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5年来, 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虫发生新规律新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推进了抗虫作物、RNA农药、行为调控和生态调控等害虫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 提出迁飞性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多食性盲蝽区域防控、地下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和抗性麦蚜精准化学防控等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新体系。根据国内外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业昆虫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强化害虫防控基础理论创新, 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在地理位置上均为远离海洋的区域,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五国与新疆在作物品种、栽培管理、植物保护和土壤改良等农业生产方面具有相似性。本课题组自2000年起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研究所建立了合作, 针对棉田有害生物防治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合作研究。文章总结了中亚地区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 尤其是以天敌繁育释放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 为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棉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了思路。同时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背景下, 我国与中亚五国加强棉花害虫防控技术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乌兹别克斯坦棉田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共同推进棉花重大害虫区域性综合防控技术进步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大入侵性害虫。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我国植保工作者在其生物学和发生规律、迁飞与种群监测、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建立了以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应急化学防控为一体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总体研究概况及在灾变和治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农民接受、社会认可、生态可持续的草地贪夜蛾安全治理工作,以期为提升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农田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揭示杂草种群对养分管理模式的响应及其机制是进一步通过科学的养分管理来实现防控农田杂草的关键。为此,作者总结了农田养分管理与杂草的关系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农田杂草的重点防控对象、农田优势杂草种群和竞争临界期的确定以及杂草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等方面对杂草生态防控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土壤营养调控假设,期望为制定农田杂草综合管理策略以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病虫害防控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区域一体化、技术绿色化的农林草业重大病虫害精准监测预警和全程防控综合技术体系,“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专项。此专项以保障农林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林生态安全为根本目标,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柑橘黄龙病菌Liberbacter asianticum、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等农作物和森林草原重大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为首要任务,旨在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林草业重大病虫害精准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揭示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机理,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该文综述了该专项的研发背景、专项定位、研究内容、任务布局、实施机制、政策保障,以期为植物保护领域相关科研人员、推广机构、政府部门、技术用户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析了林业害虫防治生态调控的理论发展过程,分析了综合使用生物防治、造林技术、抗性品种选育和害虫与天敌动态监测等进行调控林木-害虫-天敌相互关系的措施;最后阐述了害虫防治的目的是将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阀值水平之下,而不是全部消灭.目前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实施生态调控,但已在逐步转变,今后有必要加大这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重发态势突出,灾情威胁较大,农户为保产而频繁使用农药,且用量多,防治成本增高,对粮食生产安全、稻米品质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应用生态调控技术、物理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等综合防控技术手段,可达到农药投放减量、控害、节本、增效和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秀山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农业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精准施药技术,强化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与产业政策和项目扶持、绿色防控与市场推动和品牌创建相结合,不断扩大绿色防控覆盖面积.提升绿色防控水平,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勇  刘晓辉  王登  刘少英 《植物保护》2023,49(5):325-334
鼠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物灾害, 造成的危害不仅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随着鼠害防控理念的转变, 对鼠害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近5年来在鼠害治理研究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要求下, 研究不同生态区域害鼠群落结构和危害特征、种群数量暴发机理等生物学特性, 建立害鼠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 构建不同生态系统的鼠害防控生态阈值。研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是鼠害治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背景下,使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害虫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现状,归纳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害虫生态调控科学原理或学说,从非农生境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其对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农田内、农田边界以及农田景观格局三个层次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方法及具体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调控作物害虫的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知识原理和方法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云南甘蔗地下害虫猖獗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2.
每年重大病虫害的流行和暴发都会对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化学试剂的施用其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因此探索新的绿色、安全、高效的害虫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NAi作为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在开发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RNAi的效率受限于核酸酶的降解作用,为了改善dsRNA的有效递送,研发了纳米载导技术且被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同时,基于工程菌高效合成靶向昆虫dsRNA的技术为田间推广提供了可行性及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对RNAi技术及纳米载导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is among the most prized of forages, and is grown worldwide as a feed for all classes of livestock. It is one of man's oldest crops, and its cultivation probably predates recorded history. In addition to its versatility as a feed, alfalfa is well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improve soil structure and, as a legume, is an effective source of biological nitrogen. As a perennial crop, alfalfa has a lifespan approaching 5 years, but in some areas of the world fields may remain productive for considerably longer. Such a long stand life affords ample tim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 diverse community structure by an abundance of organisms. In spite of system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frequent harvests and occasional pesticide applications, an alfalfa field provides a temporal stability which is uncommon among field crops. As a result of this stability, alfalfa supports an immense diversity of flora and fauna which, at times, exceeds that of riparian ecosystems. While most of alfalfa's inhabitants have little or no impact on it as a crop, a few are capable of causing extensive damage. Arthropods, plant pathogens, weeds, vertebrates, and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can all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and/or quality reductions and frequently contribute to shortening the productive life of the sta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jor strategie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to manage many of these alfalfa pests including: host plant resistance; cultural controls, such as harvest strategies, irrigation management, sanitation, planting schedules, and crop rotation;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controls; chem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s. Multiple pest interactions, e.g. insect-insect; insect-disease; insect-weed, and their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Potential conflict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strategies which may reduce one pest but exacerbate others are also examined. A cross index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heir role in managing multiple pests is provided. Computer models, both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and their role in alfalfa pest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Selected information sources on alfalfa and alfalfa IPM available over the Internet are listed. Alfalfa's role in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s it relates to pests, natural enemies, and pest management in other cropping systems as well as its role in crop rotation,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绿肥作物不仅能够提供地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可以提供优质饲料,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化肥减量、保持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绿肥害虫种类较多,但有关绿肥害虫研究的基础目前还较为薄弱,一些主要绿肥作物以及绿肥与主栽作物不同配置模式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尚不清楚,相应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缺乏。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绿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绿肥作物上害虫发生的种类与规律、绿肥害虫的风险评估、不同绿肥-主作物种植模式下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的现状。针对国内外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今后绿肥害虫防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落叶果树是指秋末落叶的一类果树,是我国重要的农林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果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虫害对果树产业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果园害虫防治的队伍中,并在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方面获得了一批新技术,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持续推动果树虫害防治新理念的落实,该文统计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落叶果树虫害防治相关研究论文的发表情况,综述了落叶果树主要害虫的演变,总结了60年来落叶果树害虫防治理念及技术的转变。展望未来,害虫智能化精准识别与种群动态监测、害虫生态调控、害虫遗传调控以及基于纳米材料的RNA杀虫剂等新技术正推动果园害虫监测防控体系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温控制害虫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高温对害虫的致死作用在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研究和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高温对昆虫致死效应的因子和应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影响高温致死效率的因子包括: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温度的处理顺序和预适应温度等温度处理模式,缺氧等逆境胁迫,昆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等。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包括:温室内,在生长期采用高温闷棚,在播前产后用热蒸汽处理苗床或培养土。在田间,利用对作物安全的瞬间明火烧伤害虫敏感部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明火诱杀;作物生产空闲期采取覆膜封闭,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缺氧条件,减少或根除土传病菌和害虫。在仓库,利用微波、无线射频或流动床产生的热空气在短时间内升温,杀死储粮害虫。在储运场所,用热水浸泡、热蒸汽熏蒸、高温结合低氧或低温以及盐水浴结合无线射频处理鲜活农产品,杀死害虫。本文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阐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机理,降低防治成本,减轻作物和环境损害,是高温控制害虫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