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祁勇 《食用菌》2010,32(4):23-24
对黄伞野生菌种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和代料栽培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伞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4℃、pH值6.5、培养料含水量65%;代料栽培主料用木屑和玉米芯两种原料搭配优于单一原料;代料栽培配方e适宜黄伞生长,菌丝长势强,方差分析表明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质量较好的一个种,用棉籽壳、杂木屑栽培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生物效率可达70~100%,本研究是以蔗渣为主料的不同添加料栽培黄背木耳,取得了生物效率61.4~76.0%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黄背木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形态象毛木耳,但比一般毛木耳细嫩。可用各种代料进行瓶栽、袋栽,也可用段木栽培。用塑料袋裁培,生物效率可达10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黄背木耳属中高温型,菌丝在10~32℃均能生长,以22~28℃最为适宜;子实体在20~30℃能生长,但最适宜是25~28℃。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只能栽培一次,无论是瓶栽、袋栽或段木栽培,每年1~2月须备种备料,3~4月正式栽培,5~8月出耳采收,7~8月是盛产期,9月下旬采收完毕,一般可采收3~4批耳。  相似文献   

4.
代料栽黑木耳的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北方常见的几种农作物秸秆栽培黑木耳的试验,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等多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木屑中添加30%玉米芯、50%玉米芯或30%豆秸的浊合代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木耳产量都较好。  相似文献   

5.
松杉木屑含氮量较低,且含有桧醇、树脂、精油等物质,对木耳菌丝生长有阻碍作用,所以一般都认为松杉不能作栽培木耳的原料。为此,作者分别采用马尾松、华山松、四川冷云杉等木屑,并以毛榉科栗类木屑为对照,对毛木耳作栽培试验,现将初步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试验,筛选确定最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添加蛋白胨或麸皮的PDA加富培养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6~7;最适宜栽培料以木屑、棉子壳和麸皮为主料,出耳最适温度为25℃±3℃,栽培方式适合袋栽。  相似文献   

7.
白背木耳营养丰富,具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和黑木耳和柔软性,成分与黑木耳基本相似,是一种保健食品。白背木耳适应性广,抗杂强,产量高,管理粗放,且耐高温,是食用菌周年生产比较理想的配套品种。笔者利用香菇棚夏季栽培白背木耳,获得高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征 白背木耳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性菌类,较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3~35℃,适温25~30℃,于实体生长温度18~32℃,最适20—28℃。基质最佳含水量60%,菌丝白色,绒毛状,分校有横隔。多条菌丝体纵横交错互相缠绕为菌丝体。空气湿度在50%~…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露地筒式栽培毛木耳优良菌株,我们进行了六个菌株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株为115、207、781、193台湾毛木耳、白背木耳,其中以781为对照。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木屑麸皮培养基;栽培料配方为木屑52%、棉籽壳37%、麸皮15%、糖1%、碳酸钙2%。  相似文献   

9.
福建漳州等地桉树木屑储备量非常丰富,开展尾巨桉木屑和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新型基质栽培白背毛木耳新菌株43012和杂10,不仅可以节省原料成本,还可以提高木耳产量,经济效益好,该技术具有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等食用菌时一般都需要将木屑先在室外长时间堆积放置,并反复淋水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单宁、树脂等溶出去除,之后方可用作培养料。试验将尾巨桉木屑少量淋水,在室内堆积发酵约2个月,期间翻堆3~4次,之后用于制作白背毛木耳原种和栽培料。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木屑经过发酵预处理后可以替代常规的阔叶树杂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毛木耳菌丝长势和产量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和利用木屑预处理技术,以试验木屑为唯一主料栽培毛木耳781,探索试验木屑对毛木耳781菌丝生长和出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木屑对毛木耳781菌丝密度、颜色、均匀度及生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杉木屑对菌丝密度、颜色、均匀度影响最大,松木屑对菌丝生长速度抑制作用最强,而樟木屑对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不利影响均最小。试验木屑出耳各项指标均差于杂木屑,其中对菌丝恢复和出芽率影响最大的均是杉木屑,而对开片率和开片度影响最大的均是樟木屑。从栽培安全角度来看,樟木屑危害最大,且属迟发性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毛木耳品种,以8个毛木耳菌株在PDA及桑枝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和桑枝培养基上,毛木耳43、台毛一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上,毛木耳43最高,其次是毛木耳tld、台毛一号。综合分析,毛木耳43、台毛一号、毛木耳tld较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为主要栽培基质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以3种不同浓度的除虫脲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菌丝干质量法,研究白背毛木耳菌丝对除虫脲的敏感性,同时以拌料方式施药于白背毛木耳栽培料,研究除虫脲防治白背毛木耳真菌瘿蚊的效果,并检测试验处理的农残情况,以期为除虫脲防治毛木耳真菌瘿蚊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供试的除虫脲浓度对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速度抑制作用小,均低于10%.而2500倍除虫脲T1处理对白背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供试的除虫脲浓度对产量无明显不利影响,由于污染菌包数量减少,单包平均产量均提高.2500倍除虫脲T1处理,菌株1261、B2872平均单袋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81%、31.9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500倍除虫脲T1处理,菌株1261的真菌瘿蚊发生率仅3.06%,比对照(20.56%)降低85.12%.菌株B2872发生率为9.72%,比对照(20.56%)降低64.65%.各试验处理子实体均未有农残危害.2020-2021年示范2500倍除虫脲拌入发酵料中防治毛木耳真菌瘿蚊,示范2万袋,虫害降低83.3%,示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毛木耳,别名猪耳,木耳菇,土木耳、构耳。一般都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已有不少单位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代料栽培。我们就地取材,试用稻草栽培毛木耳,取得百斤干料产鲜耳75~100.4斤的好收成。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适期:毛木耳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从我们的实践证明,就赣州地区来说,3月底~10月底均可出耳,其中3月底~  相似文献   

15.
我省种植的黄背木耳是1981年由日本松美株式会社鸠井先生从台湾引入成都,再由成都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试验推广。近年来发展较快,1985年17万多袋,收干耳1.75万公斤,平均每公斤干料产干耳1公两多。1986年,全川已达300多万袋。我所84年开始试种,86年全市已有少量栽培。现将袋栽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征黄背木耳属高温型食用菌。荫丝体在10-40℃之间都能够生长,在25-32℃之间生长最良好。多数菌丝扭结成菌线,有运输贮藏营养和水分的作用。耳片革胶质,单生或丛生。幼耳杯状、烟斗状或耳状。耳片有柄或无柄,最大直径可达22cm。夏季在木屑、棉子壳培养基上生长的耳片复面紫红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7,(2)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菌种供应遍及全国,深受用户好评。以下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秦巴60、91—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黄背木耳、特大毛木耳、台湾毛木耳、781等。②香菇:段木种有西优1号、2号,日本大叶,白花1号,912,8404,9202,花菌908号等;代料种有241~4,生料1号、2号,日50,9015,62,高棚花菇种等。③其它:平  相似文献   

17.
阐述白背毛木耳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漳州模式毛木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选择、季节安排、基质配方及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出耳阶段管理、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的一个种,原产于我国台湾。近几年在我省发展很快,有不少县代料栽培达一千万袋以上,产值约两千万元,已成为我县农村中收入较好的种植业之一。但是黄背木耳属高温菌种,为使出耳赶到6—8月高温季节,生产上都在头年12月及翌年1—3月制作菌种,由于一般都是用棉籽壳作主料,菌丝生长慢,扩繁系数小,在严冬季节里要对菌种培养室加温,能耗大,成本高。为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用麦粒代替棉籽壳制作原种。两年来的小试和在生产单位数千瓶中试,均收到了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广辟毛木耳栽培料的来源,我们于1986~1987年对四个毛木耳菌株在稻草培养基上,采用接液体种和固体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毛木耳在稻草培养基上,用液体菌种接种,比固体菌种产量高,菌丝满袋早,杂菌污染率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有从广西科学院微生物实验厂引进的白兰、白背和黄背毛木耳,从上海嘉定县马陆菌种场引进的黑杂木耳。  相似文献   

20.
新疆于1988年开始推广木耳立体袋栽技术,但主要品种都属毛木耳类,如台湾黄背木耳、紫木耳817等。毛木耳产量高,抗逆性强易栽培,但商品性较差,市场消费量不大,难以大面积推广。为了选出适应新疆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黑木耳优良品种,形成商品生产规模,我们于1989~1991年对六个引进的黑木耳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