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呼伦贝尔杂花苜蓿是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品种,该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上世纪70年代进行小面积推广种植,80年代进行繁育研究。2004年以后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选育成为呼伦贝尔市的地方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虫害、抗风沙、耐瘠薄,产草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寒冷地区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越冬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4个适宜伊犁干旱荒漠区种植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3.
伊犁干旱荒漠区苜蓿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春 《草业与畜牧》2009,(7):16-19,45
通过对1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 )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越冬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4个适宜伊犁干旱荒漠区种植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4.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5.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引进10个苜蓿品种在产量、生长速度、抗病虫害等方面的观测,筛选出3个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抗寒、抗旱、叶量丰富、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苜蓿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对22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越夏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了5个适宜三峡库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山区苜蓿引种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14个苜蓿品种在产量、生长速度、抗病虫害等方面的观测,筛选出5个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新疆大叶、威龙、金皇后、耐寒、敖汉.这些品种均具有抗寒、抗旱、叶量丰富、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世界范围内栽培和利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具有优质高产,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调整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缓解家畜蛋白质供需矛盾的理想草种,是宁夏南部山区牧草的重要品种。目前宁夏苜蓿留床面积已达到30万公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新品种的引进,以苜蓿蓟马为主的虫害也相继大面积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造成种子田绝产。  相似文献   

10.
1 澳大利亚苜蓿育种发展史 过去150年余来,澳大利亚主要种植一种较适应于本地的生态型苜蓿———猎人河(MedicagosativaHUNTERRIVER)。猎人河起源于法国,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对澳洲瘠薄的土壤,干燥、酷热(40℃)的夏季和冷凉湿润(-10℃)的冬季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但随着种植时间延长,该苜蓿在逐渐退化,病、虫害时有发生,引起了育种者对新的苜蓿种改良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苜蓿猎人河大范围遭蚜虫侵害,促使当地的苜蓿育种迅速发展。为在短时间内提高苜蓿的抗虫害能力,最初将美国的苜蓿品种与一些来自西亚的地方种作为抗蚜虫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对苜蓿株高和分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角花齿蓟马是我国北方为害苜蓿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与质量,在室内研究了田间筛选出的10个不同抗性级别的苜蓿品种在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后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Ta、TS、GN1、DF、Lak和G3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的为害在株高增长上具有耐害性,S、DB、XJ、Sa苜蓿在株高生长方面耐害性差;在分枝方面,GN1、Ta、XJ、DF、G3苜蓿表现出较强的耐害性。综合去虫后30d各苜蓿品种的相对株高和分枝生长结果得出,Ta、GN1、DF、G3和XJ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具有生产意义上的耐害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省黄骅市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基本上摸清了苜蓿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总结出了苜蓿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优质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源不同的22份优质牧草材料通过4年(2004~2007年)的试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草原2号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农菁1号苜蓿、草原1.号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苜蓿、羊草、鹅观草、冰草等牧草能够在黑龙江垦区西北部高寒地区安全越冬,产量性状、抗病性等都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4.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优质豆科牧草,而病害、虫害、草害是限制苜蓿生长及品质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了我国近40年来的有关资料,对苜蓿病虫害的种类进行科学分类,制作出了苜蓿病害和苜蓿部分虫害的种类名录,对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收集近20年我国各地区调查的苜蓿地杂草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杨伟光  柴华  杨曌  李红 《草地学报》2016,24(4):886-891
通过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田中,开展利用太阳能杀虫灯和化学药剂防治虫害研究,对比二者之间的优劣性,探究太阳能杀虫灯防治苜蓿虫害技术。结果表明:无论太阳能杀虫灯还是化学药剂,均能有效防治当地6种主要的苜蓿虫害,包括苜蓿蓟马(Odontothrips phaleratus Haliday)、豆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叶象甲[Hypera postica (Gyllenhal)]、草地螟(Coxostege sticticatis Linnaeus)、潜叶蝇(Phytomyza utricornis Meigen)。分析其防治成本及效益,太阳能杀虫灯防治每公顷干草增产1535 kg,增收2974元;化学药剂防治每公顷干草增产917 kg,增收1551元,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就综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言,太阳能杀虫灯防治技术优于化学药剂,可以在苜蓿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生物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对不同苜蓿品种的茎、叶及总生物量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在一个生育期内,苜蓿的茎、叶及总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在该试验条件下,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的生物量积累潜力不同,中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生物量积累的潜力最大,其次为低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高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生物量积累的潜力最小;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高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大于低秋眠级数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7.
苜蓿斑蚜对三个苜蓿品种幼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室内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HA-3(高抗)、甘农三号(中抗)和Hunter River(低抗)3种不同抗蚜苜蓿品种受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l)为害幼苗初期植株叶片SOD、POD、PPO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斑蚜为害后,3个苜蓿品种的SOD、POD、PPO的活性都显著上升,且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强;苜蓿品种之间的SOD、POD、PPO活性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虽然HA-3苜蓿正常植株的SOD活性较高,但由于甘农三号苜蓿受蚜虫胁迫后SOD活性增长量大,使蚜虫胁迫植株的SOD活性与HA-3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OD和PPO的活性在3个苜蓿品种正常植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受蚜虫胁迫后,HA-3苜蓿的POD和PPO活性较高,甘农三号苜蓿次之,Hunter River苜蓿较低;3个苜蓿品种SOD、POD、PPO活性变化的差异,基本反映了其田间抗蚜性的差异水平。此研究对苜蓿抗蚜品种的选育及对蚜虫的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农5号(G5)、甘农3号(G3)、金皇后(JH)和猎人河(Hu)4种不同抗蚜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受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胁迫后其叶片内丙二醛(MDA)和单宁含量及防御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以期明确各项生理指标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过程中,抗虫品种(G5)的MDA含量低于低抗品种(G3)和感虫品种(JH),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的单宁含量高于低抗品种,感虫品种的SOD和POD活性低于抗虫品种和低抗品种,且所有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MDA和单宁含量变化无规律。因此,MDA,SOD和POD活性的变化与苜蓿的抗蚜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苜蓿抗蚜性生理指标,而单宁与苜蓿抗蚜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种子贮藏蛋白标记: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拥军  苏加楷 《草地学报》1998,6(3):197-206
利用SDS-PAGE方法对中国18个地方苜蓿品种和北美9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选20粒种子进行贮藏蛋白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具明显的多态性,但采用混合样分析则掩盖了品种内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江西栽培牧草主要害虫种群动态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