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虎舌红又名红毛毡、老虎舌、金丝红蛛、毛凉伞,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生长在山地或山谷林下阴湿地,经人工驯化栽培,已成为一种时尚观果花卉。虎舌红在栽培过程中,由于侧枝分枝性较差,株型较松散,观赏性欠佳。笔者采用的侧枝诱发培育技术可使虎舌红株型圆满、紧凑,商品性更佳。下面介绍虎舌红侧枝诱发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虎舌红实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舌红作为一种新兴的珍稀名贵观叶植物,从原始森林中采集少量原种驯化栽培到现在成规模良性繁育,发展的历史不足10年。了解虎舌红生长习性和其对光、热、水、土的需求,掌握管理技术要点,对于培育虎舌红壮苗至关重要。一、圃地栽培技术在保护地栽培繁育虎舌红,与盆栽相比具有成  相似文献   

3.
钟娟  刘九辉  兰世超  周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04-12408
[目的]为了研究适宜虎舌红栽培的光照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遮光处理,结合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除遮光90%处理外,虎舌红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FPSⅡ)均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遮光处理提高了虎舌红的光化学效率;虎舌红光下最大荧光(Fm')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虎舌红初始荧光(Fo)随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虎舌红在不同遮光处理下30 d,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光抑制现象.[结论]虎舌红的适宜光照条件为遮光75%.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2):10-11
本文通过对我省野生珍稀植物虎舌红进行芽苗移栽育苗试验,介绍了虎舌红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分布,并总结了其种子处理、育苗基质,播种、芽苗移栽、幼苗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期对虎舌红的生产化育苗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虎舌红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发现了虎舌红.虎舌红,又名天仙红衣、红地毯、宝鼎红,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虎舌红叶片红润,叶面密布舌苔状红色腺点,上有红色的长绒毛,叶茸果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开发野生资源虎舌红栽培管护的产业化实践,总结出开发虎舌红野生资源过程中急切解决和掌握的种植保存和快繁、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关键,为促进虎舌红产业化栽培和深度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虎舌红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舌红是新兴开发的野生观叶观果花卉,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倍受人们的喜受.虎舌红,别名红毛毡、毛凉伞、金丝红珠等,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原产我国,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虎舌红叶片紫红色,果实鲜红色,叶果并美.可盆栽观赏亦可群植于林下或山石两旁,以添自然景色.全草可入药.  相似文献   

8.
铝胁迫对虎舌红叶片活性氧代谢及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培养法探究铝胁迫对虎舌红生理响应的影响。以盆栽2年生虎舌红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用含Al Cl3的Hoagland’s营养液处理虎舌红幼苗,分别以7、14、21 d为不同周期,浓度梯度设置为0(CK)、200μmol/L(T_1)、500μmol/L(T_2)、1 000μmol/L(T_3)和2 000μmol/L(T_4)。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虎舌红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轻度铝胁迫下虎舌红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无显著变化;中度胁迫处理下SOD、POD活性明显上升,CAT活性被抑制;高度胁迫时CAT活性明显被抑制。前2个周期低铝处理(T_1、T_2)下虎舌红叶片通过部分荧光参数F_o、Yield、q_N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来抵抗铝毒害,而在高铝处理下3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一定程度被抑制,表明虎舌红叶片光合效率下降。由此可知,虎舌红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相关荧光参数的大小以及叶绿素含量来增加其耐铝性。虎舌红具有较强的抗铝毒害能力,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有效抵御铝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虎舌红为试验试材,探索不同浓度的印度梨形孢对虎舌红株高、地径、叶长、叶宽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对虎舌红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稀释10倍的印度梨形孢的促生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虎舌红为试验试材,探索不同的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后对虎舌红株高、地径、叶长、叶宽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与细胞分裂素复配、木霉菌与细胞分裂素复配对虎舌红均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仿生林环境与大棚环境朱砂根生长性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生朱砂根籽播容器苗,在大棚环境和秃瓣杜英仿生林环境中挂牌标号,测定苗木地径、高度、当年新梢数等指标。[结果]研究表明,仿生林环境的朱砂根籽播容器苗苗木地径生长速率在7月15日~8月1日这段时间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大棚环境,增长33.3%以上,而同时期的大棚环境中只增长10.5%。在8月以后二者增长速率较为一致,差距不大。对比苗高生长,由于大棚的遮阴可人为控制,因此在7~8月,大棚环境的朱砂根一直保持增长,在以后有个明显的停顿期,然后又有比较快的增长。[结论]大棚环境和仿生林环境中朱砂根生长总体差距不大,说明仿生林栽培可以替代大棚栽培,从而有效降低朱砂根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12.
矮地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矮地茶良好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笔者等针对近年来对矮地茶及其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菌活性以及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可为矮地茶的现代药理药效学、成方制剂的研究以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曾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11-6412
[目的]探索获得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 Hance)组织培养中有效无菌材料的途径和方法。[方法]以虎舌红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母本的预处理和外植体的采集、灭菌、接种等处理方式对获得有效无菌材料的影响。[结果]2月将母株移入室内,进行预处理,3月中旬取当年生枝条和萌蘖条上的茎尖,用去污剂(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浸泡并刷洗后,流水冲洗1~2 h,用75%乙醇表面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3次后放入0.1%升汞中灭菌(先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5~8次)后进行有效接种,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率,提高成活率。[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大规模生产虎舌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朱砂根穴盆苗育苗及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根苗木生产是朱砂根产业化的基础,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穴盆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类型穴盆育苗对朱砂根出苗率、存活率、苗木叶片的影响;通过对穴盆苗不同时期的移植试验,选择穴盆苗最佳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总结北京地区瑞都红玉"顺行水平龙干形"简易避雨栽培3年的表现,并提出该品种在简易避雨条件下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园址选择、种植方式及枝蔓管理、排灌系统及水肥管理、简易避雨棚设置及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控及花果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福安竹姜纤维少,质脆嫩,分枝如指,品质独特。高产栽培要抓好选种催芽、选地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看苗培土、及时预防病虫害等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药用植物走马胎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土壤含水量(70%、50%、30%)、不同播种深度(0、1、3、5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基质(沙土、肥土、黄土、山苍子壳、黄土∶肥土=1∶1、黄土∶山苍子壳=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6-BA、萘乙酸)对走马胎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走马胎种子浸泡3 d时种子发芽率最高(64%);土壤含水量为5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0%;播种深度为1 cm时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深度;全黑条件下种子发芽率(58%)显著高于自然光(54%);6种基质中发芽率最高的是肥土;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走马胎种子发芽率较高的处理方式为50 mg/L赤霉素浸泡6 h、10 mg/L和100 mg/L 6-BA溶液浸泡6 h、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综合考量,将浸泡3 d或用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的走马胎种子播于含水量为50%的肥土基质中1 cm深,保持黑暗条件,可有效提高走马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曾云英  孙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75-5876
[目的]寻找快速获得整齐一致的虎舌红苗木的方法,为虎舌红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虎舌红当年生枝条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诱导虎舌红芽分化的最优激素组合是TDZ0.5mg/L+NAA0.2mg/L+A刚q3.0mg/L,其平均诱导率达94.56%;其次是TDZ0.5mg/L+NAA0.4mg/L+AgNq5.0mg/L,其平均诱导率为89.18%;2号和3号培养基上的芽分化率最低,不到35%。诱导虎舌红芽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是6-BA1.5mg/L+NAA0.5mg/L,其平均增殖系数为5.14。IBA对虎舌红生根的影响比NAA大,培养基1/2MS+IBA0.3mg/L+NAA0.5mg/L诱导虎舌红生根的效果较好,生根率达75.8%。虎舌红组培幼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7.6%。[结论]诱导虎舌红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TDZ0.5mg/L+NAA0.2mg/L+AgNO3.0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5mg/L+NAA0.5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NAA0.5mg/L。  相似文献   

19.
王方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48-151
通过对六安市各类园林绿地阴庇环境下地被植物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该地阴庇环境下主要适宜栽培的木本植物有紫金牛、八角金盘、黄杨等6种,藤本植物有扶芳藤、常春藤、金银花等5种,草本植物有紫萼、玉簪、蛇莓、大吴风草等8种,并分别介绍了各植物在园林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