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间套作栽培技术和一膜二熟栽培模式,开展了茄果类蔬菜间套作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线椒套作白菜纯收益最高,每667 m2纯收益达9 636.1元;茄子套作白菜纯收益最低,每667 m2纯收益为5 090.9元。4种间套作模式纯收益均在5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朝平 《蔬菜》2013,(5):28-29
采用复套种栽培方式能实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安达市重点推广了麦菜复种、瓜菜复种、菜菜复种、薯菜复种、瓜菜套种、大蒜套种秋白菜、甘蓝套种玉米、菜菜套种8种复套种栽培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一次覆膜两种作物套作的栽培模式,比较了架豆套作白菜,豇豆套作白菜,黄瓜套作白菜,番茄套作白菜4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豇豆套作白菜产值最大,经济效益最高,每667 m2产值达7 397.54元;番茄套作白菜产值最小。  相似文献   

4.
作物套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以不结球白菜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不结球白菜与荠菜套种后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套种能使不结球白菜增产,青梗菜、热火16号与荠菜套种每667 m2产量分别增加46.69、420.21 kg。套种能有效提高产值,青梗菜、热火16号、奶油白三者与荠菜套种的667 m2产值分别为6 758.04、12 270.13、7 546.63元,与单独种植相比,667 m2产值分别增加4 106.05、5 472.07、3 571.31元。其中,热火16号与荠菜套种的总产值最高,且热火16号在株高、单株质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也有一定提高,因此,在不结球白菜与荠菜套种时,以选用热火16号为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金华市婺城区莲湖严村和金东区下于村进行大棚蔬菜多熟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通过合理安排栽培季节,相应提前或延后栽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经实践摸索出一套大棚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茄子-夏白菜-秋芹菜-冬莴笋,每667m^2产茄子2500-3000kg,产值4000-5000元;夏大白菜2000kg,产值2000元左右;秋芹菜2000kg,产值4000~5000元;冬莴笋3000kg,产值3000元。除去投入成本3000元外,每667m^2年纯收入10000~12000元。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粮菜间套一膜二用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  刘群英  史耀军  成泾阳 《蔬菜》2006,(11):17-18
泾阳县是蔬菜大县,菜农在多年蔬菜栽培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种植经验。同时,也总结摸索出了一些好的栽培模式,“一膜二用三熟”栽培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该模式特点在于:一是菜、粮间作实施轮作倒茬,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充分利用了土壤养分;二是应用地膜既提高了地温,又保持了土壤内的水分,同时保障了蔬菜、玉米苗壮;三是芹菜不耐热,定植后需用遮阳网遮荫,与玉米套种,玉米起到了遮荫作用,降低了生产投资,减小了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一膜二用三熟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甘蓝11月20日-12月5日播种,翌年2月5日在中棚…  相似文献   

7.
目前,辣椒种植方式大部分为单作,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经2年试验,探索出贵州中、低海拔地区辣椒套种早春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每667 m2可收鲜辣椒3 318.1 kg、白菜5 068.9 kg,与贵州传统种植模式辣椒单作、大白菜单作,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92.6%和13.8%,在辣椒单作基础上,每667 m2净增加春大白菜产值1 600~9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滕彬  陈春梅  李健萍 《蔬菜》2016,(2):60-64
中熟苦瓜新品种"兴蔬春秀"在湖南麻阳作大棚秋延后套种白菜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为进一步提高当地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特总结出该品种套种白菜栽培技术,为蔬菜大棚秋延后栽培探索出一条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3~2006年在宜昌市郊区菜地进行了大棚草莓番茄、黄瓜的立体套作栽培试验,充分利用大棚设施、塑料软管微喷带、黑色地膜、滴管带,实现了草莓后期套种不减产,一年三熟,667m2产值高达1.2万元的好收益.该模式具有茬口衔接好,经济效益高,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属中高海拔、低纬度温凉季风气候区,适宜辣椒和春季大白菜生产,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因常年春季阴雨多,倒春寒发生频繁,夏季伏旱严重,种植辣椒和春季大白菜大都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成本高,产业规模发展受限,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近两年我们选用杂交辣椒和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开展了辣椒套作大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2010-2011年该模式在福泉市藜山、凤山、陆坪、地松、龙昌等蔬菜主产区推广面积达2 000 hm2.该模式平均每667m2产量辣椒2 200 kg,产值5 500元,净收入4 900元;春季大白菜产量2 100 kg,产值2 520元,净收入2 200元.每667m2辣椒套作大白菜累计产值8 020元,净收入7 100元,比地膜单作辣椒增收2 200元,比地膜单作大白菜增收2 6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辣椒套作大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采用一次覆膜套作两熟蔬菜的栽培技术,实行作物生育期长短搭配,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而且节约地膜、肥料、农药、人工等投入,真正实现节本、省工、增产、增效、增收,适宜在同类型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北方露地蔬菜1 a只能种植二茬,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不高.通过甘蓝与矮生菜豆、辣椒、茄子、白菜进行套作研究,表明甘蓝与茄子、白菜套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30 m3/667m2-未覆膜(G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未覆膜处理植株的茎粗、叶球膨大率呈下降趋势;覆膜处理的植株呈现上升趋势;VC,可溶性糖,粗纤维均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甘蓝的品质提高;10 m3/667m2-覆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0 m3/667m2-未覆膜,而30 m3/667m2-覆膜与10 m3/667m2未覆膜产量最低。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该试验中,认为20 m3/667m2-未覆膜和10 m3/667m2-覆膜可以使甘蓝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了新疆奇台糖区十多年来甜菜种植模式,可分为露地直播栽培模式、开沟起垄人工点播栽培模式、地膜覆盖栽培模式.2009-2013年地膜覆盖栽培模式较1999-2003年露地直播栽培模式平均产量增加了23.85t/hm2,产量提高了84.6%.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素丽 《北方园艺》2019,(3):116-120
为研究地表覆盖材料对甘肃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及枸杞生生长产量的影响,在统一沟灌6 000 m3·hm-2的基础上,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覆盖黑膜(T1)、草帘(T2)、无纺布(T3)3种材料处理;监测覆盖处理后土壤含水率、盐分含量和pH,分析土壤水盐变化。结果表明:地表覆盖黑膜、草帘、无纺布均能削弱地表蒸发,抑制地表返盐,黑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最高、含盐量最低,无纺布处理土壤含盐量最高;覆盖草帘处理枸杞成活率、保存率、株高、冠幅和产量均为最高,第2年草帘处理枸杞产量为1.86t·hm-2,是对照的1.4倍,比黑膜、无纺布处理分别高10.7%、8.1%。因此,沟灌条件下覆盖草帘适宜于该地区盐渍土农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选择当前主栽或最新育成的24个春大白菜品种,于2006、2007年进行早春覆地膜直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春黄、菊锦、阳春、强势、三宝、全胜、07-Y17和春珍白6号8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在济南地区3月1日直播后覆地膜,可以实现春大白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侯爽  王帅  祁俊锋  徐进 《蔬菜》2020,(7):11-14
为筛选出易降解或易回收,对环境污染小,适宜在番茄生产中应用的地膜,研究了PBAT生物降解地膜与0.012 mm加厚型塑料地膜的差异性,以0.010 mm普通塑料地膜作为对照,对比了各种地膜的降解周期,以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植株长势方面,3种地膜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影响作物产量方面,覆盖0.012 mm地膜的番茄产量最高,其次是PBAT生物降解地膜,覆盖0.010 mm塑料地膜番茄产量最低;在地膜降解性能方面,PBAT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较强,0.012 mm加厚型塑料地膜韧性强,不易破碎,有利于后期回收利用,0.010 mm塑料地膜韧性差,不利于回收;建议生产中根据实际气候、土壤、作物等条件选择适宜的PBAT生物降解地膜或加厚型塑料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