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沙先锋植物——羊柴的治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柴是优良的固沙先锋植物和饲用灌木,对治理沙地、发展沙区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了羊柴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生物学特性,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和培育管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主要建群植物蒸腾耗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生长旺季初期(7月份),采用LI-1600型气孔针对毛乌素沙地主要建群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沙柳(Salix psammophyl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的蒸腾耗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动态曲线均为单峰型,无午休现象,其中固定沙地油蒿和半固定沙地油蒿的蒸腾速率在中午13∶00出现峰值。气孔扩散阻力是所有供试植物蒸腾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对供试植物的蒸腾耗水进行的评估表明,不同植物的日最大蒸腾速率和日平均蒸腾速率大小为固定沙地油蒿>半固定沙地油蒿>沙柳>旱柳>中间锦鸡儿;植物单株月累计蒸腾耗水量大小为旱柳>沙柳>固定沙地油蒿>半固定沙地油蒿>中间锦鸡儿;植物种群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蒸腾耗水量大小顺序为固定沙地油蒿>半固定沙地油蒿>沙柳>旱柳>中间锦鸡儿。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沙地米氏冰草种群构件年龄结构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是根茎型无性系植物。为了解米氏冰草在沙地生境中的繁殖适应机制,采取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对呼伦贝尔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米氏冰草分蘖株和根茎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季末期与前期比较,米氏冰草分蘖株数量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均增长了1.5倍,固定沙地无变化;而根茎长度在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分别增加5.0,2.1和2.0倍。米氏冰草无性系分蘖株由4个龄级组成,分蘖株数量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均为明显增长型;半固定沙地由增长型转变成稳定型;固定沙地为稳定型。根茎在流动沙地由3个龄级组成,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由4个龄级组成。随着生长季的进程,根茎长度的年龄结构,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增长趋势从大到小排序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进程,米氏冰草无性系构件的年龄结构呈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内蒙古天然草地实地观察和分析,对在草原区和荒漠区退化草地、沙地和沙漠边缘生长的四种多年生根蘖型植物进行了地下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认为可以进行无性分株繁殖来改造和恢复利用沙地.  相似文献   

5.
信息 :在年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的草原与荒漠交界地区 ,无灌溉条件下的流沙固定一直被认为是防沙治沙的难题。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经过在沙坡头的有关实验表明 ,草原与荒漠交界带无灌溉条件下流沙的固定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该所沙漠实验研究站研究人员通过扎设草方格等辅助措施 ,栽植固沙植物 ,成功地实现了无灌溉条件下流沙的固定。刘家琼介绍 ,通过扎设麦草方格实现机械固沙 ,能够较好地稳定沙面、降低风速。并且 ,由于麦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便于运输 ,已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使用麦草进行机械固沙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麦草的使用寿命太短 ,仅有4~5年。因此 ,进行植物固沙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实验中 ,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先后从国外引进了50多种植物 ,包括乔木树种杨、柳、榆、槐等。在经过几十年的干旱、高温、严寒、风蚀、沙埋等恶劣环境条件的考验后 ,至今保存较好的优良固沙植物仅有8种 :油蒿、柠条、花棒、黄柳、头状沙拐枣、乔木状沙拐枣、沙木蓼、中间锦鸡儿等。从目前的生长情况看 ,后两种植物早已进入了衰老期 ,又不能天然更新 ,而油蒿几乎是目前惟一能进行天然更新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固沙灌木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对于土壤管理、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地扎设草方格后种植不同固沙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柠条-花棒(Corethrodendron scoparium)混交、柠条-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混交和花棒-沙拐枣混交]经长期生态恢复后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空间分布拟合均符合高斯模型,均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块金系数分别为0.612,0.612和0.503;速效钾的空间分布拟合为球状模型,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其块金系数为0.887。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综上所述,种植不同固沙灌木与沙地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异质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含柠条的固沙灌木混交林更有利于沙地土壤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羊柴中名塔落岩黄芪,分布于我国北部干旱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是很好的固沙先锋植物和优良的饲用灌木,对治理沙地、发展沙区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羊柴具有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在利用有限种子、减少单位面积播量、减少建设投资、采取增产措施的情况下加快建设草地的可能。长期的建设实践证实,羊柴非常适合毛乌素沙地,大种羊柴治理毛乌素沙地,是继伊克昭盟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湖盆、流沙、固定及半固定沙丘均占很大的面积。在湖盆的外围,流沙边缘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微盐渍化的沙地上均生长着大量的白茨、霸王等典型的荒漠植物。在这些植物的根部往往寄生着一种优质高产的饲用植物——锁阳。一、锁阳的形态学特征锁阳 Cynomorium coccineum L.属于蛇菰科、锁阳属,为一种无叶的寄生植物,具有直立、近圆  相似文献   

9.
固沙植物羊柴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柴作为优良的固沙先锋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也是优良的饲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①5~7级大风时,30%以上的植被盖度的群落可以对0.5m和2m高度处的风速可分别降低52%和10%,可有效固定流沙。②降雨5h后,羊柴群落土壤湿润峰含水量明显超过流动沙丘,说明羊柴的生长利于降雨的入渗。③羊柴使土壤表层的紧实度和有机质增加,利于其它浅根系草本植物生长。④羊柴为短寿命多年生灌木,在栽种第2年便可达到较大生物量,营养丰富,是良等牧草。⑤纤维含量高而木质素和灰分含量低,茎秆生物量大且颜色较白,是造纸和人造板的优良材料。⑥花冠美丽,同时抗性较强,耐贫瘠,栽种后无需看管,可用于公路、铁路、厂矿等劣等土地的绿化  相似文献   

10.
生态毯对川西北流动沙地生态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铺设生态毯、栽植植物、铺遮阳网3种治理措施的流动沙地为对象,以未采取措施的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治理措施下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铺设生态毯后土壤平均含水率上升幅度最大;土壤容重和砂砾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上升幅度最大;地表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铺设生态毯可促进流动沙地生态修复,防止流沙蔓延。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固沙植物白刺的开发利用与管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刺(NitrariaL)抗逆性强,生长适应幅度宽,能在极度干旱、贫瘠和盐碱地中生存,因此广布于戈壁滩、低温盐碱地和沙漠中,是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固沙植物。白刺不仅可以固沙、而且其果实、枝、叶均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可入药、制成品质上佳的饮料。同时还可饲养山羊。因此,提高对白刺生态作用的认识,对白刺进行良好的管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一种保护和利用白刺的良好循环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半干旱地区,降水是制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最主要的生态因子,而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针对此现象,于2018年生长季在科尔沁沙地运用野外增减雨装置开展控制试验,通过自然对照、减少30%降水量、减少60%降水量、5月起连续干旱45 d、6月起连续干旱45 d、增加30%降水量、增加60%降水量7种试验处理,以期揭示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组成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从而为植物生长对降水变化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 减少60%降水量将造成沙地草本群落向单一结构发展,使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减少,其减少率依次为8.57%、1.36%和4.80%,同时降低植物生产力。2) 5月起连续干旱45 d对沙地草本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无显著影响。3) 6月起连续干旱45 d影响沙地草本植物多个物种重要值,导致物种密度减少,但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影响不显著。半干旱沙地植物群落对长期干旱事件响应较大,对短期极端干旱事件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呼伦贝尔4种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且不同沙化阶段其下降率各异,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半流动、流动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下降75.7%、83.4%和84.2%。种子库物种数的变异从固定沙地到半流动沙地变化较小,而到流动沙地变化较大,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50%),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比例相对较少。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密度变化不一致,其中半固定沙地最大,流动沙地最小。种子库群落相似性指数变化幅度在0.6087~0.9355之间,说明其空间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流动沙丘是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产物之一,植被恢复重建是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以1996年围封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流动沙丘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状的变化,并分析了流动沙丘植被与固定沙地植被的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流动沙地自然恢复过程中,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物种数变异较大,而在固定沙地2种类型植物的物种数相对稳定。从1996到2000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明显上升,但2000年以后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可能与当时的气候干旱有关。植被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相似。土壤有机碳、全氮显著增加,中粗砂含量显著下降,极细砂和粉粒含量明显增加。植被组成的相似性指数和对应分析结果说明,流动沙地植被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流动沙地向固定沙地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半干旱地区,降水是制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最主要的生态因子,而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针对此现象,于2018年生长季在科尔沁沙地运用野外增减雨装置开展控制试验,通过自然对照、减少30%降水量、减少60%降水量、5月起连续干旱45 d、6月起连续干旱45 d、增加30%降水量、增加60%降水量7种试验处理,以期揭示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组成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从而为植物生长对降水变化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减少60%降水量将造成沙地草本群落向单一结构发展,使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减少,其减少率依次为8.57%、1.36%和4.80%,同时降低植物生产力。2) 5月起连续干旱45 d对沙地草本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无显著影响。3) 6月起连续干旱45 d影响沙地草本植物多个物种重要值,导致物种密度减少,但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生产力影响不显著。半干旱沙地植物群落对长期干旱事件响应较大,对短期极端干旱事件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沙地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库布齐沙地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人工种植的沙打旺和塔落岩黄芪植被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土壤蛋白酶、脲酶、转化酶活性比流动沙地增加6.73%~59.09%,固定沙地酶活性最大,其次为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活性最弱。多酚氧化酶在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比流动沙地均有所减少。人工植被的土壤蛋白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的活性比天然植被分别提高了23.41%,37.10%,7.96%和47.41%。土壤蛋白酶和转化酶在夏季活性最大,脲酶在秋季活性最大,多酚氧化酶在春季和冬季活性大。蛋白酶、脲酶和转化酶在土壤表层0~2cm活性大,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20cm土层范围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样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沙化草地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播种固沙区进行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重叠值,以研究呼伦贝尔沙化草地人工固沙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状况。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植物冰草(Agropyron pectinatum(Bieb.)Beauv.)的平均生态位体积在时间尺度上,呈持续增加趋势,是改良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冰草与羊柴(Hedysa-rum laeveMaxim)生态位重叠值为0.9213和0.7512,在演替过程中具较强的竞争作用。自然恢复植物与人工播种植物间,多数生态位重叠值不高。自然恢复多年生植物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糙隐子草(C1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等逐渐出现,表明该地区植被群落结构向稳定共存的人工-天然植被群落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牛心朴子(Ca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是内蒙古西南部沙地较为常见的沙生植物,随着草地沙化面积扩展,已广泛分布到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化严重的地段,民为醒目的暗绿色背景,通过观察,该种具有耐沙埋,耐风蚀,生活力强,分蘖芽多,萌发较快,发芽率高的特性,根量集中于15-30cm的沙层中,不定根发达,可作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上的固沙先锋植物,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宁夏东部风沙区不同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固沙灌木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 5 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 (柠条纯林、杨柴纯林、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花棒×沙拐枣混交)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0~10 cm 土层,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和 N∶P 均显著高于其他 3 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但土壤 C∶N 显著低于其他 3 种; 10~20 cm 土层,柠条纯林、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 C∶N 显著高于其他 3 种,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 C∶P 显著高于其他 4 种;20~30 cm 土层,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 4 种,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 C∶P 均显著低于其他 4 种。C∶N 和 N∶P 主要限制因素均为全氮,C∶P 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机碳。柠条×花棒混交、柠条× 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矿化,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促进沙地土壤养分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呼伦贝尔4种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且不同沙化阶段其下降率各异,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半流动、流动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下降75.7%、83.4%和84.2%。种子库物种数的变异从固定沙地到半流动沙地变化较小,而到流动沙地变化较大,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50%),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比例相对较少。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密度变化不一致,其中半固定沙地最大,流动沙地最小。种子库群落相似性指数变化幅度在0.6087~0.9355之间,说明其空间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