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点唇瓢虫的饲养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市,可捕食5科23种蚧虫。据室内饲养,每幼虫平均每天取食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185头,一生食蚧量平均为2651头;成虫平均每天可捕食日本龟蜡蚧若虫261.5,一生的食蚧量平均为23,520头。据田间释放和保护利用试验,对桑白蚧、柑桔绵蚧、日本龟蜡蚧、卫矛尖盾  相似文献   

2.
应用阿维菌素防治柿绒粉蚧、日本蜡蚧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柿绒粉蚧、龟蜡蚧是柿树上重要害虫 ,用18%爱福丁500~2000倍液防治柿绒粉蚧初孵若虫 ,防效为82.4%~95.9% ;1000~2000倍液防治龟蜡蚧初孵若虫效果为 95.7%~99.6%。用 0.3%菜虫立灭800~2000倍液防治龟蜡蚧初孵若虫 ,防治效果达 83.3%~100.0%。  相似文献   

3.
室内观察了上海地区柑橘红蜡蚧若蚧孵化特点,并通过田间试验调查药剂防效。结果表明,柑橘红蜡蚧若蚧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上、中旬为孵化高峰期。雌成虫有效卵孵化量达412.72~916.10粒/头。供试药剂中,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95%矿物油乳油200倍液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药后10 d防效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与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分别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内寄生与外寄生天敌,为了明确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两种蜂联合防治橡副珠蜡蚧效果的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5.
捕虱管蓟马是柑桔盾蚧卵和幼蚧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广州地区各虫态均可越冬。该虫常在隐蔽场所活动和取食。种群数量在5月上旬有一显著的高峰(22.1头/叶),此后虫口数量就逐渐下降。在室内(平均气温22~27℃)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35.4天,产卵量为22.2±6.5粒。雌雄性比平均为3:1。成虫寿命雌17.4±5.6天,雄7.4±4.2天。雌成虫在室内平均一天能捕食褐圆蚧雌虫3.3头,或糠片蚧8.4头。当食料缺乏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相似文献   

6.
柑橘红龟蜡蚧(Ceroplates rubens Maskell),俗名红蜡虫、红蚰虫、红橘虱、红蜡介壳虫、胭脂虫,属蜡蚧科.柑橘红蜡蚧是兰溪市柑橘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直接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虫的发生为害情况、生活习性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曹颖  曹云翔等 《江西植保》2002,25(2):55-55,53
金边瑞香是江西名贵花种。花白色 ,芳香凝人 ,为我国南方传统的芳香园林花木 ,也是庭园、家庭盆景观赏花木之一。近年来金边瑞香发生两种蚧虫为害 :一是红圆蚧 ,属同翅目、盾蚧科 ,其寄主种类很多 ,有金边瑞香、君子兰、鸢尾、万年青、沿陛草、茉莉、香橼、佛手、柑桔、柚、迎春花、山茶、无花果、桂花、棕榈、罗汉松等花木 ;二是褐盔蜡蚧 ,又名东方盔蚧 ,属同翅目 ,蚧科 ,其寄主有金边瑞香、樱花、木兰、桃、杏、苹果、锦鸡儿等花木。上述两种蚧虫 ,都以成虫、若虫密集固定植株枝叶吮吸汁液 ,严重时叶片发黄 ,并诱致煤污病 ,叶片乌黑、早落…  相似文献   

8.
在25℃条件下,测定了4种培养基和8种农药对蜡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和查氏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所有供试农药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代森锰锌的抑菌率高达100%,其次为代森锌、百菌清及敌敌畏,再次为氯氰菊酯和阿维柴油,链霉素和氟虫腈的抑菌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云南橡胶上严重暴发的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正在威胁着我国橡胶的生产。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橡胶植株的叶片和嫩枝的汁液,造成橡胶植株落叶、枝条干枯、树冠甚至整株枯死;该虫还可为害番荔枝、柑橘、咖啡、石榴、番石榴、芒果、番木瓜等几十种作物^[1~3]。  相似文献   

10.
鉴于园林植物种植区域的特殊性,针对贵州省贵阳市园林绿化中发生严重的红龟蜡蚧,进行了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阿维菌素乳油、40%啶虫脒·毒死蜱乳油、50%吡虫啉·杀虫单水分散粒剂4种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无公害杀虫剂进行室内防治红龟蜡蚧雌成虫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防治效果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11.
黄色花蝽对杂拟谷盗的模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粒小麦及半碎小麦中,黄色花蝽对杂拟谷盗的控制效果较好,但在小麦粉中无控制作用。在半碎小麦中,益害比1:20时,控制效果可达97.65%;在整粒小麦中,采用益害比1:1、1:2、1:4、1:8所得到的控制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容器增大控制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青翅蚁形隐翅虫在稻田捕食性天敌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7年,广东四会早稻田19次调查统计:在捕食性天敌中,狼蛛、其它蜘蛛和隐翅虫的数量分别占20.06、53.93和17.65%,捕食白背飞虱的血清反应阳性率:狼蛛为60.5%、其它蜘蛛20.0%,隐翅虫为13.0%。据此,青翅蚁形隐翅虫的数量和捕食害虫效能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首次发现捕食柳牡蛎蚧的半疥螨,其若螨和成螨对柳牡蛎蚧的卵、若虫、雄蛹和雌成虫均能捕食,捕食率达40%。该螨生育力较强,每雌螨平均产卵12.8粒,最高为20粒。卵经7天左右孵化。在沈阳地区全年发育,世代交替。种群出现高峰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此期间发生3代。  相似文献   

14.
T. JERMY 《EPPO Bulletin》1980,10(4):475-479
From the end of the 1950's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predator Perillus bioculatus have been made i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ain results of studie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ecology, behaviour and cultural enemies of the predator as well as on its practical use. The species has not yet become established anywhere in Europe, presumably due to some of its ec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characteristics. Its direct use against the Colorado beetle by repeated mass release into potato fields has not proved feasible.  相似文献   

15.
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初步鉴定,共获得110种,其主种类有豆突眼长蝽Chauliops bisontula Scott、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紫茎甲Sagra femorata Lichtenstein、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黄守瓜Anlacophora femoralis (Motschulsky)、豆芫菁Epicauta obscurocephala Peitter、大白叶蝉Tettigoniella spetra (Kalrenbach)、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idiaus)、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Kock)、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等。调查结果表明,鞘翅目的昆虫种类最为丰富,有8科46种,其次是半翅目,5科24种,最少的是蜱螨目,仅1科1种。  相似文献   

16.
在饲养伪钝绥螨的10种植物花粉中,核桃、洋槐、贴梗海棠、仙人球、迎春和卷心菜等可使其取食并完成发育,前4种还可使其产卵。花粉粒的外部形态结构,是影响该螨能否取食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桃、苹果花粉饲养伪钝绥螨,对其F_1代生活力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取食桃花粉的F_1代,幼螨间相互残杀,并取食未孵化的卵,使成活率降低。取食苹果花粉的F_1代可正常完成发育,但成螨性比降低,产卵时自食其卵。试验表明,单纯喂食桃或苹果花粉难以进行伪钝绥螨的累代饲养。  相似文献   

17.
1987年从苏联、加拿大引进原产北美的豚草天敌—豚草条纹叶(虫甲),在室内用具有代表性的23科72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结果表明,豚草条纹叶(虫甲)食性专一,仅取食豚草,不取食其它任何供试植物,在我国可以安全利用。在饥饿条件下,一龄幼虫的耐饥能力为3.1天,雌、雄成虫的耐饥能力分别为14和10.2天。  相似文献   

18.
侵染苜蓿的豇豆花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苜蓿矮缩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种病毒分离物G-14,在测定的9科40种植物中,此分离物可侵染6科19种植物,易由汁液摩擦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棉黑蚜(A.atrata)和苜蓿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rondoi)等不传毒,可由首蓿叶象岬(Hypera variabilis)传毒;致死温度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保毒期21天;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28nm。电镜观察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体。经琼脂双扩散血清学测定,该分离物与豇豆花叶病毒(CP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由此鉴定G-14为CPMV。提纯病毒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有3个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44800,24500,22400道尔顿;琼脂糖电泳测得有二个核酸组分。  相似文献   

19.
苹果园混合覆盖植物对害螨和东亚小花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园种植紫花苜蓿,为捕食性天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补充猎物,使苹果园天敌数量增加,叶螨种群下降。夏至草是苹果园杂草的优势种,该杂草可提供天敌生存所需的花粉、花蜜和猎物,使东亚小花蝽发生时间提早,发育速度加快。在6月中旬前,东亚小花蝽可在夏至草上完成2代,在紫花苜蓿上完成1代。夏至草与紫花苜蓿的比例变化影响苹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当混合植被中夏至草的覆盖度大于25%时,对覆盖植物和苹果树冠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最为有利。夏至草与紫花苜蓿混合(1∶4),比单一紫花苜蓿上天敌的数量增加2~3倍,苹果树冠天敌数量增加70%,苹果叶螨种群数量降低30%  相似文献   

20.
化学杀菌剂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智利植绥螨有不良影响。粉锈宁有忌避作用,智利螨定居率为21.7%,对照为53.3%。在同一植株上,经粉锈宁处理的叶片上,智利螨有80.8%转移至未处理叶上;而对照组则80%停留在原接虫叶上。经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处理过的植株上的叶螨,智利螨捕食后有抑制产卵的作用。试验证明:这种抑制产卵的物质可通过叶螨雌成螨传递至其子代卵内,并对智利螨起影响。智利螨的繁殖力受抑制后不能恢复,且缩短寿命。经多菌灵处理叶片,7天后,抑制智利螨产卵的作用未见减弱。农抗120对智利植绥螨雌成螨未表现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