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敏  薛立  李燕 《林业科学》2007,43(8):111-117
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调节激素含量、离子区域化、离子选择性吸收、拒盐作用及合成渗透调节物质.目前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分子水平上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突变体筛选是根本解决植物抗盐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耐盐机理与耐盐植物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对植物耐盐生理基础的讨论,综述了耐盐植物,尤其是耐盐树木的选育研究进展。植物对盐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结构和能量物质的代谢,还有酶、激素等生长调节物质的合成与激话。在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包含着离子交换与逆向运输,信号刺激与传递.基因活化与合成,其中渗透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离子如K^ 、Ca^2 等在浓度和时空上的变化对渗透调节的启动,调节速率和调节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脯氨酸、脯氨酸甜菜碱、甘氨酸甜菜碱等作为可配伍溶质在调节渗透势变化、整合盐分离子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Ca^2 |作为第二信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胁迫信号传递方面的功能正受到日益重视。激素如ABA在渗透调节和胁迫基因的诱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胁迫基因目前主要是指渗透调节基因。首先在细菌中被发现,后来在高等植物中也相继分离克隆出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用来选育耐盐植物,包括选、引、育等常规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突变体育种等生物工程方法。它们各有特点.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对植物耐盐机理有限的认识以及高等植物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复杂性制约着耐盐植物选育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4种耐盐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胁迫下体内渗透调节机制,以沙柳、沙枣、柽柳和西伯利亚白刺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100、200、300 mmol·L-1NaCl)处理下4种耐盐植物体内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含量的变化,比较了其在植物渗透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盐处理后4种植物体内Na+、Cl-含量均上升,K+、Ca2+、Mg2+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2)稀盐型盐生植物白刺与泌盐型盐生植物柽柳以Na+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拒盐型耐盐植物沙枣与沙柳以K+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3)可溶性糖是4种植物盐胁迫下共同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对沙柳和沙枣尤为重要;在高盐浓度(≥ 200 mmol·L-1NaCl)下,脯氨酸是沙枣叶片中重要的有机渗透调节剂;白刺叶片中甜菜碱含量随盐浓度升高明显增加,对提高白刺耐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种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渍环境胁迫下所积累的渗透调节物质种类与数量差异明显,渗透调节方式与耐盐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下,草坪草的覆盖度、种子发芽率、根生长等都会受影响,草坪草通常改变自身的外部形态、调节渗透能力、采取脱水保护、改变膜透性、增加酶活性等来适应环境。文章综述了盐胁迫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外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膜透性、SOD、体内离子含量、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草坪草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耐盐性指标的确定以及耐盐草坪草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胡杨耐盐机制的研究涉及植物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本文对胡杨耐盐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究了胡杨cDNA基因文库的构建,渗透调节物质,盐离子代谢,以及膜系统稳定性等对耐盐所起的作用。阐述了胡杨耐盐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约有8.31亿hm2的土壤受到盐渍化的威胁,造林绿化是盐碱地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掌握植物盐胁迫的机理和研究趋势至关重要。笔者在分析国内外植物盐胁迫研究的基础上,从植物形态结构变化、离子吸收及区隔化、渗透调节、抗氧化酶诱导及光合作用响应等方面总结了植物的耐盐机理,认为今后应当深入研究盐胁迫下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离子响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将植物组织的功能和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研究相结合,加强植物抗性基因及相关蛋白、植物改良剂等的研究,从而对盐碱地土地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更有效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植物盐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盐胁迫蛋白的研究、耐盐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几方面入手,对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植物盐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的耐盐机理等方面入手,对近些年来植物盐胁迫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辽东栎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提高了辽东栎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根系活力;1.2mmol/L亚精胺显著降低了MDA含量,与盐胁迫处理相比提高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活力.1.2mmol/L亚精胺对缓解辽东栎盐胁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3.5%的Na Cl溶液分别对碱蓬、三七景天和星星草等3种植物进行浇灌,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和土壤中离子含量、生物量、土壤p H值、全盐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碱篷植株体内可聚集大量的Cl-和Na+,但是,在碱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很高的交换性钠含量,因其不断进入土壤胶体,从而加重了土壤碱性化程度;三七景天在生长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及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对降低土壤盐碱性具有较好的作用;星星草通过迅速增加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来降低其渗透势,缓解体内盐分浓度,以抗盐胁迫环境,且能积累较高的干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含水率。因此,这3种植物都是较好的耐盐植物,可用以进行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选育。  相似文献   

11.
盐浸种对刺槐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浸种对刺槐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盐浸种可提高幼苗的鲜重、含水量,降低低盐胁迫下的SOD活性。低盐浸种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刺槐幼苗的抗盐能力,但效果不明显;②0.7%NaCl高盐胁迫下,发芽能力、鲜重均下降。低盐胁迫有利于种子活力指数的提高、叶绿素的合成;③从发芽时间进程上,S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升高—降低’的趋势。3.0%NaCl浸种可以改善种苗在盐逆境下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盐胁迫下吴屯杨和小胡杨嫩茎质外体中离子的动态变化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采用微透析与原子吸收联用进行监测,同时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进行气体交换相关参数的测定.盐胁迫下,2个杨树品种嫩茎质外体中Na+积累的程度不同,吴屯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我调节,减少№+含量,而小胡杨质外体一直积累Na+,从而造成细胞的渗透胁迫,抑制植物生长;随着盐处理对间的增加,2种杨树K+浓度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吴屯杨在100 mmol·L-1NaCl胁迫早期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后期是气孔限制;而小胡杨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对Na+浓度、K+浓度、Ca2浓度、Na+/K+、Pn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个杨树品种Pn均与Na+浓度和Na+/K+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K+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以Pn为因变量,以Na+,K+,Ca2+浓度和Na+/K+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统计方程,其中只有Na+/K+对Pn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方程中只有Na+/K+进入方程,其他3个离子都被剔除.盐胁迫下,吴屯杨耐盐性强于小胡杨,统计方程说明盐胁迫下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变化和光合作用存在共线性关系,且Na+/K+对Pn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5种绿化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限制了植物生长,植物种类较少,且资源贫乏,给城市绿化增加了难度。为丰富盐碱地绿化植物种类,探讨盐胁迫下植物的耐盐反应,我们选择5种绿化植物进行盐胁迫试验,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X-身于线电子探针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杨树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 g/L、2 g/L、3 g/L、4 g/L处理使杨树苗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明显升高,K 峰降低;而盐胁迫后加浓度为0.5 g/L硅处理后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明显降低,而K 峰则大幅度提高,Na 在根系各部分呈均匀分布.表明盐胁迫下水培杨树苗适当加硅可以改变其体内养分离子的吸收和离子分布,从而缓解了盐离子对杨树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灌木柳2个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水培盐胁迫(0,3,6 g/L)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2 h,1,3,7,10 d)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灌木柳2个无性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受盐胁迫影响的变化趋势相似,在3,6 g/L盐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并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在盐处理3 d时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 g/L盐处理下未出现明显变化,6 g/L盐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3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均高于JW9-6,表现出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渗透胁迫及其与脯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茂良 《北京园林》2006,22(2):21-24
诱发渗透胁迫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而脯氨酸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其主动积累对抵消或减弱渗透胁迫对植物体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蜡属(Fraxinus L.)树种属于木犀科(Oleacear),是盐碱地造林、公路绿化、城市街道绿化的重要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多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对白蜡属树种进行了大量耐盐相关研究,从白蜡属树种耐盐生理与解剖结构2方面,综述解剖结构、形态指标、光合因子、离子代谢、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等应对盐胁迫的结...  相似文献   

18.
Ca^2+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直接参与调节细胞内许多重要生理生化过程,同时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植物感受和转导外界刺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植物在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以及Ca^2+与植物抗盐、抗旱性的关系作一慨述,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朴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朴树的耐盐机理,为朴树在盐碱地的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朴树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1年生朴树幼苗,正常生长3个月后分别在0‰(CK)、2‰、2.5‰、3.5‰和5‰盐浓度下进行胁迫处理,7d后测定所需生理指标,以后每10d测定1次。结果显示:0~3.5‰低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缓慢增加;5‰盐浓度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SOD、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示:朴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和保护酶活性的增大来适应一定的盐胁迫环境,但高浓度、长时间的盐分胁迫对朴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迫害。  相似文献   

20.
氯化钠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盐胁迫类型,在我国乃至全球分布面积最大。但在某些地区(如我国"三北"的局部地区),硫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类型盐渍土的面积更大、危害更深,且有很多植物(如碱蓬、白刺、柽柳等)常分布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因此,开展植物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对比研究、探讨其内在生理机制的异同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并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文中在总结盐胁迫生长抑制效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植物对氯化钠和碳酸钠胁迫的生理响应异同,主要包括离子代谢生理、水分与渗透调节生理、光合生理等,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