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蔗生产模型初探——以糖分动态分析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甘蔗生产模型从而快速掌握甘蔗的糖分动态,对优化管理甘蔗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3个品种、3个播种期的甘蔗植株进行6次锤度取样,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种期的甘蔗植株,其糖分大体上都是随株龄的增长而升高;而同一播种期不同品种的甘蔗植株,其糖分的变化主要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一、湛江市甘蔗糖分和产量的基本情况 提高甘蔗糖分和产量有助于提高甘蔗种植户的收入,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促进糖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湛江市蔗糖生产约占全国产量的7%,相关从业人员近200万人。根据近年榨季的统计数字,湛江市甘蔗糖分13%左右,比广西蔗区甘蔗糖分略低,除了气候因素外,还与甘蔗品种和甘蔗栽培技术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甘蔗蔗汁纯度的高低是评价甘蔗质量及蔗糖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纯度越高,则越接近干固物数值,说明糖分含量越高。本试验利用湛江地区7个不同品种的甘蔗,对甘蔗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甘蔗成熟过程中,随糖分的积累的同时,纯度(包括简纯度AP和重力纯度GP)均不断增加,简纯度和重力纯度交互变化,存在一个交点,交点后的纯度变化曲线趋于平稳,并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糖分也有相对应的下降趋势。用蔗汁蔗糖分对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分别作回归分析,简单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方程分别为Suc=-15.5716 0.399 16AP和Suc=-16.776 5 0.409 4GP,决定系数分别为0.852709和0.79877。通过纯度与蔗汁蔗糖分变化趋势线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重力纯度和简纯度达到相等时,即纯度比最接近1时,蔗汁糖分也几乎处于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上思县甘蔗生产提供合理应对长时间冷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方法]在分析灾害天气情况和受害甘蔗的基础上,比较了受害情况下历年甘蔗糖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低温冷雨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对糖分的影响越严重,并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结论]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是提高蔗糖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甘蔗增糖增产剂大面积推广应用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在进行大量应用基础研究,探讨甘蔗糖分积累规律,并对国内外常用的各种化学催熟剂及多种营养元素在甘蔗生长后期叶面喷施对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复合性的营养型甘蔗化学催熟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线,整个甘蔗间作带的平均产量为82.05 t/hm~2,低于对照产量92.1 t/hm~2,下降幅度为10.91%。间作带上各甘蔗行间的糖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糖分与对照甘蔗糖分相差只有0.30%,差异不显著,间作带上的甘蔗含糖量达到榨糖标准。[结论]在超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中间作甘蔗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甘蔗在砍伐方式上逐渐采用快锄低砍技术,使甘蔗得到快速增产的功效。笔者分析甘蔗快锄低砍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甘蔗快锄低砍技术的农田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分析,发现甘蔗快锄低砍技术作为一项甘蔗砍收实用技术,在增加甘蔗年产量和提高甘蔗糖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一种复合甘蔗增糖增产剂。1991/1992年度在宜山、柳江、邕宁县以及金光农场等地进行多点示范试验,获得了极显著的增糖效果。与对照相比,平均提高甘蔗蔗糖分2.02%(绝对值),蔗汁纯度也有所提高,而还原糖分有所下降,明显改善了蔗汁品质;同时,对甘蔗株高和茎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单茎重和甘蔗产量也有所增加。试验还表明,这处复合甘蔗增糖增产剂的增糖效果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甘蔗化学催熟剂乙烯利和草甘膦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云南省甘蔗产量预测模型,对云南省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方法】选取云南省5个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种植数据和地区气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研究区水库数、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复合肥用量、地膜使用量、甘蔗种植面积、年均气温、年降水量9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5个甘蔗产量的强关联因素作为样本特征,将样本特征代入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1.1%、89.3%、67.8%、85.3%、73.7%;使用关联规则算法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5.4%、92.8%、97.9%、94%、91.4%,关联规则算法对模型准确率的提升分别为14.3%、3.5%、30.1%、8.7%、17.7%。【结论】关联规则算法可提升多元线性回归产量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该模型在云南省的5个甘蔗主产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为甘蔗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蔗收获后蔗糖分降低是蔗糖加工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那些在高温下持续压榨的地区。通过研究评估榨季后期甘蔗收获后蔗糖分的损失量及其与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收获后,随着这两种酶活性的上升,甘蔗的商品蔗糖急剧下降。刚收获的甘蔗商品蔗糖值为10.88,在收获48、240h后,则分别降低2.27、6.59个单位,10d后蔗糖分降低约60%。对收获的甘蔗淋水并覆盖蔗叶,其蔗糖分降低约44%,而经化学物质处理并覆盖蔗叶的甘蔗蔗糖分减少27%。在甘蔗贮放期间,其蔗糖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明显增加。经化学处理并覆盖蔗叶后,收获甘蔗的两种酶活性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应用抗菌和抗转化化学物质配方具有使后期收获的甘蔗蔗糖分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快速定量分析甘蔗蔗汁蔗糖分。利用内部交叉证实和自动优化功能对预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 ,得到蔗汁蔗糖分预测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4 1% ,均方差为 0 .2 14;蔗汁蔗糖分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可接受的。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蔗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置N 472.5 kg/hm2(N1)、N 236.3 kg/hm2 (N2)两个施氮水平和甘蔗单作、甘蔗/大豆间作压青、甘蔗/绿豆间作压青三种种植模式,研究减量施氮间作豆科绿肥压青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氮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减量施氮对甘蔗生长及产量没有影响,相反,氮肥减量处理甘蔗平均产量比常规施氮量处理增产13590 kg/hm2 。氮肥减量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氮肥减量处理平均蔗糖分含量比常规施氮量处理提高1.02个百分点。甘蔗间作绿豆压青可促进甘蔗生长,甘蔗产量比甘蔗单作增产10.27 %,而甘蔗间作大豆压青对甘蔗生长有一定影响,甘蔗产量比甘蔗单作甘蔗减产1.45 %。甘蔗间作豆科绿肥压青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间作绿豆压青比甘蔗单作蔗糖分含量提高0.89个百分点,间作大豆压青比甘蔗单作蔗糖分含量提高0.59个百分点。综合甘蔗农艺性状、产量、甘蔗蔗糖分含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本研究以甘蔗/绿豆-N2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3.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施用不同复合肥对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牛头牌复合肥甘蔗出苗好,生长快,蔗糖分含量高,每公斤养分产蔗茎分别比施进口复合肥和丰岭牌复合肥多82.9和113.8 kg,增幅分别达50.46%和85.31%;施用牛头牌复合肥对防治蔗地土壤酸化、改善土壤环境也有一定的作用。可见,生产同等甘蔗产量需投入牛头牌复合肥的量更少,其对土壤和水体环境污染更低,如能降低牛头牌复合肥的价格,则单位面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甘蔗品种的含糖特性及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甘蔗不同品种成熟过程中糖分积累变化过程和工艺成熟过程的特点,以6个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在工艺成熟期对蔗茎蔗糖分、蔗汁还原糖分、蔗汁重力纯度和节间的蔗糖、还原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OC 20属特早熟特高糖品种,ROC 16、ROC 22为早熟高糖品种,GT 18属早中熟高糖品种,GT 17为中熟高糖品种,RB 72-454属含糖一般的早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8年初广西各蔗区甘蔗均遭受严重的寒害冻害,研究霜冻天气对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对确保甘蔗持续生产,选育抗寒甘蔗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霜冻天气后甘蔗的受冻害症状明显,蔗糖分下降了0.21%-0.48%(绝对值),宿根蔗蔗糖分的降幅较新植蔗大;简纯度下降了0.37%~1.48%(绝对值),新植蔗的降幅较宿根蔗大。  相似文献   

16.
高向阳  张平安  张震芳  杨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98-17699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测定食品中蔗糖含量的新型分析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加速反应,用旋光法测定甘蔗、市售白糖中的蔗糖含量。结果表明:甘蔗汁中蔗糖的含量为11.97g//100ml,RSD为0.61%(n=7);白砂糖中蔗糖的含量为84.53g/100g,RSD为0.85%(n=7)。该方法直观,使用仪器简单,快速简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测定不同甘蔗品种Co331、桂糖11、粤糖93/159成熟进程中体内激素和糖分含量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成熟早期的0~40 d,3个品种的IAA、ABA和ZT含量下降,GA3逐步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同期内的蔗糖含量逐步上升,成熟中后期的40~80 d内蔗糖含量继续提高而IAA、ABA和ZT含量平缓上升,GA3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13个桂糖甘蔗新品种(系)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13个桂糖新品种(系)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对13个桂糖新品种(系)进行为期6个月的13次糖分分析,分析其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结果表明:属特早熟高糖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属早熟高糖的品种(系)有桂糖02/761、桂糖02/208、桂糖02/770、桂糖01/122、桂糖02/351、桂糖02/1247和桂糖02/360;属于中熟的品种(系)有桂糖02/133和挂糖99/107;属于晚熟的品种(系)有桂糖99/181、桂糖99/156和桂糖02/833;理论产糖量潜力较高与ROC22相当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桂糖01/122和桂糖02/208.结论:不管是早熟材料还是中、晚熟材料,其蔗糖分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而重力纯度的峰值出现则比蔗糖分晚一个半月以上.理论产糖量的峰值出现时间与蔗糖分基本一致,但其后有一个平台期,并可持续到3月底.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幼嫩叶鞘为外植体,经多种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选择产愈率较高的三种培养基继代,对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再次进行不同蔗糖浓度梯度的增愈试验。结果表明,低蔗糖浓度(1.5%)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组织块质量好.产愈量和产胚量高;高浓度则不利于愈伤组织增殖。  相似文献   

20.
对甘蔗 F_1代群体糖分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约束指数研究表明,在甘蔗 F_1代,根据田间锤度和株高来选择高糖无性系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约束指数对田间锤度进行选择,而对丛蔗茎重进行约束,可望获得理想的选择效果.从不同遗传相关程度的育种群体中分离选择高产高糖个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