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的经济、教育、宗教信仰、饮食结构、服饰婚姻、建筑民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对凉山彝族民俗文化的特殊影响。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的研究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本论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研究彝族民俗文化,这也使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的根在彝家──记彝族歌唱家骆木格刘登慧,黄昌银“远方的客人来哟来,尊敬的客人央哟来,请喝彝家祝福的酒,知心的酒,丰收的酒,真诚的酒……”,1996年11月5日,《凉山彝族祝酒歌》在四川省凉山州大礼堂飞荡回旋,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凉山州委、州府...  相似文献   

3.
昭觉县地处四川省的西南部,凉山州腹心地带,是彝族聚居半农半牧高寒山区的畜牧业大县.全县47个乡镇,其中疫区乡1个,有钉螺无病乡镇3个.  相似文献   

4.
凉山灰鹅又名铁甲鹅、凉山钢鹅,属中国鹅种的一个地方类群,系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地方优良鹅种,以体型较大、耐粗饲、适应性好、成活率高、生长快、屠宰率高、抗病力强为特点,深受凉山彝族地区养鹅户的偏爱,也是该地区畜牧业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小鹅瘟(Gosling P1ague,GP)对凉山灰鹅养  相似文献   

5.
凉山地处川滇结合部,幅员面积6.04万km2,辖17个县(市),总人口531.03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3.8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集中连片的特殊类型贫困区域“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1凉山蚕业发展现状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集居区,境内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茧丝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蚕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是四川I省优质蚕桑基地核心区域。多年来,凉山州蚕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狠抓蚕业发展不松懈,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茧丝市场复杂多变以及养蚕劳动力紧缺等诸多困难,全州蚕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具有发展草食牲畜的独特优势。养牛业是重要的传统产业,对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昭觉县肉牛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等相关问题的思考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凉山军分区扶贫开发誉八方四川杨洪忠黑来木体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省隔江相望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州内地貌以山地为主,矿藏资源最为丰富,钒铁磁铁矿尤为著名,还有较多的煤、铜、镍、铅、锌以及其它各种有...  相似文献   

9.
建昌马是四川山地优良马品种,躯体短小、性情温驯、善于行走山路,在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娱乐运动项目、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选育用多个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表明的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10.
凉山猪的胴体屠宰性状及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凉山猪属于乌金猪的一类,分布于四川省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为典型的肉脂兼用型山地猪种,以肉质优良而著称,但缺乏具体的数据资料。为了系统地评价凉山猪的胴体和肌肉品质等方面的种质特性,本研究选择7头育肥结束的凉山猪进行屠宰测定,并重点对其肌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山猪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肌内脂肪含量高(4.45%),胴体肥瘦适中(胴体瘦肉率43.54%),肉质坚实,腿臀肌肉较发达,适宜腌制和加工用途。此外,凉山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具有理想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尤其是鲜味氨基酸(FAA/TAA达到42.98%)和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达64.70%和12.19%)含量高,使得凉山猪具有优良的营养学与加工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试验测定西昌生态区非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113790.15kg/hm^2,产种量可达438.75kg/hm^2,相应性状小花结荚率达24.76%,花序结荚率达92.87%,成熟种子比率达72.53%,结合苜蓿需要的开花结实环境条件与凉山相应种植生态区的比较分析,揭示出西昌山地亚热带暖温区,冬春至初夏温暖干燥季节,是适应苜蓿结实产种的季节,表明在南方选择山地亚热带暖温区,是非秋眠苜蓿适宜的繁种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羊历史悠久,野羊驯化成家畜可以上朔至伏羲氏时期。 凉山州养羊史,可以上朔至西周末年。据《西南彝志》说:约当西周末年和春秋时代,彝族在西南地区还是以游牧兼狩猎为主的。四川发洪水,笃慕部族迁徙云南东川洛尼白时,还是“骑着他的马,赶着他的羊”来的。其后,“六祖”分支,如糯氏向凉山地区.亦是赶着羊群到处迁徙的  相似文献   

13.
沙文杰 《山东饲料》2014,(5):264+289
昭觉县地处凉山腹心地带,是一个彝族聚居、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解放前,长期处于奴隶制度。民改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兴建水利设施,狠抓农业生产技术,逐步结束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状况。本文针对昭觉防洪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凉山猪是生存在高山地区的特殊畜种。有耐粗饲,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肉质好等优点;但生长慢,体格小,成熟晚,产仔数低。据资料记载,周岁凉山公猪平均体重25.5千克,母猪29.5千克,60日龄仔猪7.6千克。为了提高凉山猪的生产性能,近20多年来先后引入内江、荣昌、长白、约克夏等良种猪,对凉山猪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内X凉杂种猪的统计资料可见,60  相似文献   

15.
正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辖区面积6.04万平方千米,辖17县市,总人口521万、彝族占52.9%。州府西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凉山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全州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2万,贫困村2072个。目前,尚有49.1万人未脱贫,1118个贫困村未退出,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9.1%,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正>凉山黄牛是凉山州特有的一种肉役兼用型地方品种,其具有较强的对本地区气候、饲料及饲养方式的适应性。凉山黄牛在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其他舍饲品种有所区别,本文对凉山黄牛犊牛的饲养管理进行简要概述。1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犊牛是指6月龄之内的小牛。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较为快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凉山黑羽毛乌骨鸡生产于四川凉山南部金沙江流域中低山干热河谷地区和山地区域,以宁南,会东等县居多,是这一特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原始珍禽鸡种,本次调查测定表明:凉山黑羽乌骨鸡不仅具有乌皮,乌骨,乌肉的典型特征,而且从体尺,体重,前期生长速度,产肉性能,乌黑度表现等均有别于四川山地乌骨鸡,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峨边花牛以黑白花和黄白花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川彝族山区,是以放牧为主,耐粗饲,能适应海拔较高(约三千米)坡度较大的高寒山区的优良肉役兼用牛。对淘汰的三头老牛测定,平均屠宰率50.6%,净肉率40.6%,骨肉比1:4.2。今随机从县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底,凉山州羊存栏已达到615万只,出栏486万只,居四川省第一位,山羊、绵羊养殖已成为广大彝族同胞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受环境条件、文化水平、地域习俗、养殖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凉山还处于较为原始、粗放、低水平的肉羊养殖阶段。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建设标准化羊场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为推进凉山州现代养羊业健康发展,本文从场址选择、羊场规划与布局、羊舍建筑与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生产技术规程及羊场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标准化羊场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四川西部牧区主要是指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面积2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2.25%。这里世居藏、彝、羌等14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519.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1.85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区、较集中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和四川重要的林业、畜牧、水能、矿产、中药材、旅游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