分为4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分别为对照185 mEq/kgDM、试验Ⅰ组243 mEq/kgDM、试验Ⅱ组317 mEq/kgDM、试验Ⅲ组442 mEq/kgDM)。结果表明:(1)增加DCAB水平可以提高血液的pH值及HCO3-浓度,降低CO2分压,差异均不显著(P>0.05),唯有试验Ⅲ组TCO2下降显著(P<0.05)。(2)随着DCAB水平的增加,血清ALP增加(P>0.05)、血清CK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TALT高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Na+、K+浓度最高,Na+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Cl-浓度随着DCAB的增加而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a2+呈二次曲线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T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OR、T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血清PRL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Ⅲ组则降低,差异均不显著。(5)试验Ⅰ、Ⅱ组血清GLU分别比对照组含量增加,而试验Ⅲ组则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BUN含量比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试验Ⅲ组则低于对照组0.78%,其中试验Ⅰ组血清BUN最高。综合DCAB对血液缓冲能力、激素和酶水平等方面考虑,在泌乳前期DCAB为275 meq/kgDM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鞣花酸对冷应激条件下小鼠力竭运动能力、血浆抗氧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体重接近(14.72±0.81)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组每天每只灌胃1 mL生理盐水,试验Ⅱ组每天每只灌胃25 mg/mL鞣花酸1 mL。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进行为期21 d的游泳力竭运动,所有小鼠力竭运动后无害化处理,并获取相应样品,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整个试验期间,试验Ⅱ组小鼠游泳时间比试验Ⅰ组长,第21天时,试验Ⅱ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比试验Ⅰ组和对照组长,分别延长了9.99%(P>0.05)和22.08%(P>0.05)。试验Ⅱ组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3%(P>0.05)、7.39%(P>0.05)、6.08%(P>0.05);尿素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32.58%(P<0.05)。血浆中SOD、CAT、T-AOC、HFRSA和ASAFR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90%(P<0.05)、89.36%(P<...  相似文献   

15.
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20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0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苜草素、恩拉霉素、畜达肥(化学成分为林可霉素),Ⅳ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苜草素、恩拉霉素、林可霉素对肉用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成活率分别为96.2%、92.6%、93.4%、92.0%,Ⅰ组与其它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增重分别为2343.39、2283.21、2217.74、2210.83 g,Ⅰ组和Ⅲ、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肉用仔鸡全期肉料比最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Ⅱ、Ⅲ、对照组高3.8%、6.9%、7.6%.(4)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胸腺重指数分别为2.86、2.63、2.73、2.64,Ⅰ与Ⅱ、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法氏囊重指数分别为0.63、0.52、0.47、0.53,Ⅰ与其它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苜草素对肉用仔鸡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用1日龄海兰褐壳蛋用雏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2%、0.3%的花椒,试验期4周,研究花椒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雏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21%、12.09%、12.06%,料重比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77%、8.13%、8.11%,以Ⅲ、Ⅳ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16%、7.0%、5.95%,以Ⅲ组效果最好,差异显著(P<0.05);另外,花椒对雏鸡的免疫器官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胸腺指数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81%、9.83%、8.99%,差异显著(P>0.05);脾脏指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29%2、0.43%和20.34%,增长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09%、31.28%和31.32%,差异显著(P<0.05);新城疫Hl抗体滴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以Ⅲ组抗体效价最高,Ⅲ组较Ⅰ组差异显著(P<0.05)。从试验中可以得出添加适量的花椒具有促进雏鸡生长,提高雏鸡免疫机能的作用,以0.2%的添加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7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1%乳酸菌制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2%乳酸菌制剂),每组设3次重复,每重复8头,试验期为30d。[结果]对于日增重来说,试验Ⅰ组比对照组提高17.85%(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19.64%(P<0.05);对于料肉比来说,试验Ⅰ组较对照组提高16.43%(P<0.05),试验Ⅱ组较对照组提高8.90%(P<0.05);对于存活率来说,试验Ⅰ组较对照组提高2.50%(P>0.05),试验Ⅱ组较对照组提高5.00%(P>0.05)。对于腹泻率来讲,试验Ⅰ组较对照组下降了12.50%(P<0.05),试验Ⅱ组较对照组下降了25.00%(P<0.05)。[结论]乳酸菌制剂的添加能够降低腹泻率,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并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有机酸化剂——苹果酸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断奶獭兔随机分成3组:基础日粮组(I组,CK);基础日粮+0.20%苹果酸组(Ⅱ组);基础日粮+0.40%苹果酸组(Ⅲ组)。断奶仔兔试验结束时空腹质量和日增重3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断奶仔兔腹泻频率比Ⅰ组和Ⅲ组均降低2.46个百分点;Ⅱ、Ⅲ组死亡率分别比Ⅰ组降低20.00个百分点和7.50个百分点;Ⅱ组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CK)(P<0.05);Ⅱ组、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比Ⅰ组(CK)分别降低29.93%(P<0.05)与19.23%(P<0.05);Ⅱ组、Ⅲ组谷草转氨酶比I组分别提高68.70%(P<0.05)与35.80%(P<0.05)。表明日粮中适量添加苹果酸可提高断奶仔兔生产性能、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利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从而能提高机体蛋白质合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用高赖氨酸转基因水稻分别替代40%,100%玉米配制日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50只1日龄AA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日粮用转基因水稻分别替代40%,100%的玉米。结果表明:21日龄肉仔鸡体重和体增重,3组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单位增重耗料,两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期,两试验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除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后期,两试验组之间除葡萄糖(GLU)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赖氨酸转基因水稻分别替代40%,100%玉米能提高肉仔鸡早期生长,且对肉仔鸡各阶段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基本无显著影响,从而确保了肉鸡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0.
以60只35日龄断奶獭兔为试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5只獭兔,研究日粮中添加2、4、6g/kg 3个水平复合酶制剂对其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65%(P<0.05)、14.49%(P<0.01)、12.39%(P<0.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26%(P<0.01)、15.47%(P<0.01)、13.36%(P<0.01);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3.31%(P<0.05)、70.79%(P<0.01)、62.55%(P<0.01),以试验Ⅱ组效果最好。试验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86%(P>0.05)、22.73%(P<0.05)、18.10%(P<0.05);试验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53%(P<0.05)、23.00%(P<0.01)、22.15%(P<0.01),以试验Ⅱ组效果最好;试验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5%(P>0.05)、8.68%(P<0.05)、9.36%(P<0.05),以试验Ⅲ组效果最好;试验组其他干物质、粗灰分、钙、磷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因此认为,添加4g/kg水平复合酶制剂对提高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腹泻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