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局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一个主站和8个分站构成,大部分站由1992年投运。其中1995~1996年增加了几个分站,有一个分站由原1995年换下的一台SJZ860实时监控机接收信号,由于该电路板0~8路信号均做在一块板上,故信号互相影响,1995年将其淘汰。1996年增加一个分站,当时只差一台工作站接收该站这一路信号,如果专为这一个分站再购置一台设备又需要1万多块钱,为了节约开支我们将淘汰产品启用。起初运行一段般时间还可以,后来发现信号没有上来,并且接收的8个信号灯都亮了起来(一路接收信号应只有一路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稻谷去壳传统产线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产能数据分析等难题,加速生产线数字化转型升级,研发一种分布式稻谷去壳加工生产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Profinet总线通信协议,监控层采用中型PLC S7-1200作为核心控制,开发WinCC上位机监控站;设备层采用小型PLC S7-200 smart作为分布式控制,开发McgsPro分站触摸屏界面。实现各设备远程单机点动、流程化一键启动、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电能及产能数据采集与报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提高了稻谷综合深加工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误操作率,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力控制系统的可靠程度是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保证 ,而电力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电源。电力系统中为保证变电所的诸如后台机、分站 RTU、通讯设备等能在交流电源停电后不间断工作 ,工程做法一般采用 UPS电源作为主要解决方案 ,但 UPS电源存在容量小、价格贵、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等不足 ,因此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可采用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来代替常规不间断 UPS电源 ,其优点如下 :1 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现运行的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 ,一般设后台监控微机 ,通讯设备大多为微波及光纤机等 ,此类监控和通讯设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代温室监控和管理的需求,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了温室设备的状态监控模块,采用CAN总线测控系统对温室内外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对温室环境设备进行控制。基于Android开发的系统软件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根据摄像头提供的实时视频数据,对图帧间差分法和自相关函数法应用于温室风机停转状态的监测以及背景差分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应用于温室天窗开度状态的监测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了温室通风设备风机和天窗状态的异常监测。试验表明,系统数据传输稳定、环境调控可靠、视频图像清晰流畅,能够实时可靠地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且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保证了温室通风设备自动控制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远程智能监控现代温室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1不间断电源的现状调度自动化系统由运动主站、分站、通道三部分组成。主站安装在调度机房,分站安装在各变电站,通道将主站与分站有机地联系成一体。要想保证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连续运行,除自动化设备本身质量要过关外,还需要保证交流220V电源的连续供给,也就是说要给  相似文献   

6.
串联临界点是风机串联运行的主要参数,本研究在8种工况下,测定了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串联运行的临界点,绘制出了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的串联临界曲线,为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串联运行的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胡坚  蔡兰  刘孟 《排灌机械》2011,29(2):139-143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离心风机的安全运行,防止离心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喘振,从其特点出发,介绍了喘振研究现状,分析了污水处理中引起离心风机喘振的因素,研究了喘振的产生和防止措施.从设计角度考虑,对比了4种常用的需氧量计算方法,得到了工艺设计时采用的需氧量计算式.以某污水处理厂1期工程为例,根据风机出厂性能曲线,以及现场检测的运行数据以及运行状态,重新计算得到了准确的喘振控制点供气流量.采用改变风机切换方式的操作方法,可以减轻曝气盘微孔堵塞的程度,降低风机出口阻力,使风机运行工况点偏离喘振点;风机出口压力降低了5 kPa,曝气盘再生周期延长了1 a以上.在风机进口装设导流器,减小了小流量时叶轮进口气流冲角,改变了风机特性,加大了运行调节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流量调节到60%时,效率下降平缓.  相似文献   

8.
风机变流器的IGBT频繁报过流故障,使风机不能正常运行,直接造成风机的利用率降低,所以通过对风电变流器IGBT常见的各种故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了故障过流、故障过压、过温的检测办法和出现这些故障的原因,其中变流器过流故障发生频繁,通过对变流器长期运行数据的参考和风机厂家的交流对驱动电路的改进,避免了IGBT运行中的这些故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重风机控制系统模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风机控制系统模块升级改造的规划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将彻底改变风机主控系统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使机组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文章就针对2008年投入运行使用的北重FD80-2000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离心式煤气风机机座上轴承孔在同轴度发生过大的偏差时,对风机运行的影响和对修理质量的影响。提出在维修过程中如何进行分析、检测和判定,以及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修正,以减少同轴度误差,保证维修质量及风机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结构及运行过程的监测与诊断,结合单一的物理仿真或单一的经验.利用风电机组传动链在线状态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并预处理,采用FFT,FNN和专家系统推理机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诊断,采用决策融合技术对诊断结果进行优化,构建风电机组传动链在线综合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将该系统与风电场CMS系统和SCADA系统相结合,对风电机组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以某风电场主轴轴承故障为例,分析振动幅值、故障发生时间、故障部位及故障程度,根据诊断情况,给出了专家意见.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适应性、容错性和易实现性,提高了分析问题、推理及优化、远程诊断分析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智能化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由于振动导致的齿轮箱故障,提高机组工作的可靠性,需要探求降低齿轮箱故障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齿轮转子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以改变齿轮转子系统固有频率为目的,结合风力发电机组高速传动系统的实例,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齿轮转子系统在耦合与非耦合情况下的动态振动过程,计算系统的各阶模态值;研究改变系统元件的几何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改变系统固有频率避免共振的有效途径,并以风力发电机组的两级平行轴齿轮转子系统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更多的风能,针对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趋于大型化设计而造成的垂直轴风力机起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升阻复合型的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在保持其升力叶片不变的前提下,利用Fluent数值模拟,建立9种升阻复合风力机数值模型,研究了阻力叶片圆弧半径和相对主轴的距离对其起动性能与运行效率的影响规律.得到阻力叶片最佳的尺寸与位置组合后,与纯升力型的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起动性能方面,阻力叶片圆弧半径与相对主轴的距离越大,风力机的起动性能越好.在运行效率方面,当尖速比为0.5~1.0时,阻力叶片圆弧半径和相对主轴的距离的变化,对风力机功率系数影响不大;当尖速比超过1.0之后,阻力叶片圆弧半径与相对主轴的距离变大,会使风力机的功率系数减小.升阻复合型风力机虽运行效率有所降低,但起动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实反映出伞形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不同收缩角(0°,30°,45°,60°)下的振动情况,借助ANSYS平台中的Modal模块对5kW伞形风力发电机进行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将气动力、离心力、重力作为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伞形风力发电机整机的前六阶模态变化与相应形变,并对整机在定风速和定转速情况下,一阶模态固有频率随收缩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伞形风力发电机的固有频率和风轮工作频率、风轮3倍工作频率的相对差值分别为57.2%,-90.5%,可以完全避开共振,其设计是合理的;随着收缩角的增大,一阶固有频率减小,且转速对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程度比风速大;摆振是低频区的主要振动形式,挥舞和扭转振动多出现在高频区;随着风速增大风力机的前六阶模态频率变化平稳,但随转速的增加上升幅度明显,而且离心力比气动力对风力机的动频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方宁 《中国农机化》2012,(2):110-112
为了能够提高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稳定,防止发生飞车失控现象,深入地研究了滑模控制在小型风力发电机转速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小型风力发电机转速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方案;然后,研究了小型风力发电机转速复合自适应滑模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最后,进行了小型风力发电机转速滑模控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加强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大型风力发电机发展迅速而小型风力发电机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的情况,概述了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诸多优点;结合我国部分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提出了小型风力发电机在农村推广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建议。通过分析提出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并展望了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际能源署Task27项目子课题——复杂城市建筑环境屋顶风力机微观选址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引入了较传统指数分布更精确、更适宜城市建筑环境的城市大气边界层(U-ABL)理论,探索性提出一种基于城市大气边界层内建筑屋顶风湍流特性分析的屋顶风力机微观选址的数值研究分析新方法.建立了呼和浩特南郊某建筑模型及适宜当地的相关入流函数;计算、分析了建筑屋顶各参考分析点的湍流强度、风加速因子、湍流厚度及理想功率增大因子等湍流特性参数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屋顶选定水平轴风力机最佳安装位置为建筑前沿点、最佳安装高度约为1.50倍建筑高度;该实例验证了所提新方法的可行性,能为城市环境风湍流特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亦对建筑屋顶风力机的微观选址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风力机和离心水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风力辅助提水机结构及该机的控制系统。该机是一个耦合的两输入两输出时变系统,系统存在的响应较慢,负荷的随机变化及参数快时变的特性。固定参数PID控制难以适应此系统控制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回归神经网络(DRNN)的两输入两输出PID控制器结构,给出了DRNN神经网络参数学习算法和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算法。使该系统能在自然界的风速随机变化的情况下使风力机最大可能利用风能,同时与离心水泵输出功率匹配.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行性,这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诊断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在搭建故障诊断神经网络平台时,选择合适的输入层特征参数搭建小波神经网络以达到网络训练时的稳定收敛.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神经网络系统输入层特征参数的选择研究.发现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转子、叶片为独具代表性的易故障部件.分别对3个典型故障部件的一般故障类型和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齿轮箱的频率特性可以用来表征其故障类型,不同的转子故障会对应于不同的轴心轨迹,而叶片的故障诊断则可以运用声发射系统.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输入层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齿轮箱按照其故障的时-频特性来确定输入层特征参数;转子利用其轴心轨迹能够反映故障类型的这一特性,来确定输入层特征参数;而风机的叶片则是通过“声发射系统”测量叶片表面性能时产生的特性数据作为输入层的特征参数.该方法可为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神经网络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风力机流场中涡的产生及演化过程,采用动网格技术中的重叠网格方法对水平轴风力机流场进行计算,利用Q准则对叶片表面、叶尖涡及中心涡涡旋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工况下滑移网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比2种方法在不同截面的叶片表面涡量分布,动网格方法计算得出在吸力面流动分离区域更大,能够捕捉到更多叶片表面边界层分离的细节;叶尖涡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将出现“叶尖涡跳跃”现象;中心涡在尾迹流场中涡量分布呈双峰状,在风轮后0.5D~2.0D内,叶尖涡与中心涡发生混合扩散;动网格与滑移网格计算得出尾迹流场中,中心涡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采用动网格方法得出涡量峰值更大,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得出中心涡更早发生扩散.相较于滑移网格方法采用动网格方法研究风力机流场中的涡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