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也是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现阶段的“无公害”蔬菜,是指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蔬菜,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允许的最高残留限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三废”及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不超标。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安全使用农药有待加强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安全使用农药。由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无公害蔬菜生产水平不高,菜农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标准认识模…  相似文献   

2.
新乡市市郊菜农农药施用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新乡市市郊菜区226户菜农农药施用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基本掌握了市郊菜农用药状况和用药行为的现状。从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实行蔬菜产品入市现场检测、开展订单销售、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执法力度等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钟尚君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08-108
无公害蔬菜是指不含规定的有毒物质,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硝酸盐及其它有害物质,则要达到允许含量范围以下的商品蔬菜。因此要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广大菜农在蔬菜栽培过程中,既要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克百威、甲胺磷、氧化乐果、叶蝉散等,又要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采用无公害蚜虫防治技术,一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菜农在防治病虫害时多采用喷施化学农药为主,施用农药剂量越来越高,导致农药残留量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的提高,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器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综合防治技术,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虫害泛滥季节来临,为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菜,武汉市新增27个残留物检测点,使检测总数达52个,并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力争3──5年内形成一批著名品牌无公害蔬菜产地。 据介绍,每年春夏之交是虫害极为严重时节,菜农为打死菜虫,不惜使用剧毒农药,一些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严重,特别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 氧化乐果等仍被菜农使用,给市民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除加大除虫宣传和推广生物农药外,对上市蔬菜进行“体检”成为保障城镇市民安全用菜的最后一道屏障,而检测蔬菜残留农药其实并不难。使用的“残留农药速测器”可在1.5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我们分别采取了无公害蔬菜生产配方施肥,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尽量依靠作物轮作,利用生物和物理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等。特别是加强了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综合治理等。并总结出—套无公害韭菜腐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蔬菜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草害,人们片面地追求高效,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直接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也恶化了生态环境,引发防治上的恶性循环,给社会带来公害。近年来,无公害蔬菜生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发展较快。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现就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简述如下:1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原则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农药。具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蔬菜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蔬菜生产品种多、复种指数高,致使病虫的危害加剧,使得菜农滥用农药,造成了蔬菜上农药的高残留,而引起公害。为此,我们针对当前的蔬菜生产及消费上存在的一些总是着力调查研究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应以优质时鲜、高产稳产,低耗低毒高效为中心,加强蔬菜栽培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并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设施建设,增强环保意识,推进规模经营和“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化学防治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见效快、防效高、使用方便,尤其是病害流行、虫害大发生时更是必要的措施。但随着无公害蔬菜的出现,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生产中许多菜农不注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或盲目使用剧毒农药,或长期大量单一地使用同一种农药,造成农药中毒事故的时常发生。为此,我们认为做好设施蔬菜病虫害药剂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 一.选择适宜种类和剂型 首先要准确诊断蔬菜病虫害的种类,选择符合无公害蔬…  相似文献   

10.
掌握生产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认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侯运和 《长江蔬菜》2012,(18):60-61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绿色无污染蔬菜产品备受人们青睐.在生产过程中,蔬菜容易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如将沼气、沼液和沼渣应用于蔬菜生产,符合绿色无污染蔬菜生产的标准和有机农业的要求.经过实践,现将沼气、液、渣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合理利用经验简要总结,供蔬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和9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了目前蔬菜中主要残留农药品种及其潜在风险。结果发现,目前蔬菜生产中主要使用78种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以低毒农药品种为主|蔬菜中主要残留28种农药,检出频率较高的农药依次为啶虫脒、多菌灵、毒死蜱、吡虫啉、烯酰吗啉、三唑磷、霜霉威和哒螨灵等,检出的残留农药品种中,有46.4%在调查中未发现有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仍有检出。农药产品标识和农药成分不明是主要风险之一。此外,蔬菜中使用的28种农药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蔬菜食用仍存在农药残留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豆类蔬菜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在豆类蔬菜应用中取得了每667 m~2化肥用量减少26.2%,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8次,蔬菜经济效益提高580元的效果。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轮作及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有效指导豆类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的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妙晓莉 《蔬菜》2022,(1):61-63
凤县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促成了高山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暴露了蔬菜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无公害生产意识欠缺、菜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依托产业基地平台,做好技术支持;确定主栽蔬菜,合理搭配品种类型;推广菜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以促进凤县高山蔬菜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爱霞  田强  刘子斌 《蔬菜》2019,(7):67-71
为了解定西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以及为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018年对定西市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蔬菜中有机磷类、有机氯、氨基甲酸醋类、拟除虫菊酯类共35种农药残留开展监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20个蔬菜样品中,基地抽取样品130个,合格率为99.2%;超市抽取样品59个,批发市场抽取样品27个,农贸市场抽取样品4个,合格率均为100%;总体合格率为99.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以茄果类蔬菜农药检出率及检出农药种类最高,叶菜类次之。共检出禁限用农药10种、非禁限用农药16种,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毒死蜱(3.30%)和氯氰菊酯(8.33%)。  相似文献   

16.
进口国对我国出口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项目的选择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3 8 2份出口蔬菜样本残留农药的受检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进口国对我国出口蔬菜提出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与我国农药产业结构、蔬菜种类和受检月份相关。受检农药种类主要集中在杀虫剂 ,尤其是高毒有机磷杀虫剂 ;豆类、茄果类和芸薹属类是农药残留受检频率较高的蔬菜种类 ;5月和 8月是受检的高峰期。同时为降低我国出口蔬菜农药残留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9种蔬菜基质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基质效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9种蔬菜基质对14种有机磷农药在气相色谱-FPD上的基质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了9种蔬菜基质对14种农药在0.05、0.1、0.2mg.L-13个质量浓度水平下的基质效应,通过比较,发现这9种蔬菜对14种农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增强效应或者基质减弱效应,基质效应的强弱和农药的浓度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与蔬菜的种类和农药的结构、极性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近十年内蒙古主产的6 800 份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产地蔬菜主要以绿叶菜类、茄果类和瓜类为主,其产量占蔬菜产量的70%;随着2003 年以来蔬菜
检测数量的逐年增加,内蒙古产地蔬菜质量安全状态从快速下降期、规律波动期进入到了持续稳定阶段,
各种类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差异化明显。其中占主产蔬菜55% 的茄果类蔬菜、瓜类和豆类蔬菜农药残留
超标率多年变幅低于2%,平均超标率为1.1%、1.6% 和3.1%,属于质量稳定型蔬菜;占主产蔬菜30% 的
绿叶菜类和白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虽呈年度降低趋势,但多年徘徊在7%~10%,属风险主体型蔬菜;
根菜类和甘蓝类蔬菜(占主产蔬菜15%)农药残留超标时间不可预见,超标率在某些年份大于5%,变幅
超过15 个百分点,这部分蔬菜为随机风险型蔬菜。超标的农药相对集中并表现出超标概率风险的种类间
差异。70% 的农药间歇性超标,超标概率低于5%;20% 的传统农药经常超标,超标概率大于30%。有机
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整体呈年度降低趋势,而一些新型含氮类农药、高效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调查了厦门市蔬菜生产上农药使用现状,分析了厦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总结出在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及全程4个环节实行"防污控毒"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解决设施蔬菜高湿病害轻简化防控问题,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研发出了新型微粉剂和精量电动弥粉机,解决了弥粉法施药技术对药剂和药械的要求.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还具有药剂吸附均匀、整棚空间处理无死角、施药不受天气限制、大幅度节省施药劳动力投入等优势,防治效果较好.弥粉法施药适合在设施蔬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