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潜力综合评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深入分析水资源潜力内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潜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关中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5个地市的水资源潜力的评判。结果认为,西安和铜川处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阶段;咸阳、渭南则处于饱和阶段;宝鸡市水资源利用处于开发阶段;以宝鸡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分析水资源潜力内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潜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关中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5 个地市的水资源潜力的评判。结果认为,西安和铜川处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阶段;咸阳、渭南则处于饱和阶段;宝鸡市水资源利用处于开发阶段;以宝鸡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状况,模拟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为渭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利用2008-2016年逐月径流、水质及CMADS气象数据集等资料,对SWAT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分析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特征;针对2016年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状况,设定4种管理措施,模拟验证不同管理措施在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结果】构建了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该模型对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2016年研究区域非点源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的入河量分别为7 654.0和626.5 t,主要集中在蓝田县、长安区、临潼区、鄠邑区、旬邑县以及彬县部分子流域;通过实施化肥减量、集中设置沼气池和加强水土保持等3项措施,可分别削减7.57%~29.11%、0.54%~32.85%和0.4%~23.12%的非点源TN负荷以及2.59%~15.99%、0.45%~28.65%和0%~39.79%的非点源TP负荷;将上述3种管理措施整合在一起的综合管理措施的削减效果较单一措施明显提高,其可削减9.98%~50.68%的非点源TN负荷和5.25%~52.84%的非点源TP负荷。【结论】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非点源污染的重点控制时段在汛期(6-10月),重点控制区域是蓝田县、长安区、临潼区、鄠邑区、旬邑县以及彬县部分子流域;加强水土保持和化肥减量是有效控制该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研究现状,完善“三生”空间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以“三生”空间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2—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在对其中403篇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系统总结、归纳“三生”空间的概念、演化机制、分类体系、相互作用关系与发展目标。研究发现:“三生”空间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空间实体,并以可持续、碳中和、协调为整体的发展目标;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也分别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并分别包含不同子空间;“三生”空间及其子空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与负向作用。未来应加强“三生”空间形成机制、内涵、相互作用、发展目标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分析“三生”空间内部各类子空间的布局特征与演化机制,建立定量测度“三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丰富完善“三生”空间发展目标和优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内容,推动“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研究的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规划对地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但目前大多区域农业规划还停留在二维空间规划及效果图展示阶段,而对规划的二三维数据一体化、三维空间分析、三维动态效果、三维空间查询等还缺少系统研究。多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处理、存储、查询、管理和分析是区域农业规划实现规划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基于Super Map平台,详细介绍了区域农业规划数据获取与入库、分类编码、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过程,并对空间数据库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区域农业规划多源海量数据管理和二三维一体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黄薇  骆高远  陈修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218-221,228
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依据城乡关系演化的历史特征、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等理论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了广东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空间差异,并结合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把广东省的20个省辖市分成了3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区域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一般要经历离散、极化、扩散、均衡四个发展阶段,形态模式从点状零散型向单中心向心型、多中心多核型、多中心网络型演化,交通、经济、自然地理是其主要的影响要素。在不同地区,由于影响要素合成所产生作用力大小的不同,造就了空间发展的阶段和形态分异,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形态差异。未来我国东部地区应进一步统筹小城镇的发展,优化网络型空间格局;中西部地区,国家应给予小城镇更多的支持,密切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顺势构筑多中心网络型的区域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凸显。通过对西部物流发展的机遇、优势等的分析,提出了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物流中心,持续推进成都公路、航空发达的物流发展优势,发挥西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物流枢纽作用,整合西部物流资源,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咸阳市辖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诸如都市农业发展、产业配套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等。最后,根据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将咸阳市辖区内各县域按照距离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的远近划分为近郊县域、"一小时经济圈"县域和"两小时经济圈"县域等三类,并分别探讨了各自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市12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全市68个区域自动站2008-2010年气温、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咸阳气候特点,通过与全国苹果气候区划气象因子对比,结合咸阳地区富士苹果实际生产调查结果,确定出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制作出咸阳富士苹果优质生产气候区划图,以期为咸阳富士苹果产业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叶区域品牌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它的成长路径分别要经过萌芽阶段、初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各成长阶段,茶叶区域品牌各具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茶叶区域品牌的相关建设主体应组建茶叶区域品牌的管理团队,根据茶叶区域品牌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丁运超  贾永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02-15304,15308
该研究阐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历程,基本内涵,以及研究进展;利用该理论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总体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巩固阶段。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差异较大,应结合当地实际界定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同时,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在经历巩固阶段之后,避免进入衰弱阶段,笔者提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6条建议:即统一规划、增强吸引力,加大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加强政府指导管理、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实力,突出生态主体、注重旅游产品整合。  相似文献   

13.
孙钰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9-1511
研究了旅游产业聚集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状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艳  朱国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85-7487
产业结构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能力。以1978~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绿色产业发展与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在调整农业结构中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曲周试验区为例,探索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发展对策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的思想和方法,以期对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贵州煤炭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过程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优势和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后续产业,以逐步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在后续产业选择中必须对产业关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区位因素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同时还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相适应,又要不脱离煤炭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冯建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41-2042,2059
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出现的3次高潮: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规划,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规划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规划,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进而分析了新区域规划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区域规划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区反贫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大别山反贫困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别山区反贫困可通过个性化扶贫开发策略、多元化扶贫开发模式和区域扶贫开发合作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宁夏产险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51-6052
宁夏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结构几乎完全垄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宁夏保险业发展的不平衡,保源呈现高度的区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各个险种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合理,但是这种不合理正在逐步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