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乳源木莲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在福建沙县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内 ,设置样地并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 .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乳源木莲种群结构稳定 ,为成熟型种群 ;拉氏栲、酸枣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 ,幼苗缺乏 ,但大树最多 ,分别达 59和 38株· hm-2 ;栲树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具有丰富的幼苗贮备 ,达 69株·hm-2 .群落中乳源木莲、拉氏栲种群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 ,但乳源木莲聚集强度较大 ;酸枣种群呈随机分布 ,栲树种群呈均匀分布 ,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亦与物种间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锥栗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200m2标准样地调查,研究福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锥栗群落各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的10个优势种群中,除马尾松符合随机分布外,其它种群均符合聚集分布;灌木层的10个优势种群均符合聚集分布;草本层和藤本植物的大部分种群均符合聚集分布,少有随机分布 这主要与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软件在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应用,为分析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繁杂数据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基于西双版纳20ha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绒毛番龙眼、网脉肉托果、玉蕊树种为例,应用R软件绘制其树种空间分布图,并分析树种种群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结果】网脉肉托果在样地空间分布中为集群分布,而在空间分布格局中分析,在尺度0-2m为集群分布,在12~15m为随机分布;网脉肉托果和玉蕊两个树种在空间分布图中为交错分布,重叠区域不大,进行种间关系分析,两个物种在尺度0~5m无明显相关,在5~30m为负相关。【结论】R软件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实现物种空间分布图的绘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及物种相关性分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上游灰叶胡杨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2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叶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种群幼苗缺乏,大、老龄个体相对较多,其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种群更新困难,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灰叶胡杨种群空间格局符合聚集分布,随发育进程其空间格局由均匀型向聚集型转变,聚集强度逐渐增强.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艾比湖地区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新疆艾比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优势种植物组成的混生群落进行点格局分析.[方法]测定样方内每个物种的空间分布信息,运用Ripley's K(r)函数、L(r)函数和VR,分析其分布方式和群落总体关联度.[结果](1)胡杨在0~25 m呈聚集分布,之后为随机分布;(2)柽柳在0~30 m呈聚集分布,之后为随机分布;(3)罗布麻在0~20 m呈聚集分布,20~ 30 m为随机分布;(4)甘草在0~1m为均匀分布,之后为聚集分布;(5)其他种群主要为聚集分布;(6)植物群落总体呈正关联,但不显著.[结论]艾比湖地区植物群落总体呈正关联,种群在小尺度范围内主要的分布方式为聚集分布,且在灌木群落中柽柳、梭梭种群竞争力强于其它灌木种群.  相似文献   

6.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福建省虎头山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综合聚集强度各指标的结果表明:不同立木级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分布,随着立木级的增大,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杉木、米槠和少叶黄杞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的趋势,拟赤杨和木荷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大→小的趋势,虎皮楠和丝栗栲聚集强度表现为小→大→小的趋势,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高立木级阶段引起的树种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表2参13。  相似文献   

7.
杉阔混交林中杉木及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杉阔混交林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木级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型分布,随着立木级增大,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明显,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引起的,在高立林级阶段是由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对民勤天然柠条群落进行野外调查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天然柠条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主要物种为小灌木,伴有少量的1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柠条的重要值远高于其他伴生种,唐古特白刺、泡泡刺为天然柠条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柠条种群及主要伴生种群大多呈集群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依据野外调查数据,结合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双项轨迹方差法(TTLQV),对山西历山山地草甸群落及其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样带4外,其他样带的群落与建群种的格局均表现出明显的大格局(600 cm);5条样带群落格局的变化与其建群种的格局变化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群种的格局变化对群落的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以及功能的变化会导致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的分布格局不同。如东方草莓在样带2中主要呈现"单峰"的中格局,在样带3中表现为大、中尺度的"双峰"格局,而在样带4中表现为大、中和小尺度的"三峰"格局。(3)物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形成的格局也会有所不同;等穗薹草在样带5中表现为大格局,而在样带4中的格局多样,大(540 cm)、中(430 cm)和小(110 cm)格局均有所体现。(4)随着海拔的升高,人为活动逐渐减少,车前在群落中出现的频率与盖度明显减少;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车前的格局分布依次表现为:大尺度的"聚集分布"、中小尺度的"聚集分布"、大尺度的"随机分布"、大中尺度的"随机分布"以及中小尺度的"随机分布"。车前的这种格局变化一方面与环境适应性有关,另一方面与人为活动的干扰有关。(5)DCA和TTLQV相结合,合理、客观地揭示历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及种群的格局特征。因此,群落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仅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还受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漳平市天然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 ,对漳平市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 ,研究了群落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空间格局 .结果表明 :群落物种丰富 ,乔木层、灌木层相对于其它各层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均较大、均匀度较小 .群落中主要建群种 :米槠、毛栲的种群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木荷、石栎的种群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栲树、绒楠的种群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 .该群落处在发展阶段 ,尚未稳定 ,应继续封护 ,促进群落的自然演替  相似文献   

11.
老杉木人工林与松阔混交林群落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 360 0 m2 标准地调查 ,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 76年生杉木丰产林取代松阔混交林后群落 α和 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老龄杉木林群落科、群落物种、乔木层次和层片物种 α多样性指数小于松阔混交林 ,而草本层和藤本层物种 α多样性指数大于松阔混交林 ;灌木层次和层片物种α多样性指数大小为 :老龄杉木 (山坡 ) >松阔混交林 >老龄 (山洼 ) ;坡位梯度不同带来的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梯度的变化对群落 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 ,群落间坡位梯度相差越大 ,则群落间 β多样性指数也越大 ,而群落间相似性越小  相似文献   

12.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研究了湖南会同第1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采伐迹地经不同更新方式转变为第2代杉木林地、自然更新灌木林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地、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地、芒草Andropogon chinensis地的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林地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除了板栗林地3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芒草地同一土层(P=0.049)外,其余不同林地同一土层SOC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SOC平均质量分数大小排序为:板栗林地(14.759g·kg^-1)〉12年生杉木林地(13.537g·kg^-1)〉20年生杉木林地(12.807g·kg^-1)〉自然更新灌木林地(11.656g·kg^-1)〉柑橘林地(10.727g·kg^-1)〉芒草地(10.088g·kg^-1)。土壤碳氮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趋于下降,芒草地各土层的碳氮比最低。杉木林采伐后无论是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地还是经济林地或者转变为经济林地后因管理不善再转变成芒草地,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处于亏损状态,年均降幅最小的是板栗林地,其次为12年生杉木林地和20年生杉木林地。表明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过程中,选择落叶根深型植物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保持。  相似文献   

13.
老杉木人工林与松阔混交林群落区系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 360 0 m2标准地调查 ,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 76年生杉木丰产林取代松阔混交林后群落区系特征的变化 ,结果表明 :老龄杉木群落蕨类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大于松阔混交林 ,而双子叶植物种类数量小于松阔混交林 ;坡位梯度不同带来的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梯度的变化对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较大 ;坡位低、环境湿度大 ,则热带分布属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4.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成分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5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门8种,种子植物门77种;以山茶科、清风藤科、交让木科、壳斗科、紫金牛科、防己科、樟科、乌毛蕨科、卷柏科和葡萄科为主要优势种.从群落成份的分布频度级系数来看,A级占总种数的44.71%,说明该群落内的绝大多数种类是分布不均匀的;老龄杉木林下植物属的地理分布以泛热带占绝大多数,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  相似文献   

15.
杉木立木干基腐朽病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集度指标测定了杉木立木干基腐朽病的空间分布型.共调查标准地8块,用样园法调查6个伐区,其各项聚集度指标都说明杉木立木干基腐朽病属于随机分布.在IwaoM*-X的回归基础上,对回归模型进行随机分布的偏离度检验,两种调查法的差异不显著,空间分布型呈随机分布.并估算了立木干基腐朽病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6.
第1茬林分密度对2茬2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林场一片29年生第1茬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第2茬杉木林的造林成活率和2年生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茬杉木林分密度与第1茬林分蓄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高密度等级(1500株·hm-2以上)的第1茬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茬杉木林,其造林成活率和2年生的生长量最低.第1茬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不利于对土壤性质具有改良作用的林下植被的发育,导致林地土壤容重显著增大,引起第2茬杉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对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不利,其对地力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立地管理措施.前茬林分密度过大(密度超过1500株·hm-2)可能是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不同海拔资源空间的杉木天然混交林170块样地的基础上,采用生态位空间分割法与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分析杉木与主要的19个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杉木天然混交林中,杉木和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既有较大的也有较小的。不同伴生树种与杉木的竞争结局是不一样的,从现阶段杉木与伴生树种的最终竞争结局来看,可认为该群落中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间关系离稳定阶段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8.
大径杉木人工复层林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9 a生杉木林下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阔叶树种营造人工复层林,以探索人工林经营新模式。结果表明:当间伐后林分郁闭度降至0.4-0.5时,可满足喜光阔叶树幼树生长;当郁闭度降至0.6时,耐荫阔叶树幼树能正常生长。观光木和火力楠是理想的杉木林下套种树种,枫香不宜在林下套种。29 a生杉木近熟林林分间伐后4 a,胸径生长与密度呈反比关系,不同密度下的杉木胸径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类型组杉木适宜伴生树种的模糊选择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根据生态种组原理 ,应用 Fuzzy聚类方法从 4种不同立地类型组的杉木天然混交林中 61种杉木潜在伴生树种中选择杉木适宜伴生树种 ,结果如下 ,中山阳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7种 ;中山阴坡组适宜伴生种有 8种 ;低山阳坡组有 8种 ;低山阴坡组有 1 3种 ;不同立地类型组中 ,杉木适宜伴生种除个别种之外 ,绝大多数是不同的 .所以分别立地类型组选择杉木适宜伴生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