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的农户零星散养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土鸡的规模化散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在规模化散养土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结合多年的双莲鸡养殖经验,介绍了散养的概念与土鸡散养的经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土鸡是现今较受欢迎的家禽产品。而土鸡主要采用散养的方式,因此养殖户要重视生态散养土鸡日常养殖管理技术。目前,较多农民利用丘陵、山坡散养家禽,其实平原地区的农民朋友也可利用当地林地进行家禽散养。现将农村生态散养土鸡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雏鸡饲养与混养模式根据个人情况购买蛋鸡场淘汰的小公鸡,或筛选当地生长较快的柴鸡,并购买一定量的鹅苗。一般每个种养单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养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绿色无污染食品需求的增加,使土鸡养殖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散养土鸡的发展。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当地畜牧机构也对农村散养土鸡的养殖和疾病预防进行大力的宣传,但是在实际的农村散养土鸡养殖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散养土鸡养殖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农村散养土鸡的养殖措施和对策进行探讨,希望为农村散养土鸡的养殖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散养土鸡的综合防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散养土鸡户综合防疫意识较差,给规模化鸡场带来了一定的养殖隐患。从宣州区散养土鸡户的防疫现状着手,提出综合防疫措施,以期指农村散养土鸡的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林果地进行配套散养土鸡的模式,起到了种植、养殖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达到了"双赢"。一方面,鸡粪可以做果树、林木的肥料,为树木提供有机肥,同时土鸡可啄食害虫,促进果树生长;另一方面,树木又为土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种养结合形成生物链实现了很好的综合效益。但是在果园散养土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10月27日 核桃树下养鸡 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葫芦峪,原来的荒山野岭现在已是一片绿油油的核桃林.核桃树下散养的土鸡,除了善于奔跑外,跳跃、飞翔同样也是它们的绝活.据了解,为了便于管理,养殖户将散养土鸡的密度控制在每50亩地250只左右.昔日荒凉的葫芦峪,通过在核桃树下散养土鸡的立体模式成了一个“聚宝盆”,也给太行山系上了一条“金腰带”.  相似文献   

7.
对于土鸡养殖人员来说,国内散养土鸡市场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对散养土鸡进行良好的管理,做好相关的饲养以及疫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土鸡产肉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土鸡散养也从中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但要养好散养土鸡,雏鸡饲养是重要环节。以下对散养土鸡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土鸡养殖各个方面入手,简要介绍土鸡养殖技术以提升农民土鸡养殖水平,进而提高农村散养土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现代农业科技》2010,(19):301+306
分析了景东县农村散养土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该县土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土鸡的饲养过程中,常常出现疫病的流行,给养鸡者造成损失。介绍土鸡的免疫防病技术,包括场地的选择与布局、消毒、苗鸡的选择、免疫接种、饲养制度、控制应激等方面内容,以为土鸡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林下养鸡的优点及养鸡技术环节,并从雏鸡引进、生态隔离、免疫消毒、林地消毒、天敌侵害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综合管理措施,对林下养鸡和生态养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技术开发在地方鸡品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参与式方法对百宜地方鸡品种资源与利用进行了评价,并作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试验中的应用,让村民参加试验方案的设计及监测评估方案的制定,较大限度地调动了村民参与百宜地方鸡品种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生重相近的不同羽色百宜地方鸡,在使用相同的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管理基本相同的务件下,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林下种草养鸡技术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运秀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06-107,128
利用林地种植优质牧草,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肉鸡,开展“种草—养鸡—鸡粪肥土—促进林地土质的改善—牧草生长—养鸡”的立体开发模式,改良草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养鸡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黄脊竹蝗综合防控技术,以期在南京地区示范与推广。[方法]运用林间观察和人工饲养的方法对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相同的化学防治方法下对比未樵园与樵园竹林中跳蝻期的防治效果;在相同的防治方法下对比未垦复与垦复、施肥过的竹林上竹跳蝻和成虫期的防治效果;对比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前后黄脊竹蝗的为害情况。[结果]竹蝗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在跳蝻孵化前樵园,结合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竹蝗3龄后以垦复、施肥为辅助,通过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于06:00—09:00防治可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等综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竹蝗的种群密度。[结论]综合运用樵园、垦复、施肥、伐老竹、营造混交竹林、樵园养鸡养羊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养鸡效益低下 ,普遍存在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疾病治疗等方面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加强饲养管理 ,重视卫生防疫、科学诊断治疗疾病等措施 ,可使农村养鸡获得理想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在广西三黄鸡养殖中的应用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和推广使用性能稳定、饲养效果好、价格合理的微生态制剂,更好地提高广西养殖三黄鸡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先后在3个三黄鸡养殖场开展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益生宝外,在三黄鸡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降低料肉比0.09~0.90、提高平均日增重0.25~2.83g/只,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以产酶益生素和协力2000益生素的效果较佳,但添加益生宝的抗病杀菌效果最佳。可见,不同微生态制剂在动物机体上所表现出的主效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生产需要选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或考虑不同微生态制剂的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我国12个地方鸡种淀粉酶、酯酶、运铁蛋白及碱性磷酸酶等4种血浆蛋白质(酶)结构基因座的多态性。12个地方鸡种中所测的4个座位均表现出多态。根据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并用模糊聚类法对所研究的12个地方鸡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和白耳鸡在λ为0.996时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狼山鸡、仙居鸡、河南斗鸡、萧山鸡、固始鸡和藏鸡等依次聚为一大类,表明泰和乌骨鸡和白耳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北京油鸡与其他鸡种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9.
从线粒体DNA、微卫星标记、Z染色体和全基因组测序高通量SNP分型等方面,对家鸡的起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常熟枣园林下养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在枣园林下设置5个处理,即放养鸡密度依次为0只/hm2(CK)、1 200、1 800、2 400和3 000只/hm2,研究了枣园林下养鸡对0~20 cm土层土壤p H、自然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非有效孔隙度的影响。[结果]放养区各处理的土壤p H、自然含水量、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非有效孔隙度均低于未放养区;放养区土壤容重大于未放养区。[结论]长期林下养鸡会破坏土壤物理性质,应控制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以1 800~2 400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