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鲇肾细胞系(SMK-Ⅰ)的建立及其细胞骨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鲇肾细胞系(SMK-Ⅰ)在培养初期为成纤维样和上皮样细胞的混合细胞系,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成纤维型细胞系;SMK-Ⅰ细胞的生长周期为7~8天;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为二倍性,也观察到染色体多倍化和异倍化的细胞群体;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代龄的细胞周期,发现该细胞系G2-M期细胞的数量,随着代龄的增加,逐渐增多,说明该细胞系已经成功转化;Pena法显示其细胞骨架网络比较分散,且随细胞贴壁的情况和本身的形态而异.  相似文献   

2.
用半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接种南方鲶晚期胚,经40多代连续培养,建立了SME-Ⅰ鲶鱼细胞系。该细胞系为贴附性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微丝束丰富,平行排列伸到伪足,但质膜下不很密集。细胞最适在含15%~20%小平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生长,适温28~29℃,pH6.5~7.2,群体倍增时间为58.6h,已增殖到10 ̄8个的水平。细胞染色体数为正常二倍体2n=58,但有不少异倍化细胞。该细胞系已可用于鱼类生物工程研究和进入细胞资源库保存。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块法对体质量为120~140 g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脾组织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并对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 H为7.2、温度为25℃的条件下,松江鲈脾组织细胞在含有20%南美胎牛血清(FBS)、人碱性成纤维样细胞生长因子(b FGF)、硫酸软骨素、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迁出细胞有悬浮和贴壁两种形式;悬浮细胞为圆形和椭圆形,贴壁细胞呈变形细胞样和成纤维细胞样;利用悬浮细胞进行的染色体分析显示,松江鲈的染色体数2n=40,核型公式为14m+10sm+16t。本研究结果为松江鲈脾组织细胞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并初步建立了利用短期培养的脾组织细胞制备染色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吻端细胞系BHS的建立及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鳙鱼吻端组织为材料,建立了鳙鱼吻端细胞系,定命为BHS。7个月期间细胞已传25代,选用培养基为TC-199加20%或10%小牛血清。该细胞生长温度范围为14℃-35℃,最适温度28℃-30℃,形态主要为纤维样细胞,染色体数从55-82(2n-48)为异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较代为4.4%。  相似文献   

5.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分离法对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等成功建立了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该细胞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长动力学分析、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贴块培养时所需时间较长,消化培养有较多死细胞;传代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40.4h;生长总体趋势呈"S"型;冻存后活力为92.3%,生长状况与冻存前一致;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 n=60)占主体;细菌、真菌和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胞系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梅山猪耳缘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梅山猪耳成纤维细胞系,并对所建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梅山猪耳成纤维细胞系生长态势良好,冷冻前后的平均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21%、90.08%,解冻后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细菌、真菌和支原体3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细胞没有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细胞中期染色体二倍体(2n=38)占主体比例约为92.31%,达到了建立成纤维细胞系的要求;苹果酸脱氢同工酶和乳酸脱氢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该细胞系没有被其他细胞污染,细胞纯度较高;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耳成纤维细胞表明,5个细胞系的阳性率为45.23%-67.32%。经G418筛选后,各个细胞系均能有效形成单克隆集落。本研究中梅山猪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使梅山猪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得到有效保存,并可为其他动物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以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建立新生昆明犬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试验以新生昆明犬耳部皮肤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建立了昆明犬成纤维细胞系,并对所构建的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生昆明犬成纤维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冻存前和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3.3%和90.8%;生长曲线呈"S"形,倍增时间约为32 h;对所制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2n=78(XX),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占主体,约为90%。该细胞系的建立,不仅使昆明犬这一国家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得以保存,而且也为今后开展功勋犬的体细胞克隆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组织原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研究了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鳍、吻端和肾脏细胞在含有体积分数为20%胎牛血清(FBS)的L-15、DMEM和DMEM/F12 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及人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硫酸软骨素、Ⅰ型胰岛素样(IGF-Ⅰ)3种生长因子对细胞贴壁率和迁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细胞适宜的体外培养体系为DMEM/F12培养基+20% FBS,pH为7.2,温度为25℃;在最适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0 ng/mL bFGF、20 μg/mL硫酸软骨素、40 ng/mL IGF-Ⅰ时,3种组织的贴壁率和细胞迁出率均最高;鳍、吻端和肾脏组织分别经培养21、15、18 d后长满单层,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采用低渗滴片法制备染色体,3种组织原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本研究为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组织细胞系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经济性鱼类之一。为扩充完善大黄鱼体细胞库,丰富其病毒学、细胞毒理学及细胞工程学研究手段,以大黄鱼肾脏组织为材料,进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探索,构建大黄鱼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黄鱼肾组织细胞系(YCK)。原代培养使用组织块贴壁翻瓶法,标准传代培养是以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使用添加10%胎牛血清(FBS)的M-199,在27℃下进行密闭培养,每72h完全换液1次。该细胞系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构成,在上述培养条件下生长旺盛,经过400多天的连续培养,已经成功传代超过70次,第65代YCK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36.12h。对常用的鱼类细胞培养基进行适应性筛选,确认M-199是最适合该细胞系的培养介质,也可适用于其他大黄鱼细胞的培养。对该细胞系的染色体分析表明:虽然出现了异倍化现象,但该系依然符合2n=48的二倍体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监所)引进2株BHK-21细胞系,传代扩增培养后液氮冻存,建立相应的细胞库;复苏细胞后对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染色体核型及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个来源的BHK-21细胞系均呈成纤维型,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型;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外源病毒检查均为阴性;染色体为21对,二倍体均占主体;外源质粒在该2株细胞系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这可为开展BHK-21细胞系及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引进ST细胞系,扩大培养后液氮冻存建立了种子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细胞复苏后对细胞的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核型及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细胞系呈成纤维型,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型;细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为19对;外源质粒在该细胞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建立的细胞库,可为开展ST细胞及猪瘟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太行黑山羊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太行黑山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和细胞冷冻技术构建了成纤维细胞系,并进行了细胞活力测定生长动力学观察、微生物污染间检测、染色体标本制备、同功酶分析及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24h;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60)占主体,镜检细胞的百分比为98.2%;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MDH)脱氢酶同工酶分析,没有其他物种污染;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阴性。该细胞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此项研究不仅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了这一重要畜禽品种的种质资源,而且亦为其基因组和后基因组及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宝贵实验材料。同时,此技术平台的建立必将为其他畜禽遗传资源细胞水平的保存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种商业化的低血清培养基适应BHK21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分析该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稳定性,以判定其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制备4个代次BHK21细胞的染色体标本,用常规Giemsa染色,在1 000倍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BHK21为亚二倍体或亚四倍体细胞系,亚二倍体总数为42,亚四倍体细胞总数为72~74,该细胞系染色体的畸变率在各代次所占比例为0~2%,均较低。[结论]该细胞系的遗传学特性相对稳定,各代次间无本质差异,可候选为制苗用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合有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的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系.[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将表达拟蜘蛛牵丝基因的质粒pKap-EGFP4S转入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毒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系,并采用PCR、RT-PCR检测重组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对体外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观察表明细胞形态均为长梭形、活性良好(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染色体数目为2n =54;通过G418筛选出共43株单克隆细胞系,经PCR鉴定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随机整合的细胞系15株,其中挑选4个阳性细胞系经过RT-PCR检测目的基因已转录为mRNA.[结论]成功建立了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的新疆美利奴细毛羊成纤维细胞系,为进一步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被毛含转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克隆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已传63代。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FBS)、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10μg/mL硫酸软骨素。30代以后所用培养基为20%FBS-DMEM/F12,在CO2培养箱(5%,25℃)中培养,培养的鳍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群体倍增时间为56.85 h,特征染色体数目为50条;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30 d,解冻复苏后,存活率为81.31%±1.46%。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泥鳅鳍细胞系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敏感,病毒滴度为105.62TCID50/mL,而对鱼类诺达病毒(YGNNV)不敏感。泥鳅鳍细胞系的建立丰富了鱼类细胞系的种类,并为泥鳅毒理学、病毒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滩羊胎儿皮肤组织为材料,获得符合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基本要求的供体细胞系。【方法】取滩羊胎儿皮肤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获得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观测其形态和生长情况,鉴定其性别,并对其染色体核型和红色荧光报告基因质粒(pmCherry-N1)转染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组织块法成功获得了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48h;5代、15代、25代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核型分析表明,各代细胞染色体均为2n=54,未见异常;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较高,约为50%,对最终获得的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证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结论】建立了滩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为滩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太湖猪皮肤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包括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接种的存活率测定、生长曲线绘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所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接种的存活率分别为96·5%和93·2%;生长曲线呈"S"形,倍增时间为72h;对所制备的染色体片核型分析显示2n=38,XY。本次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太湖猪成纤维细胞系,为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太湖猪种质资源提供了可能,并为其他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德保矮马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德保矮马耳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成原代细胞,并成功建立起该组织成纤维细胞系。这种细胞贴壁生长,具有密度接触性抑制性质;该方法获得的原代细胞经传代后接种,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为35.9 h;细胞染色体众数2n = 64的细胞数占91.3%~92.8%;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分析,没有其它细胞系污染;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阴性。该系符合ATCC要求的细胞系鉴定项目,成为保护矮马这一国家重要畜禽品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并为相关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材料。同时得出胶原酶消化培养法比组织块培养法在获得原代细胞速度快;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为48 h。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查了玉米单倍性胚性细胞无性系在继代培养十年中的分化再生能力,测定了十年后染色体的倍性,并用t测验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十年后,供试的二个单倍体细胞系和二个加倍单倍体细胞系的分化再生能力无显著变化,仍基本保持稳定。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的数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占优势。它们对细胞系的分化再生能力无明显影响,r为0.329,相关不显著。亚单倍体细胞尚未见到,但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多倍体细胞。它们与非整倍体细胞所占的比例与细胞系分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786。呈弱负相关,即其数量的增加对细胞系的分化能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河曲马睾丸组织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河曲马睾丸组织,用热消化法制备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扩大培养至第3代用液氮保存,细胞复苏后进行活力、形态、生长曲线、微生物污染、核型、乳酸脱氢同工酶谱及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等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河曲马睾丸组织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成纤维型,生长良好,最大增殖数量为4.32×105 mL-1,倍增时间为34.58h;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染色体2 N=64,二倍体为85%,占主体;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有明显特征,共有4条谱带,其中LDH3浓度较高,活性较强;外源质粒在该细胞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表明已成功建立河曲马睾丸组织成纤维细胞系,使河曲马这一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