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平方米蟹池套养20克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春夏季连续6个月对苏南蟹池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共获得756个相关数据,分析了主要水质指标的月变化情况,并结合生产管理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苏南蟹池应在7月至8月采用注水加深水位、保持水草种植覆盖率措施来降低水温;在春夏季节的22:00至次日06:00间,开启增氧设施或投放增氧剂提高蟹池水体的溶氧量;在4月施用乳酸菌、果酸等生物制剂,调节酸碱度;在5月投放氧化剂,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等.  相似文献   

3.
一、大规模鳜鱼苗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m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相似文献   

4.
1 移栽水草蟹池移栽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覆盖率达5 0 %左右。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对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以免破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2 调活水质夏季水温高,水质极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活、爽、清、溶氧高,透明度在4 0cm以上。①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m左右。养殖河蟹的池塘水深要达2m以上,以免灼伤蟹体。②高温季节,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4 0cm ,边排边注,使水池呈微流水状态。换水时,应保持水位稳定,遇到恶劣天气,水质变化时,要加大换…  相似文献   

5.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m2蟹池套养20尾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1. 改善池塘生态条件。(1)套养塘口的准备。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选择面积在0.67hm2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的塘口。池塘经过整修后,即进行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效果较好。每667m2用生石灰150~250kg。(2)种植…  相似文献   

6.
移栽水草可在蟹池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50%左右,使河蟹生长在多水草的水体中,接近自然生态条件.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同时它们具有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有机质、降低水的肥度、澄清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高温季节吸收太阳热能、降低水底温度、改良水环境等重要作用.对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7.
河蟹套养鳜鱼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团结 《吉林农业》2011,(8):225-225
1河蟹套养鳜鱼的科学依据 河蟹养殖中,存在加水、换水、投放水草等环节,不可避免从天然水域中带入少量野杂鱼,它们不仅与河蟹争抢饵料,也与河蟹争夺氧气和生存空间,易造成缺氧泛塘,且降低了经济效益。鳜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在蟹池中套养鳜鱼,利用鳜鱼捕食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将蟹池中低值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提高了饵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正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发挥着净化水质、遮阳降温、提高品质、提供天然饲料和栖息、蜕壳、避敌场所等重要作用。因此,水草栽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和养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将直接关系到河蟹养殖的成败,广大养蟹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将相关技术简介如下,供养蟹者借鉴参考。1.栽种方法蟹池中应选择栽种复合型水草,以充分利用各类水草的生物特性,达到"互助互补,综合利  相似文献   

9.
宋长太 《新农村》2008,(7):23-23
蟹池栽种水草和投放螺蛳是养大规格蟹、优质蟹和生态蟹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养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用于养殖河蟹的水草良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蟹池放苗前蟹池清淤、清塘消毒后,根据螃蟹的生活特点,还需做好以下三点。1.栽植水草待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于2月底或3月初开始栽植水草,蟹池中栽植水草的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黄草、苦草等,667  相似文献   

12.
张时明  韦荣 《农家顾问》2009,(12):41-41
春季在蟹池混养青虾、鳜鱼等名贵鱼类,因蟹池环境好、病害轻,有利蟹和鱼类的生长,因而增重快,上市早,售价高,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其混养过程及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螃蟹养殖面积扩张、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明显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推广蟹池套养沙塘鳢模式,通过采取蟹鱼混养,达到提升蟹池综合养殖产量和养殖收益的目的。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池塘面积为0.7公顷左右为好,水深1.2~1.5米。养殖池塘四周建有防逃墙,并配备增氧、抽水机等设备。2.栽草投螺放虾栽植的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  相似文献   

14.
余顺利 《农技服务》2014,(4):153-153,156
<正>1、池塘养殖(1)亲鱼池套养鳜鱼将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鳜鱼投放在家鱼的亲鱼池内,按每亩放养30~50尾进行混养,既能吞食与亲鱼争食的野杂鱼,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能满足其活饵料要求,4个月即可长至400g左右的商品鱼,当年上市食用,成活率达40%左右,每亩可生产鳜鱼5~8kg。.(2)成鱼池套养鳜鱼夏花鳜鱼可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内,每亩投放20~40尾。水质不要过肥,因鳜鱼比一般家鱼易缺氧浮头,混养鳜鱼的成鱼塘不宜再放养鲢鳙鱼夏花,因鳜鱼长速快,防止小规格  相似文献   

15.
4.种草与投螺蟹种放养采取“护草养蟹”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池塘一角用10目聚乙烯网布围成一块较小面积的区域,作为蟹种暂养区,暂养区一般为池塘面积的1/10左右.其余部分用于护养水草。待护养区水草渐渐恢复、茂密生长时.将暂养区的网栏撤除。有条件的也可以先在小塘口暂养,待蟹池水草恢复生长后,再移入。平时对蟹池中水草品种进行筛选、优化,加强水草的护养工作,搞好水草茬口安排,使水草的覆盖率始终保持在水面的50%-60%左右。改良螺蛳投喂工艺,  相似文献   

16.
"蟹大小,看水草",由此可见水草在池塘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将蟹池水草栽植与养护技术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1.水草种类蟹池中的水草应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以达到调节互补作用。沉水植物主要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蒲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陈庄村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探索,取得雌蟹规格100~175克,雄蟹规格150-250克,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82.75公斤,回捕率98%的理想效果,较未分养的池塘,规格、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1.池塘条件。试验池共计8口,  相似文献   

18.
水草是螃蟹水体的“青饲料”。不过,高密度、大范围、浅水体的水草疯长,会给正在生长旺期的螃蟹造成严重危害。这是因为蟹池内大量水草的疯长,一是造成挤压蟹池可动水体,压缩了螃蟹的活动空间,不利于螃蟹的正常觅食等活动。二是水草群体过分庞大,  相似文献   

19.
安邦 《新农村》2003,(7):18-18
1.移栽水草 蟹池移栽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使覆盖率达50%左右.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植物性饵料,还可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4,(11):24
一、选择越冬池蟹种越冬池要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深1.5一2米,面积2一4亩。使用前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消毒。二、选择蟹种越冬蟹种要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无附着物。每亩放养蟹种75一100公斤。三、水质管理池水水质要清新,溶氧高。水深保持1.5米以上,以维护较高水温。水位过浅,须及时补水,防正蟹种被冻伤、冻死。水质过肥,应及时更换新水,防正蟹种窒息死亡。四、适当投饵越冬期间如天气晴暖,水温在4℃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动物血块等饵料,以补充营养。五、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